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這樣一個生僻且拗口的學術用語,如此頻繁地在公共輿論場上曝光——這個詞,就是“內卷”。
內卷(Involution)無疑是個標準的學術用語。根據美國人類學家吉爾茨的定義,“內卷化”是指一種社會或文化模式在某一發展階段達到一種確定的形式後,便停滯不前或無法轉化為另一種高級模式的現象。
幾年前,如果我在稿子裏使用這個學術用語,校對老師還會跟我反覆確認。現在,就連直播網紅,也大有蹭一蹭“內卷”熱度的勢頭,彷彿不懂內卷就顯得沒有文化,跟不上潮流。
其實,現在網上流行的“內卷”,與學術意義上的內卷並非一碼事。人類學家項飆解釋説,儘管兩種內卷都意在表明“沒有突破”,但內卷在學術上的意義,是為了解釋為什麼一個社會或組織既無突變式發展,也無漸進式的增長,只是在一個簡單層次上自我重複,而現在的內卷則多用於形容競爭的白熱化,表達了沒有選擇的絕望感。
儘管學術界有人為“內卷”被誤用而感到憂心忡忡,以至於我有一位人類學博士朋友,為了表達反諷情緒,給一張某明星把裙邊捲進去的造型圖配文稱:“看,內捲了。”但項飆主張在界定內卷含義的基礎上,分析當下作為流行詞的“內卷”所表達的社會焦慮。不管這個詞在大眾傳播的過程中發生了怎樣的流變,它所指向的問題確實存在。
前不久一篇題為《績點為王:中國頂尖高校年輕人的囚徒困境》的文章,就揭示了名校大學生所面臨的內卷。他們非但不像高中老師所宣揚的那樣,“上了大學就輕鬆了”,反而面臨更沉重的學業壓力,還要參加各種學生活動與社會實踐。但是,“績點為王”並不等同於追求實際能力的增長。“我專業的實際水平可能是倒數,但績點一定要排在前面。”一位受訪談的在校生如此表露心聲。
放眼社會,很多行業都遭遇着“內卷”之困:網約車司機收入因過度競爭而下降,內卷;銀行職員為完成任務指標求爺爺告奶奶,內卷;程序員只能通過“自願”延長工作時間來體現工作業績,還是內卷。有人説,為了讓孩子不在起跑線上落下,幼兒園都已經開始內捲了。
聯繫到最近大火的“打工人”概念,很容易讓人產生這樣的聯想:不“內卷”,你連一個“打工人”都當不了。
事實上,人們對“內卷”的討論,並不是要否定競爭,消解奮鬥的意義。當人們談論內卷時,談論的更多是缺乏實質發展和進步的競爭。用更容易理解的概念來説,便是“零和競爭”——總共只有一塊蛋糕,或者説所有人都想要吃到一塊特定的蛋糕,不管怎麼分都不會讓大家滿意。
比如説,一些高校為了控制教師“濫發”績點,規定獲得90分成績以上(即績點滿分4.0)的學生不能超過特定比例。89分與90分並不意味着能力差距,但對於追求績點的學生來説,可謂天壤之別。於是,才有某些學生為了“刷績點”不擇手段,甚至賣弄見不得光的“小聰明”的情況。
一個不“內卷”的社會,理應有着多元的自我實現可能。名校畢業生可以去表演脱口秀、説相聲,也可以去街道辦磨礪自我。賽道不同,競爭維度不同,人生自然更加開闊。這不是逃避競爭,而是為了尋找更適合自己的價值座標,從而減少趨同、重複的內耗。
同樣,組成社會的各類實體也應當對“內卷”有所警惕。一些曾經把“理想”掛在嘴邊的企業,隨着規模的擴大、人員的臃腫,逐漸失去了鋭意進取的精神,不得不把“加班文化”作為企業增加產值的手段。長此以往,企業恐怕無法保持創新,而只能成為高級版的流水線工廠。
走出“內卷”,還要創造出對各種不同社會價值的平等尊重氛圍。如此,才能有更多人跨出內卷化的競爭劃出的圈子,有勇氣追求獨特而豐滿的人生航道。話説回來,即便在那條眾之所趨的跑道上一時落後,只要看到了不一樣的風景,又有什麼好擔心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