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漢生物工程學院翡帷居北樓528二人間宿舍接連收到喜報,該宿舍的黃宛和楊得民先後通過碩士研究生複試,分別被武漢理工大學和上海師範大學錄取,黃宛還獲得了武漢理工大學研究生一等獎學金。
圖為黃宛(右)與楊得民(左)雙雙“上岸”後在圖書館前合影留念(通訊員陳沖攝)
黃宛和楊得民是學校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2017級應用化學專業的同班同學。為了方便學習,兩人都提出了入住學校二人間的申請,並被分配到同一間宿舍。熱情開朗的兩個湖北小夥兒,很快在實驗室和運動場上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平時,他們幾乎同進同出,一起上下課、呆實驗室、泡圖書館、鍛鍊身體,親如兄弟。在學習上更是你追我趕,兩人的成績都始終保持在班級前三名。楊得民説,“我們倆人平時都喜歡跑步、打羽毛球,做實驗也經常在一起,很多時候看待問題的想法也差不多,可謂是‘志趣相投’了。”
圖為黃宛(中)和楊得民(右二)雙雙獲得2019年“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賽學生組一等獎(本人供圖)
2019年8月至11月,共青團湖北省委、湖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聯合舉辦了2019年“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賽。看到比賽信息後,黃宛第一時間告知了楊得民。兩人相約報名參加了其中的湖北省化學與環境行業職業技能大賽化學實驗室技術項目比賽。經過院賽、校賽的層層選拔,最終二人雙雙獲得學生組一等獎,並因此榮獲2019年“湖北省技術能手”稱號。
大學期間,黃宛還曾是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食品科技學院分團委學生會主席。在任期間,工作認真負責,深受師生的讚賞;與團隊一起參加課外創新實驗,在《武漢生物工程學院學報》上發表論文一篇。楊得民則一頭鑽進了實驗室裏,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獲得者、劉秀娟博士的科研小助手。
圖為黃宛(前)與楊得民(後)在校圖書館挑選專業課書籍(通訊員談宇鋒 攝)
大二暑假,為了能更加深入地瞭解行業發展前景以及將來能更好的適應社會,黃宛在家人的鼓勵下,積極參加了暑期社會實踐。在光谷的一家生化相關專業企業謀得了研發助理一職。實習過程中,黃宛發現,“在化工方面有所建樹的學長學姐們,大多知識儲備豐富,實踐技能突出,和他們相比我還欠缺很多。”
回校後,黃宛和楊得民交流起了自己的實習實訓心得,並告知了對方自己準備考研的消息。沒想到兩人的想法不謀而合,兩人查閲了相關信息、分析自身優劣勢後,確定了各自的目標院校。
確定考研目標後,他們制定了嚴苛的學習計劃表,計劃2020年年初開始互相監督學習。沒想到新冠疫情的突然爆發,打斷了他們的計劃。因為無法預料疫情的發展,兩人在網絡上進行了探討,並重新修訂了計劃。
2月初,“宅”在仙桃的黃宛和“封閉”在荊門的楊得民開始了網上打卡學習生涯。因為疫情,全國上下快遞停運。無法採購學習資料的二人,開始在網上找學習資料,並相互分享。每天早上7點半,隔着一根長長的網線的兩人開始了同頻學習時光,每天保證8個小時的有效學習時間。晚上,兩人還會抽時間交流學習心得。為了學習更有效果,黃宛把《高等數學(二)》的重難點摘錄下來記在A4白紙上,這份學習資料整整有50頁。
8月29日,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之下,學校學生有序分批返校。黃宛和楊得民也順利回到闊別已久的校園。返校後,兩人幾乎形影不離,並重新制定了嚴苛的學習計劃表,相互監督。每天早上6點鐘準時到圖書館自習室,圖書館閉館後才姍姍回到宿舍。吃飯休息時,他們經常會相互提問,以此來“為難”對方。回到寢室後,兩人或獨自看書,或相互提問、學習英語,晚11點準時熄燈休息。每個週五,他們都會相約一起運動,有時候是跑步一小時,有時候是打一小時的羽毛球。黃宛説,“最後的100天,壓力非常大,感覺時間特別緊張,一起運動是我們放鬆心情、紓解壓力的秘密法寶。運動完之後,總有一種滿血復活的感覺。”
圖為“兩兄弟”認真備考中(通訊員談宇鋒 攝)
一路相互扶持、並肩作戰,“兩兄弟”在考研大軍中脱穎而出。“二人間宿舍最大的好處就是室友間容易達成共識。”楊得民説,“二人間宿舍的環境和條件對我們的學習幫助很大,兩人的作息時間都基本同步。”黃宛感嘆道,“林蔭校園裏,我們見證了彼此奮鬥的青春,這是大學生涯即將結束之時最好的紀念!”
來源:武漢生物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