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塞戲 中國象棋的早期形態

由 烏雅竹雨 發佈於 經典

  編者按:中國象棋歷史悠久,從古至今,一直流傳下來。只不過,古代下象棋一些技法跟現在略有不同,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下文章,什麼叫做塞戲?

  象棋的歷史幾乎和華夏文明一樣源遠流長,我們所知最早的象棋是六博,其後慢慢演變成塞戲。弈林精華中有這樣的記載:“象藝之始,彈棋,格五之遺。”

  塞戲出現於春秋時期。格五就是塞戲。《後漢書·梁冀傳》往引鮑宏《塞經》中説:“塞在四採,塞、白、乘、五是也,至五格即不得行,故調之格五。”

  這就是格五名字的來源。除此之外,諸多先秦典籍也有關於塞戲的記載。塞戲是在博戲基礎上繁衍出來的,所以古籍中經常“博塞”並稱。如《管子·四稱》中載:“流於博塞,戲其工瞽。”

  我們都知道“六博”是象棋最初的形態,六博的規則是行棋加上投箸,就是在下棋之前先要投箸,即所謂的:“投六箸,行六棋”。這就使得六博變成了一種投機性很強的遊戲。

  只要你掌握好投箸技巧,即便你棋藝不高,也可以獲勝。可是你棋藝高,但是投箸不好,那麼就容易輸棋。這種比賽規則十分不合理,更讓比賽失去了公平性。塞戲則改變了這種方式,它保留了行棋,而去除了投箸。

  這樣去掉了僥倖取勝的成分,讓雙方可以在一個平等的智力基礎上進行比賽。這一點對於象棋的演變是至關重要的。

  值得一提的是,六博去掉了投箸變成了塞戲。那麼去掉了行棋的六博變成了什麼了?相信聰明的朋友們可以猜得到,變成了“賭博”。

  投箸雖然喪失了公平性和智力性,但是刺激性和冒險性大大增加,變成了夢想一日暴富人的工具,成為古代賭場最常見的一種賭博方式。

  疊炮威力初現

  宋徽宗時期,在皇室的帶領下,從仕大夫到平民百姓都以象棋為樂,大大的推動了象棋的發展。但是由於皇室重奢靡,這種奢華之風也帶到了仕大夫階層。

  於是,權臣們互相攀比,競相奢毫,不惜血本,把象棋器具製造得十分華貴。和皇室一樣他們往往採用最昂貴的材料,最精湛的手藝,以圖在無休止的“攀比大賽”中不落人後。

  我們可以從下面這首呂渭老的《選冠子·雨濕花房》詞中看到當時仕大夫階層象棋的形貌。

  雨濕花房,風斜燕子,池閣晝長春晚。檀盤戰象,室局鋪棋,籌畫未分還懶。誰念少年,齒怯梅酸,病疏霞盞。正青錢遮路,綠絲明水,倦尋歌扇。

  空記得、小閣題名,紅箋青制,燈火夜深裁剪。明眸似水,妙語如弦,不覺曉霜雞喚。聞道近來,箏譜慵看,金鋪長掩。瘦一枝梅影,回首江南路遠。

  這是一首講述相思情懷的詞,詞的內容不在我們討論的範圍內。我們只看“檀盤”,“寶局”這個詞,很明顯的反應出仕大夫階層棋具的精美華麗。

  呂渭老並不是那種位高權重的大臣,做得都是小官,可是他生活的環境中卻可以使用如此“高檔”的棋盤,可想而知,哪些真正的高官們用得又都是如何奢侈的了。

  那麼,除了華貴的棋盤外,宋徽宗朝還給象棋貢獻了什麼呢?我想最重要一點的就是疊炮的應用。疊炮是指雙炮在同一直線上,相互呼應的一種戰術。

  這種戰法在今天也是十分常見和重要的。但是在北宋末期,炮並沒有被髮明很久,可是,雙炮戰術很快就被宋人重視起來,成為了最厲害的獲勝法寶,以致於開創了一個“鬥炮”的時代。

  不過,最重要的是,疊炮戰術演化發展為今天我們最常見的當頭炮開局戰術的出現有着不可忽視的指引作用。

  總結:隨着象棋慢慢的發展成為大家的娛樂活動,很多關於象棋的一些比賽也經常開比,只有在實戰中積累經驗,才能在每次的勝局中嚐到勝利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