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人被匈奴俘虜,為什麼很少被殺害,反而送錢送物送女人給他們?

漢人被匈奴俘虜,為什麼很少被殺害,反而送錢送物送女人給他們?
漢人被匈奴俘虜,為什麼很少被殺害,反而送錢送物送女人給他們?
歷史上中原民族對抗遊牧民族最狠的朝代,當屬漢朝,漢武帝時,一個又一個名將出現,比如李廣、衞青、霍去病等等等等。
單就一個霍去病就擊殺了佔整個大漢朝擊殺匈奴王的一半,更是斬殺了至少十萬匈奴人,還俘虜了一大批。
當然,漢朝也會對被俘虜的匈奴王或者將領予以厚待,但畢竟漢朝對陣匈奴勝多敗少,又殺了這麼多匈奴人,那麼憤怒的匈奴人又是怎麼對待被俘的漢人呢?
匈奴對漢朝俘虜,尤其是高級俘虜,一般採取懷柔態度,比如張騫、蘇武、李陵等人,都曾成為匈奴的俘虜,並在匈奴領地存活了下來。不僅如此,匈奴還給這些漢朝俘虜娶妻生子,如此待遇,也算無微不至了。
作為漢朝的敵人,為何匈奴要善待這些漢朝俘虜呢?
漢人被匈奴俘虜,為什麼很少被殺害,反而送錢送物送女人給他們?
增加人口,繁育後代
在生產力極度落後的漢朝,人口是衡量國力強弱的一個重要因素,有的人能種出糧食,有的人就能培育戰馬,有的人還能修建宮殿,當然,大多數人還要繳納賦税,這對於統治者而言極為重要。
匈奴以畜牧、打獵為生,是為馬背上的民族,戰鬥力彪悍,但他們處在的北方苦寒之地,人口並不算多。冒頓單于在位之時,人口大致在一百五十萬以上,最興盛之時,人口也超不過三百萬。
然而在漢宣帝末年,西漢的人口就達到五千萬,對比我們現代的人口並不算多,但對比匈奴的人口,真可謂壓倒性優勢。想要提升實力,那就需要更多的人,匈奴單于也明白這個道理。在己方人口不足的大環境下,但凡有漢朝俘虜或者投奔者,匈奴都不遺餘力地勸降,併為其娶妻生子,來到達增加人口的目的。
史料記載:
“武因平恩侯自白:‘前發匈奴時,胡婦適產一子通國,有聲問來,願因使者致金帛贖之。’上許焉。”
蘇武在匈奴苦了十九年,就算如此,匈奴還是給他取了個妻子,還生了個孩子名為子通。人口是國力的第一要素,況且這些高級俘虜大多智力超羣,也許對改良匈奴人素質也有一定幫助。
漢人被匈奴俘虜,為什麼很少被殺害,反而送錢送物送女人給他們?
同化、招攬人才
哪怕到了二十一世紀,人才也是國家之間的爭奪的重要資源之一,有了人才才能發展科技、經濟、軍事、文化等眾多方面。匈奴作為馬背上的民族,對漢朝的科技和文化也十分嚮往,對於這些高級俘虜,他們也樂於收歸己用。
“於是衞律為單于謀:‘穿井築城,治樓以藏谷,與秦人守之。漢兵至,無奈我何。’即穿井數百,伐材數千。或曰胡人不能守城,是遺漢糧也,衞律於是止,乃更謀歸漢使不降者蘇武、馬宏等。”
西漢的大漢奸衞律,就長時間輔佐匈奴單于,為其出謀劃策,一定程度上説,正是衞律為蘇武等人求情,才保住了蘇武的性命。
漢人聰明,擅於謀略,能提出治國理政的建議,還能製作複雜器械,這些都是匈奴所沒有的。到了宋朝,契丹為了增強其自身實力,同樣掠走了大量宋人,幫其成為東亞最強政權。
漢人被匈奴俘虜,為什麼很少被殺害,反而送錢送物送女人給他們?
李陵被漢武帝忽悠,只帶五千步兵進攻十萬匈奴騎兵,雖然以失敗收場,但打出了漢軍的威風,打出了漢軍的血性。李陵以五千步兵,以強弓硬弩,輾轉千里還能殺掉萬餘名匈奴騎兵,也可以説雖敗猶榮。
“單于壯陵,以女妻之,立為右校王,衞律為丁靈王,皆貴用事。”
李陵殺了這麼多匈奴人,但匈奴單于也並沒有為難李陵,給李陵娶了媳婦,還封為右校王,予以重用。一方面匈奴認定李陵是個人才,殺之可惜,另一方面,李陵作為李家後人,影響力很大,藉此沒準還能招攬更多漢朝人才。
之後,霍光派人到匈奴去接李陵回國,李陵沒有回去,並非匈奴不讓他回去,而是李陵自己選擇留在匈奴。匈奴對於漢朝降將,在一定程度上,也做到了仁至義盡,這或許也是他們吸引人才的策略之一。
漢人被匈奴俘虜,為什麼很少被殺害,反而送錢送物送女人給他們?
