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軍救了皇帝, 應該為這不世之功而歡慶, 為何卻義憤填膺

大將軍救了皇帝, 應該為這不世之功而歡慶, 為何卻義憤填膺

唐德宗

由於“涇師之變”,叛亂的兵士把皇宮翻了個底朝天。唐德宗不得已棄都城長安而逃,這是他此生第三回逃離都城了。

經過一路狂奔,直逃到奉天(今陝西乾縣)才站穩腳跟。稍一穩定,就馬上下詔徵調鄰近各道兵馬前來救駕。

但奉天只是一座中小規模的城市,其兵力、糧草、物資、裝備都極為有限,時日一久,隨時可能被叛軍朱泚的部隊攻破。

最先到達的是靈武留後杜希全、鹽州刺史戴休顏、夏州刺史時常春,會同渭北節度使李建徽,合兵一萬人,前來救援。這路軍隊人雖不多,但至少能解燃眉之急。

大將軍救了皇帝, 應該為這不世之功而歡慶, 為何卻義憤填膺

將士勤王

此刻奉天城的外圍全是朱泚的軍隊,援軍入城只有兩條路可供選擇:一是距離奉天北面十二里的漠谷,二是距奉天西北四里的乾陵。

唐德宗召集大將和宰相商議援兵的行軍路線。

將軍們建議走乾陵,走這條路線的好處是援軍可以利用茂密的樹林隱蔽行軍, 也可以與奉天守軍裏應外合,分散敵軍兵力,減輕奉天的正面壓力。

大將軍救了皇帝, 應該為這不世之功而歡慶, 為何卻義憤填膺

渾瑊

但宰相盧杞認為漠谷的道路較近。另外關鍵一點是若從乾陵過來,恐怕要驚動地下的先皇了。

將軍渾瑊説:“自從叛軍攻打奉天城以來,砍伐乾陵的松柏,夜以繼日,這對陵墓寢廟的驚動,已經夠多的了。現在城中形勢危急,各道救兵還未到來,只有杜希全等人來了,他們對將來戰局的影響很大,一定要保證行軍安全才行。”

盧杞則反駁説,叛軍的驚擾是一回事,如果讓杜希全等人的軍隊從乾陵通過,那便是我軍自行驚動先皇了——這都什麼關頭了,自己不知能活幾天命,還要顧忌死人!但是他提出的這個理由連唐德宗都無法反駁。於是,唐德宗決定讓杜希全等人由漠谷進軍。

杜希全等人的軍隊來到漠谷,果然遭到敵軍的伏擊。敵軍用大弩和巨石居高臨下地攻擊援軍,援軍死傷很多,城中出兵接應援軍,又被敵軍打敗。當天傍晚,杜希全等人所率四支軍隊潰散,只好退回保州。

大將軍救了皇帝, 應該為這不世之功而歡慶, 為何卻義憤填膺

伏擊

朱泚攻打奉天城更加猛烈了。他們鑿通溝塹,將全城環繞起來。然後把指揮大營遷移到乾陵,由上向下俯瞰城中動靜,一切盡入眼底。同時開展心理戰,引誘城中的將士和百姓。

被圍困的奉天城已經堅守一個月了,城中的物資和糧食都已用光,供給皇室的糧食也只是兩石粗米而已。沒有蔬菜,只好派手腳靈巧的趁着夜色從城牆上溜下去,到城外挖一些野菜給皇上當御膳。

終於養尊處優的唐德宗承受不住了,他把公卿將官召集起來,對他們説:“朕因失德,自陷於危亡之中,這完全是上天的報應。諸位愛卿沒有必要遭此大難。所以你們趕快投降,以便救出自己的家人。”

聽到皇上説出此語,羣臣都伏地叩頭,痛器流涕,紛紛表示要以死盡忠。

大將軍救了皇帝, 應該為這不世之功而歡慶, 為何卻義憤填膺

李懷光

在這最危急的緊要關頭,朔方節度使李懷光帶領他的五萬精兵前來勤王。 其他來不及趕到奉天的軍隊,也逐漸完成了對長安城的合圍。

朱泚一看,不趕快拿下奉天,就來不及救援自己的長安大本營了,於是更加緊了對奉天的進攻。

叛軍們製造了雲梯,長寬各有數丈,外面包裹着牛皮,下面安裝着巨大的輪子,上面可以容納勇士五百人,城中的人們望見,都感到驚恐萬狀。

唐德宗問破敵的辦法,將軍渾瑊回答説:“我看敵軍的雲梯甚為沉重,沉重就容易下陷。我們請求迎着雲梯的來路開鑿地道,積蓄柴禾與火種,等待它的到來。”

於是在城外拓寬了三十步,在上面儲備了大量的膏油、松脂和柴禾、蘆葦等。叛軍大舉出動,擂鼓吶喊,隨後推出雲梯,上面包裹着浸濕的氈子,懸掛水袋,運載勇士攻城。兩側用兵車遮護着,將士兵安置在兵車棚頂之下,讓兵士抱柴背土,填平壕溝,向前衝鋒。亂箭、飛石、火炬不能傷害他們。敵軍合兵進攻城東北角,箭石如雨,城中死傷的人無法計算。已經開始有人登城了。

