公元1644年,明朝亡於李自成之手,清兵趁機入關,清朝由此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清朝入關之前已經歷經清太祖努爾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極兩位皇帝,入關時是第三位皇帝順治帝在位時期,雖然制度上已經大致成型,但畢竟是由割據政權成為全國性大一統政權,所以在自身八旗制度的特色上,全盤接受了明朝的制度,因此被稱之為“清承明制”。
順治九年,親政後不久的順治帝仿明朝二十四衙門設立了十三衙門,全部由太監組成,工作性質主要是服侍皇帝及其皇族的日常生活。
但順治帝此舉遭到了朝臣的強烈反對,年輕的順治帝堅決不肯讓步,十三衙門因此得以成立。
到了順治十八年,順治帝駕崩前夕,留下了以幼子康熙繼位,同時以四位大臣輔政的政治格局。但順治剛一駕崩,四大輔政大臣馬上就將十三衙門撤銷,同時殺了順治帝的親信太監吳良輔。
按理説十三衙門屬於是清初“清承明制”的一個正常設置,那麼為什麼設立之初就被朝臣強烈反對,在順治帝死後,更是被四大輔政大臣馬上廢除了呢。
表面原因來看,是因為當時清朝有鑑於明朝的太監亂政弊端,所以將十三衙門撤銷,避免清朝再重蹈明朝覆轍。
但究其原因,朝臣並非都是忠君愛國之士,四大輔政大臣也並非鐵板一塊,但都對十三衙門出奇的厭惡,甚至欲除之而後快呢,主要原因不在於前明的前車之鑑,而在於十三衙門還被順治帝賦予了其他權力,可以同官僚集團爭權奪利,所以這些大臣們才出奇的一致。
那麼順治帝為什麼會這樣做呢,竟然對明朝的太監亂政弊端視而不見呢?
主要在於順治帝看出了明朝宦官制度的優越一面,所以才堅定不移的以明朝二十四衙門為藍本設立了十三衙門,以謀求通過太監來將權力從八旗大臣手中奪回。
説到這裏可能有人就不明白了,明朝的太監亂政不是出了名的嗎,怎麼還有其優越的一面呢,那麼宋安之就先來説説明朝的宦官制度的另一面。
明朝的政治模式經過演變,在中後期開始,形成了監(司禮監)、閣(內閣)共理朝政的模式,説白了就是太監勢力代表司禮監和文官集團代表內閣齊驅並架,並且形成互相牽制的局面,而皇帝居中調節,從而一直保持自己大權在握。
雖然在歷史上唐朝和明朝的太監亂政是出了名的,但兩者之間還是有着本質區別的。
首先就兵權來説,明朝雖然自中後期開始,在各地大規模派太監監軍和設置鎮守太監,在京營設置提督、坐營、監槍太監,使太監掌握了很大的兵權,但這種兵權並不完整。因為明朝不只是以太監掌握兵權,還以文制武,也就是説跟太監共同掌握兵權的還有文官,再加上本來就掌握軍隊的武將,一共是三方掌握兵權,並非是太監一家獨大,三方形成互相牽制之勢,都不可能做到獨自掌握兵權,最後只能乖乖聽命於皇帝。
而唐朝就不一樣了,唐朝自安史之亂以後,各地的節度使是尾大不掉,形成藩鎮割據的局面。內部神策軍開始成為朝廷直控的主力部隊,結果神策軍兵權還被太監徹底掌握,使皇帝受制於家奴太監,被太監隨意廢立甚至廢殺。
也就是説明朝的太監擁有的兵權並不完整,所以再猖狂,諸如劉瑾、魏忠賢之流,皇帝要收拾他們,也就是一句話的事情。而唐朝的太監擁有獨立的兵權,自然是反客為主了。
那麼為什麼明朝太監沒有兵權,還會出現太監亂政情況呢?
