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裔美國人為不受歧視而改名 仍不受待見

  亞裔美國人取英文名的做法由來已久,要麼新取一個“聽起來很白人”的名字,比如John,Jennifer,要麼改變自己原來名字的發音或拼寫來迎合英語使用者的習慣。這種情況在19世紀非常普遍,其中的一個原因是害怕受到極端種族主義和仇外情緒的攻擊。

  許多亞裔,包括知名藝人和名人,也同樣面臨着姓名方面的困擾。

亞裔美國人為不受歧視而改名 仍不受待見

  圖片來源:法新社 

  亞裔血淚歸化史:從改名講起

  據美國公民及歸化署稱,自1800年代第一次移民潮及至20世紀,亞裔就開始使用英文名。這種做法在猶太和歐洲移民中也很常見。

  改英文名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根本一條的就是便利性。英語母語者經常發不好非英語化的名字,而對許多移民來説,新取一個“美國”名字相對容易。還有就是商業方面的原因:移民來的生意人覺得英文名對顧客更有吸引力。

  移民局檔案裏記錄了多年來無數個改名的案例。1971年,一位名叫Simhe Kohnovalsky的俄羅斯移民要求把名字改成Sam Cohn;一位戰時難民Sokly Ny,在1979年紅色高棉統治時期逃離柬埔寨,後來借用口香糖“bonus pack”的説法,把名字改成了Don Bonus。

  曾在美國移民歸化局任職的歷史學家瑪麗蓮·史密斯在2005年的一篇論文中提到,任何能靠近美國夢的改名行為,都會看作是一個正確的選擇。改名的理由有很多,有政治方面的,也有實用方面的。

  但是,這種看似急切地追求美國夢的行為,還是難以改變移民所面臨的殘酷現實。亞洲人從踏上美國國土的第一刻就飽受妖魔化、剝削和歧視。移民歸化,包括取新名字,是一種生存手段。

亞裔美國人為不受歧視而改名 仍不受待見

  二戰期間,很多日裔美國人被關押在集中營裏。圖片來源:法新社

  早期的華人移民在美國遭暴徒迫害致死,而在美國社會反華情緒高漲的1882年到1943年期間,美國政府全面禁止華人入境。在恐怖的“黃禍”意識形態之中,東亞人被描繪成危險的入侵者。大約12萬美國的日本人——大多數獲得美國公民身份——在二戰期間被迫進入集中營。

  1999年美國《名稱》雜誌的一篇文章稱,在二戰期間,為了“證明愛國情懷,重新確定美國身份”,越來越多的日本人改成了美國名字。“Makoto 變成了 Mac, Isamu 縮寫成 Sam"。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研究亞裔美國人和亞洲移民的教授凱瑟琳(Catherine Ceniza Choy)稱,在19世紀和20世紀,亞洲人被打上“怪異、下等、骯髒和野蠻明的”標籤,“想要融入美國社會就意味着要在針對亞裔不同性的種族主義橫行,充滿惡意、攻擊‘亞洲差異’的環境中生存下去”。

  《勞動經濟學》雜誌的美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1900年到1930年出生的移民(包括所有移民,不僅僅是亞洲移民),86%的男性和93%的女性都取了“美國名字”。

  如今,一個世紀過去了,第三、四代美國移民普遍都沒有亞裔名字。

  改名代價沉痛

  此後,美國種族對立局勢有所緩解——不過,亞洲和非英語的名字仍然不受歡迎,被認為很奇怪,或淪為隨意使用的笑柄。

  例如,2013年,一家電視台在報道韓亞航空墜機致死事件時,用韓國飛行員的名字來惡搞。2016年,緬因州州長用打噴嚏的方式來開“邱”姓華人男子的玩笑。2020年,蘭尼學院的一位教授要求越南學生Phuc Bui Diem Nguyen把名字改成英文“以避免尷尬”,理由是Phuc Bui“在英語中聽起來像侮辱性詞彙”。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亞裔美國人一直積極適應自己的本族名字,但卻招來各種形式的歧視。中美混血藝人汪可盈以Chloe Wang在香港出道,2017年在美國好萊塢卻受到質疑,不得以在社交媒體上宣佈改姓名。