看到叛軍如潮的攻勢,唐德宗與將軍渾瑊只能相對而泣。文武百官則只有向上天禱告的份了。

大將軍救了皇帝, 應該為這不世之功而歡慶, 為何卻義憤填膺

敢死隊

唐德宗此時想到了“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這個千年古訓,將一千餘份自御史大夫、實封食邑五百户以下的空白委任官職文憑交給渾瑊,讓他組織敢死隊去抵禦敵軍,還將御筆賜給他,讓他根據人們所立功勞的大小,隨時填上名字立即委任。

吩咐完畢,抽泣的低語道:“現在我就與你永別。”

將軍渾瑊趴在地上,淚流滿面,唐德宗撫摸着他的後背,也是抽咽得不能自己。

當時,士兵又凍又餓,又缺乏鎧甲頭盔,渾瑊只好拿着“委任狀”來鼓勵士氣。在敢死隊這些隊員拼命還擊中,才打腿了叛軍的猛烈進攻。

大將軍救了皇帝, 應該為這不世之功而歡慶, 為何卻義憤填膺

德宗重賞

此時奉天城東、南、北三門都受到叛軍的攻擊,太子親自督戰,敵軍徒眾大敗,死亡的人有數千。對於受傷的將士,太子親自為他們包紮傷口。

但是到了夜晚,朱泚又一次的攻城,箭直落到唐德宗面前三步遠的地方。這也是朱泚最後一次的進攻,而且是朱泚進攻奉天箭鋒所達的最遠處。但是不明敵情的唐德宗卻被這一箭嚇得驚魂落魄,當時就覺得有一股暖流順大腿直達腳跟。。。

李懷光揮師援救奉天,在東南方不遠的醴泉(今陝西禮泉縣)擊敗了朱泚的阻擊部隊。朱泚大為震驚。他意識到,自己如果再不回防,長安馬上會被官軍拿下,而自己最後肯定也會被諸路唐軍包了餃子。想到這裏,不由得仰天長嘆一聲,帶着滿腔的遺憾逃回長安。

大將軍救了皇帝, 應該為這不世之功而歡慶, 為何卻義憤填膺

朱泚

望着叛軍潰退時揚起的漫天黃塵,唐德宗終於長長地鬆了一口氣,慶幸的感嘆道:“救星啊,真是救星。再晚半天,朕命休矣,朕命休矣!”

奉天之圍解了,也該算算賬了。朝廷上下一片聲討聲,丟失長安,誰應該承擔這個後果?矛頭直接指向宰相盧杞、度支使趙贊、神策軍使白志貞三人。

而李光弼説得更為明確,“天下之亂,皆此曹所為也!吾見上,當請誅之。”(《資治通鑑》卷二二九)

但是,戰時用將,和時用相。李光弼自以為奇功一件,救了皇上,救了朝廷。但是,這時候,唐德宗危機一解,好了傷疤忘了疼,此時又抖起來了。盧杞的一句話,讓李懷光的所有希望都破滅了。

大將軍救了皇帝, 應該為這不世之功而歡慶, 為何卻義憤填膺

盧杞

盧杞給皇上建議:“李懷光的功勳業績,為國家所依賴。敵寇已嚇破了膽,全然沒有守城的心思。如果讓李懷光乘勝攻取長安,一下子便可以消滅敵軍,這真是勢如破竹啊。現在聽任他入城朝見,必定要賞賜設宴,拖延好幾天,致使敵軍開進京城,得以從容地做好防備,恐怕就難以圖謀了。"

李懷光在奉天城外的軍營中眼巴巴地等了多日,不但沒等到天子的召見,反而接到了一紙令其趕快出兵去收復長安的詔令。

該有的皇上接見、親自犒軍這些榮譽,一個都沒攤上,應該除去的奸賊還在那裏指手畫腳,自己還得勞師興眾再去戰鬥,這是什麼事呢?

最後李懷光失望之極的悲嘆道:“為國家剷除一個奸賊怎麼這麼困難呢?!”

大將軍救了皇帝, 應該為這不世之功而歡慶, 為何卻義憤填膺

將軍悲嘆

後續:也不是武將都沒有話語權,後來李懷光屯兵長安近郊,按兵不動,就是不進兵攻取長安城,並屢次上表揭露盧杞等人的罪惡,羣臣也議論紛紛,歷數盧杞等人罪狀。

在這種情況下,唐德宗出於不得已,貶貞杞為新州司馬,白志貞為恩州司馬,趙贊為播州司馬。

李懷光使出吃奶的勁,終於扳倒了三位佞臣,雖然沒有把他們置於死地,但至少他們不會在皇帝身邊整天瞎鼓譟,從而再影響朝政大局了,目的也基本達到了。於是一氣攻取長安城,唐德宗才得以“光復”回鸞,在這裏名正言順的發號施令了。

通過這件事情,也讓他明白一個道理,功勞和苦勞都不重要,和皇帝的心裏距離近,那才是最重要的啊!

參考資料:

《舊唐書》·後晉·劉昫等

《新唐書》宋·歐陽修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815 字。

轉載請註明: 大將軍救了皇帝, 應該為這不世之功而歡慶, 為何卻義憤填膺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