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超7成研究生為家庭第一代大學生”,意味着什麼?

日前,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課題組發佈了“全國碩士研究生學習與發展調查”報告。該報告顯示,中國目前的碩士研究生中,超7成為家庭第一代大學生。該項調查還發現,當前超過半數的全國在讀碩士生來自農村、鄉鎮和縣城。

其實早在2019年,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的相關研究報告就曾指出,經調查統計,2011年至2018年全國本科高校中第一代大學生比例始終在70%以上。如果考慮到近年來不斷攀升的高考大學錄取率以及持續的考研熱與考研擴招等政策,那麼“超7成研究生為家庭第一代大學生”的結論倒也並不令人意外。

“超7成研究生為家庭第一代大學生”意味着,10名研究生中有至少7人是家庭乃至家族的第一個大學生,儘管他們的父輩甚至祖輩沒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但作為子輩的他們成功通過教育實現了階層流動。也許這些第一代大學生在進入社會後還將遭遇更多的考驗和挑戰,但從實現階層躍升、阻斷代際貧困這個意義上來説,這足以構成對“讀書無用論”的否定。作為家庭乃至家族同代人中的第一個研究生,他們承載起了家庭向上流動的希望,這就為更多出生底層的孩子擺脱原生環境束縛提供了激勵和路徑,而這個羣體的穩定存在也成為透視國家教育公平的重要標尺。

作為家庭第一代大學生的羣體的出現以及加速擴容,與中國高等教育從精英化到大眾化的跨越過程幾乎同步。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的不斷攀升,尤其是面向農村和貧困地區的多種定向招生計劃的推出以及助學體系的不斷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彌合了城鄉教育資源分配不均造成的鴻溝,拓寬了文化、經濟等資本不佔優勢的學生縱向流動的通道。從一些研究和現實來看,眾多家庭的第一代大學生的出現為他們的原生家庭帶去了教育記憶,幫助同代家庭成員樹立上大學、接受高等教育的觀念,還可以對原生家庭進行幫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家庭內成員的入學機會和文化資本,客觀上達到了教育扶貧的部分效果,這一點不容忽視。

誠然,由於原生家庭無法給他們提供理想的文化資本、經濟資本乃至社會資本,這讓他們在進入象牙塔後不得不直面更多的衝擊和挑戰,或在學業和就業中處於一定的劣勢。其影響還可能延伸至未來的人生進程中,比如形成因害怕失敗而不敢輕易嘗試的自信不足和迴避行為。不過,也要看到,這種原本被視作負面資源的東西恰也是他們獲取驅動力的來源,至少在跨入大學校門前如此。

事實上,算不上好的家境,往往會激發他們改變命運的鬥志,艱苦的生活體驗和家庭的情感支持鍛造了他們自制專一、堅韌不拔的品質和打破社會結構約束的勇氣。考入北大的貧困女孩“感謝貧困”的發文刷屏,中科院博士黃國平“我走了很遠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將這份博士學位論文送到你的面前”的論文致謝引起萬千和聲,莫不是因為人們震撼於這種從劣勢到優勢的轉換,以及在這個過程中當事人所展現出的韌性與勇敢、創造與突破。

出身貧寒可能會帶來出路狹窄,有限的家庭支持與風險承擔可能會縮小他們的選擇範圍,市場化浪潮和文憑通脹危機的雙面夾擊可能會增加他們未來擇業的不確定性……這是第一代大學生們在“教育公平”的敍事之外另一個不可迴避的現實。過去,我們關注他們的在就讀期間可能影響學習質量的一系列問題,比如心理健康、社會活動參與、職業規劃輔導等,但現在,我們或許需要一種更具超越性和系統性的視角,重新審視這個規模不可謂不龐大的羣體所面臨的困境與挑戰,為他們提供健全的社會支撐。

正如因“二本學生”田野調查而引發關注的學者黃燈所言,通過教育將他們培養為“確定的、有力量的人”,讓他們在立足社會的過程中,“總能倚仗高等教育提供的屏障,越過一個個在今天看來無法逾越的暗礁”。

來源:光明日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82 字。

轉載請註明: 調查顯示“超7成研究生為家庭第一代大學生”,意味着什麼?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