  她在社交媒體上寫道:“我改了姓,但改變不了我是中美混血的事實,改變不了在中國生活過,會説普通話,也改變不了我在美國和中國雙重文化背景下長大。 這意味着我得付出代價,好萊塢種族歧視嚴重,我的姓讓他們感覺不自在,不會給我角色演。”

亞裔美國人為不受歧視而改名 仍不受待見

  《星球大戰》的女演員凱麗·瑪麗·陳出席影片宣傳活動 圖片來源:法新社

  《星球大戰》的女演員凱麗·瑪麗·陳就曾公開表示歸化的痛苦。從小到大,她將種族歧視的言語內化於心。她在《紐約時報》上寫道:“那些言語讓我父母覺得必須放棄真實姓名,換一個美國名字,不管是Tony 還是Kay,只要容易念就行,從字面上抹去文化印記,這一直是讓我心痛的地方。在你們眼裏我是Kelly,但我的真名是Loan”。

  在介紹的時候無意念錯別人的名字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因為奇怪或複雜就故意排斥別人的名字,就像Tana?的老師一樣,就説明“你對別人來説並不重要,你不受接納,”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教授凱瑟琳説道。“若果一位亞洲人的名字一直被唸錯或拼錯,並且受到質疑,要求簡化名字或改名,的確會對他造成心靈傷害。名字體現你的存在、本質和歷史,若果他們堅持這樣做,就是沒有把你當人看”。

  有研究進一步證明,這個問題十分普遍。2018年一項關於在美中國學生的調查發現,起英文名的中國學生自尊心不強,可以進一步推測他們的健康指數和生活幸福指數都比較低。

  然而,該研究提出警告稱,這可能是一種相關關係而不是因果關係。例如,自尊心強的人更不願意改名,就算名字會帶來恥辱,也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2012年,加州的研究者展開了另一項關於少數族裔學生的調查,結論是:許多有色人種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都因為名字遭受過文化侮辱。如果上學時孩子的名字被誤讀或修改,就是否定名字的思想、所指和含義,進而否定孩子的身份。

  要亞裔改名是英美文化的偽善

  喜劇演員兼製片人哈明傑在《艾倫秀》上糾正了主持人對自己名字的發音,稱要求改名是以英美文化為中心的偽善,他表示:“我第一次演喜劇的時候,就有人説‘你應該把名字改掉’,但是我説我不會改名,既然你能念出Ansel Elgort,那也能念出Hasan Minhaj”。

  2018年,作家珍妮·菲利普斯曾在她的辛迪加專欄《親愛的艾比》中勸導父母不要給自己的孩子起“外國名”, 並表示這些名字在在英語中聽起來“很刺耳“,引發了人們的強烈反響。憤怒的家長和少數族裔評論人士認為,她是在續寫種族主義和同化主義的敍事言論,這一爭議登上了全美國媒體的頭條新聞。

  3月,亞特蘭大發生了温泉槍擊案中,8名死者中有6名是亞洲女性,這一事件再次引發爭議。許多新聞報道簡化或誤寫了受害者的姓名,悲憤的亞裔美國人在網上公開表示,在新一輪的仇亞暴力和仇恨犯罪中,亞裔同胞的名字受到了種族主義歧視。

  多元包容工作室Awaken聯合創始人米歇爾·金在推特上寫道:“請不要再踐踏受害者的姓名,我們的名字對別人來説也許是一個小障礙,但是對我們來説象徵着身份,是我們的歷史傳統,時刻提醒着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裏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789 字。

轉載請註明: 亞裔美國人為不受歧視而改名 仍不受待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