其實説白了,太監屬於皇權的附屬存在,可以説是皇權的影子,他的存在就是在於對抗文官集團,保證皇帝大權在握的,就這點來説明朝的監、閣共理國政的政治模式並沒有問題的。
但問題是監、閣共理的政治模式,客觀上使明朝皇帝可以偷懶,而這也是明朝中後期皇帝多怠政的原因所在。而皇帝一偷懶,自然害怕文官們抱團架空他,所以就故意給了太監很大的權力,將太監推到前台,使太監與文官鬥個你死我活。
加上太監本就是身體殘缺之人,遇上好的的太監,諸如馮保和黃錦之流還沒什麼的。遇上劉瑾和魏忠賢之流,做事沒有底線,瘋狂的打擊文官集團,所以自然會形成表面上太監亂政的局面,其實刻意營造這一切的幕後黑手在於皇帝,而正因為這個原因,太監也很容易被收拾,沒有兵權不説,平常又跟文官集團鬥個你死我活的,只要皇帝想要收拾太監了,放個話,那些對太監恨之入骨的大臣比誰都積極,擅權的太監自然馬上就被收拾了。
而且這裏還有一個客觀原因,明朝太監雖然多是亂政之輩,但不乏善良之輩,諸如嘉靖時期的太監黃錦,就曾救過海瑞一命。再反觀文官集團,也不可能都是善良之輩,也有禍國殃民的奸臣,但為什麼明朝太監在大部分人印象中都是無惡不作呢,就是因為太監處於文官集團對立面,而筆桿子在於文官集團手中,所以明朝的太監多少有些被妖魔化了。
所以客觀來説,明朝的監、閣共理國政的模式並沒有錯,但問題就出在明朝皇帝身上,為了保證一直大權在握,刻意讓太監與文官集團鬥個你死我活,所以才造成太監亂政的現象。
我們再回歸到順治帝為什麼要設立十三衙門這個問題本身,順治帝為什麼要設立十三衙門呢,就是因為發現了明朝監、閣共理的政治模式優越之處,所以借鑑了這一政治模式,打算以太監來對抗八旗大臣,來回收權力,使皇權集中。
那麼順治帝為什麼要以這種方式來使皇權集中呢?
因為清朝開國初期的局勢非常不穩定,君權很不集中。像清太祖努爾哈赤建立後金,並非是大家印象中的中央集權國家,而是提倡“八家分權”的政治模式,甚至臨終之際都沒有立下繼承人,只是留下了包括皇太極在內的四大貝勒當國的政治格局。
到了皇太極時期,雖然進行了一系列的中央集權,但努爾哈赤的“八家分權”政治理念不是一時半會就可以消除的,所以皇太極順勢設立了議政王大臣會議,通過此會議決定一切軍國大事,不過皇太極擴大了議政王大臣會議的規模,使八旗諸王的權力被稀釋。
但議政王大臣會議權力依舊很大,像皇太極猝死以後,順治帝福臨就是通過這個會議推選出來的。到了入關時期,清朝的開國諸王以攝政王多爾袞為代表,更是權勢滔天,一度威脅到皇權,可以説是清朝版的藩王之亂。
不過多爾袞也進行了一系列集權,打壓了諸王權力。到了順治七年多爾袞猝死,順治八年順治帝親政以後,開國諸王的權力大為縮水,諸如議政王大臣會議再也沒有之前可以決定皇帝人選的權力了。
但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雖然諸王權力縮水,但八旗的大臣勢力開始抬頭,這些開國功臣背後的實力不容小覷,所以親政以後的順治帝並沒有達到乾綱獨斷的地步。
因此順治帝這位明太祖朱元璋的粉絲,在“清承明制”的思維下,借鑑了明朝監、閣共理國政模式的優越一面,仿明朝二十四衙門,設立了十三衙門,打算以這種方式來打壓回收八旗大臣的權力,以使君權高度集中。
不過隨着順治帝在順治十八年的英年早逝,四大輔政大臣當政以後,成立九年還沒有發揮作用的十三衙門馬上被撤銷,使順治帝以太監來集中君權的嘗試不了了之。但也可以從中看出明朝制度對於清朝的深刻影響,而且順治帝也是聰明之輩,可以看出其宦官制度的優越一面,並且是現學現用,由此可見清朝能享國近三百年,其歷代皇帝的統治藝術還是很高明的。
正所謂以史為鑑,通過順治帝借鑑明朝監、閣共理國政模式的宦官制度,建立十三衙門來看,説明明朝的宦官制度還是有可取之處的,並非是一無是處的,更是説明了任何制度都是具有兩面性的,不能一味的貶低或者褒獎,客觀看待這個制度的好與壞,才是正確讀史的打開方式。
謝謝觀看宋安之獨家原創文章,專注於明清史及其中國大歷史,喜歡以不一樣的角度來説説那些一成不變的歷史,覺得可以的朋友記得點贊關注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