減緩國家之間矛盾,考慮到國力對比
公元前200年,劉邦發兵三十二萬北伐匈奴,大軍兵至平城,遭遇匈奴伏兵,劉邦輕敵冒進,落入了匈奴的包圍圈,被困在了白登山。原本冒頓單于是想殺掉這批漢軍的,但陳平為劉邦出了一計,賄賂了單于妻妾閼氏,閼氏在單于身邊吹了吹枕頭風,這才讓劉邦得以逃脱。
從此之後,到漢武帝之前,漢朝對於匈奴一貫奉行和議、和親策略,儘量減少和匈奴的衝突,甚至就連強勢的呂后,也不敢輕易對匈奴動武。白登之圍證明漢朝暫時不是匈奴的對手,既然如此,為何還去自討苦吃,所以漢朝要韜光養晦,等待時機。
韓信受胯下之辱,難道他樂意這麼做?實力不濟,那就只能委曲求全,如果不是韓信顧及到劉邦對其的恩德,韓信早就自立為王了,和劉邦、項羽三分天下綽綽有餘。
待文帝、景帝幫漢朝積累了足夠的實力,漢武帝才着手對匈奴用兵。俗話説得好,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一切都報。到漢武帝初期,漢朝實力雄厚,糧倉的米很多都爛掉了,倉庫裏的錢幣,連穿錢的繩都被腐蝕了,而且還有衞青、霍去病兩位悍將。
天時地利人和,這就是老天要讓漢武帝建功立業,數次戰役下來,將匈奴打得灰頭土臉。公元前130年,衞青為車騎將軍,分四路迎擊匈奴,衞青果敢、冷靜,從容指揮,直搗匈奴聖地龍城,取得大勝。
漢人被匈奴俘虜,為什麼很少被殺害,反而送錢送物送女人給他們?
公元前123年,霍去病隨衞青出征,霍去病獨自率八百輕騎兵,奔襲數百里,大敗匈奴,斬獲敵軍數千,漢武帝為表彰其功績,封霍去病為冠軍侯。
公元前119年,衞青、霍去病分別率五萬精兵,北伐匈奴,霍去病進兵兩千餘里,和匈奴左賢王主力交戰,殲敵七萬餘人,漠南的匈奴勢力被一掃而空。
在衞青、霍去病的剿殺下,匈奴人節節敗退,根本不是對手,如果不是衞青、霍去病去世的太早,那麼真有可能剿滅匈奴全族。在此之後,匈奴實力大不如前,為此,匈奴單于也改了自大的毛病,對於那些漢朝俘虜予以善待。
蘇武就曾對衞律道:
“南越殺漢使者,屠為九郡;宛王殺漢使者,頭縣北闕;朝鮮殺漢使者,即時誅滅。獨匈奴未耳。若知我不降明,欲令兩國相攻,匈奴之禍從我始矣。”
匈奴單于之所以不敢殺蘇武,因為蘇武是漢朝使者,一旦殺了漢朝使者,漢朝就必定會派大軍前來征討,這個後果匈奴單于還是能看明白的。
善待漢朝俘虜,一方面可以減緩兩國的矛盾,匈奴暫時不想再與漢朝為敵。另一方面,戰敗的那一方只能當孫子,這是實力決定的,即使匈奴不願意,他也不得不如此。
當然,匈奴也不是一個降將一個俘將也不殺,比如李廣利,一開始也是厚待他,後來因為衞律,還是被當做祭品殺害了。
漢人被匈奴俘虜,為什麼很少被殺害,反而送錢送物送女人給他們?
再到後來,匈奴郅支單于當政,他是相當殘忍,竟然殺害了漢使谷吉。這下子激怒了漢朝,隨後派出大將陳湯萬里遠征,硬是砍下了郅支單于的腦袋,並説了這麼一句至今仍被人傳頌的話:
“宜懸頭槀街蠻夷邸間,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這就是《戰狼》電影裏面“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的由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58 字。

轉載請註明: 漢人被匈奴俘虜,為什麼很少被殺害,反而送錢送物送女人給他們?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