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快9歲,我最慶幸的是,至今沒給她報過任何美術班”
文|秘籍君
都説6歲前是孩子啓蒙關鍵期,不少家長會選擇在孩子上幼兒園的三年時間裏,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等孩子上小學了可以挑選其中最感興趣的堅持學、長期學,這樣以後即便不為升學,也可以拿來當特長。其中不管男孩女孩,家長都會報的是美術班。
作為一名小學新生家長,我最懊惱的就是沒給孩子好好挑選一個美術班。結果在和一位育兒上頗有建樹的學前教育專家兼寶媽聊天時(她是家庭教育講師),告訴了她我的焦慮。
她哈哈大笑,説我沒給孩子報任何美術班,反而是對的。她女兒今年已經快9歲了,她最慶幸的就是從來沒給她報過任何美術班,哪怕孩子一直很喜歡畫畫。
這位寶媽跟我説,其實孩子學畫畫,是為了更好地呈現自己的想象力。但如果一個繪畫班的教授方式是一直在扼殺孩子的創造力,那不如不報,尤其是9歲前。畢竟,孩子的創造力和想象力與生俱來,如果家長不知道該如何合理引導,那至少要做到不摧殘、不打壓。謹慎挑選美術班,就是對孩子創造力的一種保護。
市面上的不少美術繪畫班,其實都在扼殺孩子的創造力。具體表現在:
◆呈現出的作品千篇一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去諮詢一個美術班,老師們大多會給你展示學員們的作品,這些作品的確看起來很美,但暴露了一個特點:大家的畫都是一樣的,稍有區別的,也只是着色上的不同。
創造力強調獨特性和稀有性,千篇一律的作品就是抹殺創造力的表現。
◆強調技法高於一切,不尊重孩子的創造性和獨特性
我也曾為了給孩子報美術班,讓他體驗過一節畫畫課。課後孩子很沮喪地跟我説,他畫的線條不夠直、圓圈不夠圓潤,也沒按照老師的要求畫陰影。我去接他時,看見班裏有個小朋友還沒走,老師正在耐心地跟她講解繪畫技法“這裏一定要有陰影,還有這裏,要加上反光效果”......
兒童美術和成人美術最大的區別,在於兒童是通過畫畫來感受生活的,他們會將對周圍事物的感受融進畫裏,也正因為此,他們的畫雖然樸拙,卻充滿想象力和童真。如果老師在教兒童繪畫時,過分強調技法,就會將孩子的注意力侷限在技法練習上,從而丟掉他們最寶貴的能力——創造力和想象力。
也許有家長會問,難道市面上就沒有合適的美術班了嗎?也不是。
◆看課程設置和課程材料:是否形式重複,內容單一
如果美術班裏只教馬克筆或者水彩筆繪畫,並且只是變換被畫對象,那這個興趣班多半不靠譜。孩子的創造力需要在水彩、水粉、樹葉、黏土等多種課程材料下才能被激發。
◆看學員作品:是鼓勵創新,還是千篇一律
一個最簡單的方法是,看美術班展示的學員作品。一般美術班會在走廊裏掛上學員作品,如果這些作品裏多有重複,內容構圖大致一致,那就説明,班裏的授課過程並不尊重孩子的創造性和獨特性,就可以放棄了。
◆避開以下簡筆畫、塗色畫和拓印畫
這些都會禁錮孩子的想象,讓孩子認為太陽就是一個圈外加幾個發光點,房子就是一個三角形外加正方形再開個門,從而被套在了套子裏。
◆在家庭中打造藝術區
正如想要培養孩子閲讀興趣,就需要在家裏有“閲讀角”一樣,父母可在家中選擇一個角落當做藝術區。在那裏擺上繪畫工具和材料,再擺上一張供孩子隨意塗鴉的桌子或畫架,孩子一有靈感了就可以找工具隨時塗鴉。這樣才能為孩子的藝術靈感提供土壤。
◆鼓勵孩子用多種材料進行創作
其實生活中到處是藝術,到處都可以創造。拿一些樹葉擺成不同造型、或者撕掉葉肉只保留葉脈,在水粉中蘸一下再拓在紙上,就是很好的藝術創造。棍子、廢棄的紙團、孩子的小手掌,都可以成為畫畫工具。只要父母有心,總能和孩子玩起來。
◆不負面評價孩子作品,多引導孩子説出自己畫的是什麼
最重要的一點是,當孩子開開心心地塗鴉後,不管孩子畫了什麼,父母都不要流露出鄙夷的神氣。可以耐心地引導孩子,問他都畫了什麼,讓他傳達自己作品的含義。這種對孩子創作興趣的保護,才能讓孩子享受藝術,培養藝術感,從而擁有更棒的藝術表現力。
【話題討論:你家孩子報美術班了嗎?報的是什麼樣的呢?】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育兒秘籍】,你想了解的育兒護理、成長髮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都可以在這裏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