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如何評價“復讀12年只想上清華”

由 夏德才 發佈於 經典

近日,一篇《復讀十二年,“只想上清華”》的報道引發關注。今年高考結束後,這位出生在廣西農村的80後的唐尚珺還上過熱搜。每次折戟後,他都想再衝最後一次,到第二年,又想再衝一次,如此循環,停不下來。“壓力很大”,他説,“爭取明年(考)最後一次”。(11月7日《羊城晚報》)

高考具有教育分層的功能,教育分層又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社會流動。為了 “爭上游”,許多人拼盡了全力。高校在等級化、差異化金字塔中佔據的位置越高,入學概率越低,夢想成真的難度越大;處於金字塔塔尖的清華北大,更是許多人遙不可及的目標。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不同的“意義之網”,導致人們不同的決策與選擇。作為缺乏財富積累和社會資本的農家子弟,“復讀12年只想上清華”説到底,就是“意義之網”出現了認知侷限和偏差——將名校光環的價值無限放大,認為考進頂尖名校才有未來,導致“只想上清華”成為少數人的執念和心魔。

著名作家畢飛宇的小説《推拿》,是一本關於盲人的書;書中有句話,值得我們反思和警醒——“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盲點。正常人雖然有視力,但總有自己的侷限,有看不到的東西。”將考入名校和功成名就掛鈎、認為擁有耀眼的學歷光環就可以享受永遠的紅利,覺得只要考入名校就可以一勞永逸,這樣的“意義之網”不僅來源於求學者視野、閲歷、見識的侷限,也源於另外一些人功利、短視的推波助瀾。

學歷崇拜和名校情結的大行其道,讓不少中學偏愛“高分復讀生拼名校”;一些中學為了吸引高分復讀生,不僅在學費上給予減免,還承諾如果第二年高考被名校錄取會有豐厚的獎金。“復讀12年只想上清華”既有個體存在認知盲點和偏差的因素,也有名利驅動的因素。

伴隨着高等教育從精英化階段過渡到大眾化、普及化階段,考上名校即使有更大的成功概率,也並不意味着考上名校就一定會出人頭地;大多數名校畢業生,也都是平凡世界的普通人。更何況,在社會流動千姿百態、價值實現路徑豐富多彩的當下,成功也並非只有“上名校”這一條道路。那種認為“考入名校就前途無量、考不上名校就沒有出頭之日”的陳舊、滯後觀念,顯然需要重塑和更新。

無限放大名校的光環效應,不僅加劇了全社會的教育焦慮,也會導致只重視考試成績卻忽視孩子們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久而久之會讓學生們患上“空心病”——不能清晰地認識和發現自己,不瞭解自己的個性、興趣與特長,只懂得“考高分、進名校、當人上人”,卻失去了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和明朗的心態,導致一些“學霸”除了考試不知道自己的奮鬥目標和人生價值是什麼。一條路走到底的“復讀12年只想上清華”,錯得讓人五味雜陳。

(東方網)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