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歲的志願軍老兵孫德禮。新華社記者 徐揚 攝
新華社瀋陽10月21日電(記者呂秋平、徐揚、高爽)89歲的孫德禮有很多事記不得了,可提起當年在部隊學的歌,他卻能一字不差地唱出來。
“打仗像猛虎,衝鋒在頭陣,完成任務堅決又認真,為人民犧牲也甘心。”他邊唱邊打拍子,聲音鏗鏘有力。
孫德禮的家在遼寧省丹東市,與朝鮮隔江相望。70年前,首批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跨過鴨綠江,參加抗美援朝出國作戰,就包括19歲的他。
1951年,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在朝鮮戰場。新華社發
保家衞國
1950年6月,朝鮮內戰爆發。戰火很快燒到鴨綠江畔,侵朝美軍經常侵犯中國領空,空襲邊境城市和村莊,炸死炸傷很多中國平民。
為消除外部威脅、保衞新中國,應朝方請求,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於25日打響抗美援朝戰爭的第一仗。
彼時,新中國剛成立一年,志願軍武器裝備落後、海空力量尤其薄弱。剛贏得二戰的美軍則是世界上最強的軍隊之一。人們將這場對抗比喻成嬰兒與壯漢之間的戰鬥。
在丹東的抗美援朝紀念館裏,有這樣一組對比:戰爭初期,美軍一個約有1.7萬至2.5萬兵力的步兵師配有坦克149輛、裝甲車35輛、榴彈炮72門,而志願軍一個約有5萬人的軍,這三種武器的數量均為零。
“我們當時什麼都沒有,只有不怕死的膽量。”孫德禮説。
時至今日,這位老步兵仍記得自己用“土辦法”炸燬美軍坦克的經歷。
“為了躲避飛機掃射,我躲在路邊的壕溝裏慢慢靠近行進的坦克,找準機會一下衝上去,拉開坦克艙門,扔進5顆手榴彈。”孫德禮説。
炸掉第一輛坦克後,後邊的坦克就投降了。
戰場上,孫德禮數次死裏逃生。他曾頭部中彈昏迷多日,也曾被埋在炸塌的碉堡裏一個多小時。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志願軍隊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新華社發
“當時感覺自己活不了了,但我不怕。保家衞國,死了也光榮。”幸好有根柱子為他撐起一個可以喘息的縫隙,讓他等到了增援部隊解救。
孫德禮所在的志願軍38軍,是第一批入朝作戰的部隊之一,因戰功赫赫被譽為“萬歲軍”。
據統計,截至1953年7月交戰各方簽署《朝鮮停戰協定》,中國人民志願軍先後入朝參戰的部隊超過290萬人次,共斃傷俘敵71萬餘人,志願軍自身傷亡36萬餘人。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國家安全學院教授舒健大校説,抗美援朝戰爭改變了100多年來中國落後捱打的局面,奠定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
銘記英雄
在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志願軍烈士墓前一年四季鮮花不斷。200米長的弧形烈士英名牆上,鐫刻着17萬多個名字。隨着一些無名烈士的身份得到確認,英名牆上的名字還在陸續增加。
陵園管理中心宣傳教育科科長王春婕説,每年約有15萬人來這裏緬懷烈士。
“來這裏掃墓,已經成為這座城市的集體記憶。”她説。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前來祭奠,包括帶着孩子的年輕父母。“這裏也許是一本讓人過目不忘的歷史教科書。”
41歲的王春婕在陵園工作了16年。這期間最令她動容的,是2014年3月28日首批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的靈柩抵達時的場景。
2014年3月28日,搭載437具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的專機降落在瀋陽桃仙國際機場,禮兵護送覆蓋着國旗的437具志願軍烈士遺骸棺槨進至棺槨擺放區。新華社記者 潘昱龍 攝
“許多志願軍老兵和烈士家屬自發在路邊等候。當載着棺槨的大巴車駛近時,一名家屬邊哭邊喊:‘爸爸,爸爸,你回家了!’”憶及這一幕,王春婕淚眼婆娑。
“其實,她並不知道回來的有沒有她父親。”王春婕説,這些烈士大多是無名烈士。
9月27日,第七批117位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回到故土。至此,已有716名在韓犧牲的志願軍烈士遺骸歸國,全部安葬在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
北部戰區陸軍某旅戰士張國瀛是執行迎接任務的士兵之一。
“我不知道我抱着的烈士的名字,但他犧牲時也許和我一樣年輕。”27歲的他説。
在陵園裏,不時能聽到飛機的陣陣轟鳴。不遠處的中航工業瀋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重要的戰機研製和生產基地。
88歲的志願軍老兵孫德山常來祭奠戰友,這裏埋葬着他的老團長朱德昌。
1951年5月,時任志願軍後勤3分部12大站分站長的朱德昌,在朝鮮新幕執行任務時被戰機機槍擊中犧牲。孫德山也在同一次戰鬥中頭部受傷。
“這場戰爭我們犧牲巨大,因為當時沒有制空權。如果戰友們今天能聽到我們戰機的轟鳴聲,一定會很欣慰。”站在烈士墓前的孫德山説。
遼寧省暨瀋陽市向烈士紀念碑敬獻花籃儀式在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舉行,這是參加儀式的學生代表向烈士墓獻花。新華社記者 潘昱龍 攝
新的征程
鴨綠江上,70年前被美軍炸燬的斷橋已經成為丹東一處地標性景點。
與家人一起前來的遼寧阜新遊客徐鳳閣,面朝着對岸,拄着枴杖在橋邊休息。
“我父親當年就是從這裏往返朝鮮的。”79歲的徐鳳閣説。
他説自己的父親是志願軍部隊的司機,負責往朝鮮送新兵、往國內送傷病員。父親參軍後,母親撫養他和妹妹,歷盡艱辛。
“因為操勞,我母親1967年就去世了,到死都沒看過電視,更別説旅遊了。”他説。
徐鳳閣從阜新一家工廠退休後,與妻子走遍了大江南北。“生活的變化真是太大了!”
70年間,中國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連續多年超過30%,居民生活質量明顯提升。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0733元,比2013年增長67%。中國承諾今年消除絕對貧困,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
“70年前,我們一窮二白,拼命抵擋了外來侵略。如今,我們的國家和國防力量強大多了,更不能任人宰割。”家住丹東的志願軍老兵李生華説。
位於遼寧省丹東市的抗美援朝紀念館裏的英烈牆。新華社記者 楊青 攝
“我們紀念這場戰爭,從中汲取力量。我們不懼怕任何霸凌,有信心、有能力捍衞國家領土的完整。”88歲的李生華説。
孫德禮的外孫女張鈺唯小時候隱約聽過外祖父打仗的經歷。但直到上大學,她才逐漸瞭解那段歷史,感嘆外祖父的偉大。
她説,當年志願軍的凝聚力和鬥爭精神,對如今的青年人也很重要。
張鈺唯説,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戰鬥中,各行各業的人都克服了很多困難,投身抗“疫”,也湧現出許多新時代的英雄。
受突如其來的疫情影響,張鈺唯在家準備畢業論文和線上答辯,隨後從武漢理工大學碩士畢業。她計劃繼續深造,將來做一名大學教師。
“我們應該傳承先輩們面對和克服困難的精神,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26歲的張鈺唯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