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翻修故宮,意外發現“地下宮殿”,證實600年前古書記載為真

大家好,我們的不一樣的我不一樣的歡樂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故宮,也叫紫禁城,在我們心中,故宮一直是建築藝術瑰寶,作為明清的皇家宮殿羣,它歷經600多年風雨,仍然屹立不倒。不過明朝並不是第一個將都城定到北京的大一統王朝,早在公元1264年,元世祖忽必烈就下詔將燕京(今北京)改為陪都。

工匠翻修故宮,意外發現“地下宮殿”,證實600年前古書記載為真

公元1271年,忽必烈正式取好了“元”的國號,第二年就把都城遷到了原先的陪都,並且將它改名為“大都”。為了興建皇宮,元朝的工匠也花費了很多功夫,元朝的皇城是以太液池為中心的,而不是以宮城軸線為基準、東西對稱。其實這跟蒙古人“逐水而居”的習慣有很大關係,即使建起了非帳篷的宮城,這樣的風俗依然保留了一點痕跡。不過,雖然馬可波羅來中國後寫了無數稱讚元皇宮的文字,但很長一段時間裏,元皇宮、元皇宮中軸線的具體所在,一直是未解之謎。

工匠翻修故宮,意外發現“地下宮殿”,證實600年前古書記載為真

直到4年前,故宮被翻修時意外發現了“地下宮殿”,這才解開了謎團一角。在馬可波羅的筆下,元皇宮富麗堂皇,“......有一圈大理石的平台......美麗的柱墩和欄杆。大殿和房間都裝飾有雕刻和鍍金的龍......屋頂也佈置得金碧輝煌,琳琅滿目。”這只是馬可波羅眾多讚美之詞的冰山一角。2016年考古發掘的“元明清三朝宮殿疊層式遺址”,原本是對故宮中的一條“行道”修復施工時發現了地下宮殿建築羣,為了不破壞現有的建築,只能進行適當的試點搶救挖掘。

工匠翻修故宮,意外發現“地下宮殿”,證實600年前古書記載為真

不過即便是這樣,出土的文物也證明了元皇宮與故宮基址關係緊密,像布紋瓦、琉璃瓦、黑釉白釉瓷片這些明顯帶有金元時期風格的地下“遺物”,都是在隆宗門西遺址、也就是故宮的隆宗門西廣場北側、內務府司值房南側發現的。實際上,600多年前明代學者宋濂曾經奉朱元璋之命主持編纂《元史》二百一十卷,其中提到了元朝皇宮的基礎佈局:“太液以東宮城為大內,南崇天門,北後載門為大內經緯。”我們現在看到的故宮,其實並非它最早的樣子。

工匠翻修故宮,意外發現“地下宮殿”,證實600年前古書記載為真

公元1644年,也就是清軍入關的同一年,李自成雖然聲勢浩大地攻入了京城,但他很快在戰場上失利,退出明京城前放火焚燒紫禁城,僅有建極殿、南薰殿、四周角樓和皇極門等少量建築倖免於難,之後的紫禁城在清朝順治、康熙兩朝陸續重建起來。這次考古發現了元代地層、元皇宮的建築遺址,神秘的元皇宮確實藏身於紫禁城之內,而“三疊層”的關係也依照歷史順序排列,最下層是元代夯土層、中間是明早期與明後期的建築遺留、最上面則是清中期的地面表層及地下建築遺留。

工匠翻修故宮,意外發現“地下宮殿”,證實600年前古書記載為真

而元皇宮的位置、大致佈局也與宋濂編纂的《元史》記載相差無幾,基本和明清紫禁城上下重疊,只不過元朝的宮城稍微偏北一些。所以,故宮的規模其實比我們想象的還“大”,歷史還要悠久,如果把地下的古老建築羣也算進去,故宮的形象將變得更加“三維立體”起來。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98 字。

轉載請註明: 工匠翻修故宮,意外發現“地下宮殿”,證實600年前古書記載為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