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教師劉宗豔:為教育默默奉獻的“追光者”

鄉村教師劉宗豔:為教育默默奉獻的“追光者”

劉宗豔給孩子們上課。 李潔倫 攝

中新網成都9月9日電 (祝歡 郭安平 李潔倫)在第37個教師節來臨之際,因學校佈局調整,在四川南充市蓬安縣福德鎮石柱小學的劉宗豔依依惜別工作十年之久的學校,來到新校園福德鎮中心小學校。

11年前,家住成都的劉宗豔從師範專業畢業後,選擇成為了一名鄉村教師,從成都去往偏遠的南充市蓬安縣福德鎮石柱小學任教。

鄉村教師劉宗豔:為教育默默奉獻的“追光者”

劉宗豔給孩子們上課。 李潔倫 攝

據瞭解,石柱小學離蓬安縣城六十多公里,是全縣最遠的一所鄉村小學。當時,劉宗豔從高鐵到縣城客車,再到村裏的摩托車,輾轉到了學校。

“我記得那天下着雨,從村口通往校門口的那條小路彎彎曲曲,泥濘不堪,短短的一公里路程,我走了半個多小時。學校裏是一排土牆搭的教室,教學設備就只有一塊黑板,桌椅很破舊,教室連個窗户都沒有。”回想起第一天到學校的情景,劉宗豔記憶猶新。2010年,學校的教師宿舍還沒通自來水,劉宗豔每天要從操場旁僅有的一口井裏打水,再提上三樓宿舍。

“説實話當時落差感還是挺大的,生活很不方便,有那麼一瞬間懷疑自己來這裏幹什麼。但是孩子們見到我,都一窩蜂地跑過來,又立馬覺得温暖起來。”印象最深的是從角落傳來的那聲“媽媽”,那是個一年級的瘦弱女孩,她有些膽怯的聲音讓劉宗豔心頭一熱。

因為地處偏遠,石柱小學一直嚴重缺乏教師,全校只有12名教職工,幾乎每位老師都需要同時教兩門以上的課程,年輕教師更是少之又少,因為條件艱苦,有的老師沒待多久就離開了。

10年裏,劉宗豔不是沒有動搖過,但想到孩子們那一雙雙渴望的眼睛,她還是覺得自己應該留下來。但劉宗豔沒想到鄉村小學最具挑戰的是教學上的考驗。

石柱小學學生大多都是留守兒童,父母在外打工,爺爺奶奶不適應新時代的教育方式,也常感到無能為力,學生有時還有厭學情緒。

“要讓這些孩子們既能學到知識,又能健康快樂成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劉宗豔説,自己同時教語文和英語兩門課程。講《故宮博物院》這篇課文的時候,裏面寫道“排水的鰲頭,金色的琉璃瓦,龍鳳流雲的圖文”,學生們想象不出來,劉宗豔就找遍故宮圖文的資料剪貼出來給他們看,每次出村她也會盡可能地多帶一些課外書和英文磁帶回去。

四年前,蓬安開始新一輪教育信息化建設,全縣80多所學校覆蓋了“千兆到校、百兆到班”的全光校園網絡。在班班通網的基礎上,石柱小學的每個教室都安裝了電子白板等設備,多媒體教學真正開始走進了課堂。

“通過網絡,可以讓孩子們瞭解課本以外的內容。同一篇《故宮博物院》課文,藉助在線全景視頻,我可以像導遊一樣帶着他們去看,對於他們而言,這樣學習的效率特別高。”劉宗豔説,從無到有的改善,讓她的堅持看到了希望,她希望藉助網絡科技的力量,讓更多的孩子能走出大山,迎接屬於他們的那道光。

從成都的家裏到學校往返最快需要七八個小時,一路從高鐵到縣城客車,再到村裏的摩托車,劉宗豔辛苦往返,只是想多一點時間陪陪自己兩歲的孩子。

“我把自己的孩子放在家裏,卻跑來給另外一羣孩子當媽媽,對我的孩子來説還是很挺不公平的。”提到孩子,作為母親的劉宗豔沒忍住眼淚,雖然心裏有很多虧欠,但她知道山裏孩子更需要她,她是劉老師,也是他們的“媽媽”。

“我最喜歡的就是上課的時候看到孩子們的笑臉,這會讓我感到非常欣慰,覺得自己在這還是有價值的,能給他們帶來知識和希望。”十年如一日,劉宗豔從未離開,在這期間她有過很多次調離的機會,也會羨慕別人,但她捨不得,也放不下。

劉宗豔説,對她而言,做一名鄉村教師沒那麼偉大。但仔細回想,這十年多間確實發生了很多變化,在不知不覺中,她也在這羣孩子身上收穫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比如真誠、美德和善良。(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05 字。

轉載請註明: 鄉村教師劉宗豔:為教育默默奉獻的“追光者”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