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飛到了”家門口

名校“飛到了”家門口

當冬日的晨光亮起,位於經開區天寶北街的 人大附中 經開校,也隨着校園裏學生們的朗朗讀書聲漸漸醒來。古人云,温故而知新,寬敞明亮又温暖的教室裏,學生小宇也正複習着語文課本上的古詩詞。對他而言,今年讓他印象深刻的除了新冠肺炎疫情,另一個最難忘的,就是終於以優異成績證明了自己,如願成為該校的一名高一新生。今年,也是他在該校就讀的第10個年頭。 

不過,這種自豪在10年前卻並不存在,而且還是媽媽娟子的遺憾。原來,小宇的媽媽娟子兒時因家庭條件有限沒能享受到良好的教育,有了兒子後,她和愛人老早便規劃起孩子的未來,一心想着要為兒子找所好學校。由於彼時區內沒有什麼教育資源,在兒子上幼兒園時,小兩口就想着要送兒子到區外上學。但計劃趕不上變化,這種想法最終還是因時間、路程等因素“破滅”。“等孩子再大點再去城裏唸吧!”無奈之下,娟子和愛人帶着這樣的自我安慰,最終將兒子送進了區內剛轉製為公辦學校不久的北京市第二中學亦莊學校。這也成了兩人內心的遺憾。 

但她沒預料到的是,這種遺憾竟隨着時間的推移逐漸消失。“總體來説,就是孩子從小學到現在碰到的老師都非常負責任,讓我們做家長的很省心。學校教的課程也漸漸變得很豐富,除了語數外等必要的學科知識,還開設了很多其他課程,讓孩子培養了很多興趣,比如足球、畫畫、攝影、創客等,我家兒子就都參與過。”細數兒子成長過程中的點滴,娟子説,學校教育實力的不斷提升讓自己感到越來越放心,這期間,小宇也成為了學校翔班的學生。 

很快,這種踏實和放心也隨着學校教育資源的提升轉變為信心。2017年10月30日,兒子所在的學校正式加入人大附中教育集團,後來,更名為“人大附中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學校”。接下來的聯合辦學也讓她看到了學校教學質量的飛躍。作為集團化辦學的受益者,兩校不僅在教學和師資資源上不斷深度融合,學校學生也享受到越來越多的優質教學資源,如人大附中本校的老師到校為學生授課;開通人大附中本部“直通車”,送優秀學子到本部學習;組織北大遊為學生提供與北大教授面對面交流的機會等。 

最直觀的感受是優異成績的取得。在2019年、2020年的高考中,該校先後孕育出了清華、北大的高材生。“我到現在都記得去年考第一的學生叫劉開濟,當時得知喜報後,我們家長圈都‘炸開鍋’了,心裏別提多振奮了!”娟子激動地回憶説,“記得孩子剛上小學那會,我和他爸爸就想着他長大能考上個大學就行,現在,我們也敢定更高的目標了,兒子今年上高一了,自己也會跟我們説將來有信心朝着985、211重點大學努力呢!” 

對區內教育越來越信心十足的不止娟子一家,還有北京亦莊中學的學生趙婧琦。如今,同樣已開始高中求學生涯的她再提起北京亦莊中學時,眼神裏依舊是滿滿的幸福感。 

三年多前,她和父母一起回遷到南海家園的新家生活,得知自己將在亦中開啓初中生活的消息後,她興奮不已。因為,彼時還在上小學的她,此前就早已從同學的哥哥、姐姐們那裏聽説了這所學校的美好和教育實力的不俗。2017年9月,她帶着對新校園的好奇和憧憬,正式邁入亦中的大門。超出想象的,這裏不僅有優美舒適的校園環境,還有融洽和睦的師生和同學關係。作為全市首個推行走班制的示範校,全新的學習模式讓她的校園生活變得忙碌而充實。每天,她和同學們抱着書本在教學樓的各個教室穿行,像辛勤的小蜜蜂一樣汲取着各學科知識,小班制教學讓學生得到更悉心的照顧,各科老師針對不同學生情況制定了不同的教學方案,從而幫助學生們提高學習效果和自主學習能力。 

與此同時,還有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和數十種特色課“大餐”等着她挑選。每週二下午,她都會到學校的藝術大教室上選修的音樂賞析課,和專業領域老師一起品味旋律的奧秘。上初一時,她還如願以償地接觸了自己一直感興趣的服裝設計,並在課堂上跟着名校畢業的服裝設計老師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件服裝設計作品。除此以外,通過學校不定期開展的名師講堂,她和同學們還得到了和清華、北大、奔馳等高校教授、企業高層和社會名人面對面交流的機會。而學校每學期一次的外出遊學必修課,也給了她拓展生命寬度所必備的人生閲歷。不僅有國內遊,還有境外遊學可以選擇。 

回區內上學,讓孩子在區內就讀高中……隨着區內教育資源的不斷強化,這樣的選擇已成為越來越多家長的心聲。近年來,經開區以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區為引領,在提供高品質公共服務上下足功夫,僅在基礎教育方面,就已先後引進北京二中、北京十一學校、 建華實驗學校 等優質教育資源,積極對接名校設立分校,使區內基礎教育事業版圖不斷擴容,形成了國際化、全階段、高水準的智慧教育體系,滿足了轄區羣眾在家門口享受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 

看着幾年間一張充滿希望、令人振奮的教育新地圖在區內漸漸鋪陳開來,娟子難掩內心的激動:“我們家就住在聽濤雅苑,孩子步行上學也就10多分鐘,方便得很!子女們能在‘家門口’上名校,免於奔波,這不僅是孩子們的願望,更圓了我們作為家長多年來的夢。” 

而不遠的未來,還有更多美好的夢想將照進現實。 

目前,位於經開區河西區的X95地塊,佔地約200畝的人大附中亦莊新城學校計劃於2021年完成規劃建設,成為區內又一所12年建制公立學校,預計可容納3600名學生;位於經開區河西區X39地塊的北京二中經開區學校也正在建設中,計劃辦學81個教學班,同樣為公辦12年建制學校…… 

今年11月初,經開區工委書記王少峯到區內學校調研時指出,下一步,經開區要以學校為辦學主體,形成教育圈,通過人才培養、校企合作、校社共建等方式,形成教育共同體,創新教育方式,着力解決教育過程中的痛點和資源共享問題;要持續探索符合亦莊新城發展的試驗學區模式,通過優質資源注入等方式,幫助各校形成特色,發揮亦城優勢,塑造亦城教育品牌,建設教育改革先行區;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亦莊新城建設上來,通過建立亦莊新城教育理事會,共同推進改革、共同發展教育,繼續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 

融媒體中心記者 於曉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25 字。

轉載請註明: 名校“飛到了”家門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