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的三國戰爭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一百零六回,發生在遼東之戰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曹睿、司馬懿、公孫淵和卑衍。故事梗概如下:
幽州刺史毌丘儉上奏魏明帝曹睿,稱盤踞遼東的公孫淵自立為燕王,起兵作亂,並以大將軍卑衍為元帥,楊祚為先鋒,起兵十五萬,殺奔中原而來。曹睿大驚,立即司馬懿進攻商議對策。司馬懿表示,只要給自己四萬大軍,一定能將公孫淵殲滅。
對於司馬懿的表態,曹睿並不放心。他認為司馬懿兵力太少,且前往遼東路途遙遠,難以取得勝利。司馬懿解釋到,兵力的多寡並非決定戰爭的勝利,關鍵在於能否設奇用智。司馬懿認為,一旦自己兵臨城下,公孫淵棄城而去才是上策;在廣袤的遼東範圍內對自己作戰,是中策;死守老巢襄平,是下策。如果公孫淵選擇堅守襄平,必將被自己殲滅。
司馬懿的這一席話,終於打消了曹睿的顧慮。於是,曹睿命司馬懿率部征討公孫淵。司馬懿出宮後,命胡遵為先鋒,率部趕往遼東。公孫淵聞訊後,命卑衍、楊祚率八萬大軍駐紮遼隧,修建了長達二十多里的壕溝,建立了嚴密的防禦體系。
胡遵將陽燧的情況彙報給司馬懿後,司馬懿哈哈大笑,認為公孫淵在陽隧部署重兵,其老巢襄平兵力空虛,大軍可繞過陽隧向襄平發動進攻。屆時陽遂守軍必然回援襄平,也在半路設伏截擊。於是,司馬懿下令全軍繞道而行,撲向襄平。
此時,鎮守陽隧的卑衍、楊祚自以為得計,認為司馬懿難以攻破自己的防禦陣地,一定會撤軍而回。此時,忽然有部下來報,説是司馬懿大軍繞過陽隧直撲襄平。二人大驚,立即率部回援,結果在途中遇伏,卑衍被夏侯霸所殺,其殘部不得不全軍退守襄平。
小説中提到的此次襄平之戰,在歷史上確有發生,時間是在魏明帝景初二年(公元238年)。不過,小説並沒有交代清楚此戰爆發的原因,而是含糊地通過毌丘儉之口説明公孫淵作亂之事。事實上,公孫淵的作亂,而毌丘儉有着直接的關係。
據《三國志•公孫度傳》及其注引記載,早在遼東之戰爆發的前一年,剛剛就任幽州刺史的毌丘儉就提出了討伐遼東的建議,並得到了魏明帝曹睿的採納。同年七月,毌丘儉率部聯合鮮卑、烏桓等部落向遼東進軍。不過,當毌丘儉進至陽隧時,遭遇大魚,不但前進受阻,反倒被公孫淵擊敗。至此,公孫淵與曹魏的關係徹底破裂。到了第二年,公孫淵自立為燕王,公開與曹魏決裂,這才有了後來的司馬懿遠征遼東之事。
或許有人會提出一個這樣的疑問:魏、蜀、吳三分天下後,不是其他割據勢力都已經被消滅或降服了嗎?怎麼還會在遼東依然存在着這麼一支割據勢力呢?要説清楚這個問題,還要從漢末遼東地區的局勢發展説起。
自董卓專權後,天下大亂,諸侯並起。而在當時的遼東地區,也存在着一直割據勢力,這便是遼東公孫度集團。該集團以時任遼東太守的公孫度為首。從靈帝中平六年(公元189年)開始,公孫度就通過一系列戰爭,控制了玄莬、樂浪、遼東屬國、遼東、中遼、遼西、營州等七郡,成為東北地區實力最強的割據勢力之一。
獻帝建安九年(公元204年),佔據遼東長達16年的公孫度病故,遼東的控制權變落到了其子公孫康的手中,公孫家族在遼東的統治進入了公孫康時期。此時,中原地區爆發了著名的官渡之戰。經過數年激戰,曹操終於控制了北方大部地區。袁紹之子袁尚和袁煕也被迫逃到了遼東。
在這個決定遼東未來命運的關鍵時刻,公孫康作出了非常明智的選擇:斬殺袁尚和袁煕,以此向曹操表示臣服。曹操也投桃報李,任命公孫康為襄平侯,拜左將軍,承認了公孫康在遼東的地位,公孫家族也因此雄踞遼東五十載,此後又控制了帶方郡,成為漢末諸侯當中唯一一支生存時間長達五十多年的割據勢力。
公孫家族五十年屹立不倒,除了其公孫家族採取了較為明智的生存之道之外,與遼東地區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也有着密切的關係。遼東地區地處東北,與中原地區距離遙遠,交通非常不便。無論是曹操還是曹丕、曹睿,都與遼東地區並不在意。他們認為,遼東地區非常偏遠,人口稀少,經濟發展落後。只要公孫家族並與自己為敵,就沒有必要出兵征討。
正是出於這些原因,儘管公孫家族僅僅控制了八個郡,實力遠不如其他割據諸侯,卻在漢末三國時期生存長達五年的時間屹立不倒。不過,到了公孫淵控制遼東期間,野心膨脹,秘密與東吳結盟,對曹魏造成極大威脅。故此,魏明帝曹睿才下定決心,將公孫家族消滅,以確保曹魏東北疆域的安全。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