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年級的孩子沒有時間觀念?説得再多,不如藉助一個工具

文/笑雪育兒思考

週三晚上,我兒子的學校舉辦了一場教育講座,邀請了一位教育心理學會高級講師鄭老師來給一年級的家長們講講孩子身心發展規律、家庭教育的理念方法等,幫助家長們科學管理和教育孩子。

為什麼一年級的孩子沒有時間觀念?説得再多,不如藉助一個工具

鄭老師講了很多內容,其中有一點關於孩子的“時間觀念”的理論,讓我記憶猶新,聽完有恍然大悟的感覺,受益匪淺。

很多一年級家長都覺得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尤其是寫作業時,孩子總是磨磨蹭蹭寫不完,十分鐘就能做完的作業,明明規定了給他十五分鐘,可他非得耗二三十分鐘還寫不完,惹得父母在一邊看着焦躁上火,最後大吼一頓,出出氣拉倒了,可是孩子下次寫作業照舊磨蹭。這是為什麼呢?

鄭老師講,作為家長,你説得再多,都不如藉助一個工具——鬧鐘。

為什麼一年級的孩子沒有時間觀念?説得再多,不如藉助一個工具

一個有錶盤的鬧鐘,孩子可以清楚地看到分針的變化,你跟他講“20分鐘完成這張試卷”,不如跟他説“分針從1指向5,在這個時間內完成這張紙卷。”

我一想,是啊,孩子的觀念裏是不知道十分鐘、二十分鐘有多長的,所以我們要把抽象的事情變得具體可視,因此不如給他準備一個鬧鐘,可以讓孩子很直觀地感受到20分鐘是多長。

一個應用鬧鐘進行時間管理的例子

舉個例子,孩子放學回家想先看電視,不想寫作業,而且寫作業的時候話很多,寫得又慢,父母該怎麼處理呢?

我們可以讓孩子看着鬧鐘,這樣跟孩子溝通:''寶貝,你想從幾看到幾呢?''(例如現在分針指向1)

孩子可能會説,“我想看到12。”這顯然太久了,我們不可能同意,所以可以這樣委婉地跟孩子説:“從1看到12,時間太長了,這不合適。”

孩子可能會妥協,也可能會堅持看到12。如果孩子堅持,那麼父母不要妥協,要温柔而堅定地拒絕。如果孩子説,“那好吧,那就看到6號了。”(從1到6是25分鐘,對於一年級孩子來説,這個時間長度可以。)

父母這樣回應:“好的,我們看到6就關掉電視,開始寫作業。”

為什麼一年級的孩子沒有時間觀念?説得再多,不如藉助一個工具

在這裏我們要注意,跟孩子制定規則時,跟孩子做的是“兩個人共同的約定”而不是家長單方面的規定,否則就變成了“命令”,這種方式不但會讓孩子產生抗拒心理,而且也會導致孩子失去自主性。

等分針到了6,如果此時孩子痛快地關掉電視去寫作業,自然萬事大吉。但是,如果孩子正看到興頭上,不同意關怎麼辦?

鄭老師又指出,此時如果還有一兩分鐘就結束了,那麼我們也沒必要非得硬卡這個點,讓孩子高興看完再關掉電視即可。但是如果離演完還早着,此時孩子又不讓關,怎麼辦?

我們可以這麼説:“現在是你關,還是我關?”重點強調這個“關”,孩子一般會説,“好吧,那還是我來關吧。”後面就自然迴歸書桌,開始寫作業。這時候,也可以問問孩子:“你準備從幾寫到幾呢?”

這個方法裏用到的道具就是一個鬧鐘,孩子能夠看到分針的變動。那麼,真有鄭老師説的這麼神奇嗎?

現身説法,我用兒子做實驗

今天是星期六,我帶着兒子痛痛快快地在户外玩了一上午,回家吃完午飯都已經下午三點多了,兒子饒有興趣的在看上午捉來的小蝌蚪和金魚。過了一會兒,兒子説,“媽媽我想聽故事。”

為什麼一年級的孩子沒有時間觀念?説得再多,不如藉助一個工具

我想了想鄭老師説的這個辦法,就把兒子拉到鬧鐘前問,“你想從幾聽到幾呢?”

兒子説,我想聽到4。此時分針指向12,也就是他想聽20分鐘故事。我同意了。

20分鐘後,分針已經指向了4,我問他,“現在是你關,還是我關呢?”

我兒子果然很爽快地説,“我關吧。”於是就痛快地起身,關掉平板上的故事,開始準備寫英語作業。

我覺得還挺神奇的,一方面是語言的魅力;一方面是具體可視的鬧鐘讓兒子有了時間的意識。那麼這裏面藴含着什麼樣的兒童發展理論呢?

皮亞傑:兒童認知發展四階段理論

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把兒童的認知發展分成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感知運動階段(0-2歲),第二個階段是前運算階段(2-7歲),第三個階段是具體運算階段(7-11歲),形式運算階段(11-16歲)。

為什麼一年級的孩子沒有時間觀念?説得再多,不如藉助一個工具

其中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基本還處於第二階段,而這個階段的孩子具有這麼幾個特徵:①萬物有靈論,孩子會認為所有的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可以對話的;

②自我為中心,就是孩子只會從自己的立場和觀點去認識事物,而不能從客觀的、他人的觀點去認識事物的傾向,皮亞傑做的“三山實驗”就説明了兒童的這一特性;

③思維不可逆,是指孩子不能進行抽象的思維運算,不能在心理上反向思考,不能回想起事物變化前的樣子;

④不守恆,就是説在事物本質不變的情況下,如果換一個形態,這一階段的兒童認為它就不是原來的事物了。例如一個矮瓶子放的水再倒到一個高瓶子裏,水位看上去比原先高,那麼這一階段的孩子就會認為高瓶子裏的水要多。

⑤思維具有刻板性,集中化,例如孩子不同同時用多維度去看問題。

在這裏,鄭老師講的利用鬧鐘來幫助孩子做時間管理的方法,就是應用了皮亞傑的兒童認知發展第二階段的特徵3:這一階段的兒童思維不可逆,不能進行抽象的思維運算,所以他們的理解需要有具體事物來支撐,也就是藉助實物來讓孩子理解。

為什麼一年級的孩子沒有時間觀念?説得再多,不如藉助一個工具

這樣解開了我另一個困惑:平時帶着一年級兒子做題時,有的題目我給他講過好多遍,感覺他還是懵懂不理解,其實不是我講得不好,也不是他能力不足,而是這個階段的孩子就是這個特點,他們無法理解這麼抽象的思維分析。

現在,你們明白了嗎?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062 字。

轉載請註明: 為什麼一年級的孩子沒有時間觀念?説得再多,不如藉助一個工具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