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曾經點評三國演義時説道,劉備之德近乎偽。
魯迅的這個評價對於三國演義中的劉備非常的中肯,羅貫中在寫三國演義的時候,為了突出劉備集團的正義形象,一方面污化曹操,另一方面,無限度的拔高劉備等人,為劉備樹立了一面仁德的flag,劉備的種種仁德舉動,讓人覺得不接地氣,看上去很假。
但是三國演義不是三國志,是小説演義,並不是真正的歷史。那麼在三國正史中的劉備是什麼形象呢?
在三國志先主傳最後的評論中,陳壽給劉備很高的評價。他強調,劉備是個弘毅寬厚,人人待事蓋有高祖之風的英雄豪傑。
要知道這時候,蜀漢已經滅亡,陳壽先生已經作了晉朝的大臣,蜀漢帝國已經被視為偽朝。在李密的陳情表中,他曾經這樣表述,少仕偽朝,這裏的偽朝就是蜀漢。在這個時候,陳壽當着晉朝的官,能對死敵偽朝的開國之君有這麼高的評價,説明劉備的做人真的很成功,絕不是所謂的偽君子。
在歷史上的劉備是個大英雄,曾幾何時,有一部電視劇奮鬥風靡全國,這個是裏面的男男女女真的在奮鬥嗎?主角陸濤純粹就是個拼爹派,而且人家有兩個爸爸,一個爸爸有錢,一個八八有權。和這些人相比,劉備才是真正的在奮鬥,他是當年的這些三國英雄中唯一的白手起家的。真正做到了那句話能力之外的資本是零,劉備所有的成就都是靠着自己的努力。
因為沒有一個好的出身,沒有人為他吹噓,他沒有充足的兵源和固定的地盤,不得不經常面對失敗。
但是在失敗面前,他從不氣餒,百折不回,同樣是經常吃敗仗。但是他和中國男足不同,中國男足是屢戰屢敗,對於失敗已經麻木,已經能夠安然接受失敗。劉備則是屢敗屢戰,他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絕不輕易認輸。所以中國足球越來越臭,連個敍利亞都踢不過,而劉備卻在失敗中逐漸崛起,成為了一代雄主。
其次,劉備有很強的人格魅力
都知道劉備是個常敗將軍,經常被曹操打得落花流水的,可是他的主創團隊始終保持完整,沒有人藉機投靠他人。要知道,劉備打敗仗是常態,如果他沒有很強的親和力的話,他的部下很容易投靠到其他人的帳下,畢竟跟着個老打敗仗的人是沒有前途的。
劉備同時也是仁慈的,在荊州投靠劉表的時候,劉表對於這個同宗兄弟想用又不敢用,對他深為忌憚,他的接班人沒有和劉備進行任何的商量,就把荊州獻給了曹操,打了劉備一個措手不及。
諸葛亮讓劉備順勢奪取荊州,但是被劉備拒絕了。荊州對於劉備集團的重要性,他不會不知道,劉備發動了夷陵之戰,其根本訴求就是為了奪取荊州,可以説劉備最後死就死在了奪荊州這件事上。在這個時候,劉備卻很誠懇地説,吾不忍也!
然後他沒有任何的動作,如果換作是曹操的話,你猜他會怎麼做,肯定是順水推舟起兵就幹。劉備則不,我想諸葛亮肯定會對他進行幾輪勸説,但是劉備心智堅定,堅決不許,已經脱離了偽君子的範疇。
如果是個偽君子的話,面對諸葛亮的再三勸説,他很有可能半推半就的就從了。如此可見,劉備的仁義絕不是裝出來,而是真正的發自內心,劉備就是爾虞我詐的三國中的一股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