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是北大高材生,卻主動加入他國,令我國損失了7000億,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眾所周知,國家的發展,離不開各領域人才做出的貢獻。正因國內高校對人才的培養,為祖國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我國的發展才能如此強盛興旺。除了國內的各大高校之外,也有很多人才走上了出國深造這條路,在學成歸來後,繼續為祖國建設效力。但是並非所有出國深造的人,都會在學成後回國報效祖國,就好比這個故事裏的主角——胡士泰。
胡士泰生於1963年的天津。自幼家庭貧苦的他,一直努力學習,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國內高考恢復後,聰明好學的胡士泰,成功考上了北大的歷史系,在北大學習期間,他的成績也一直數一數二。在校期間取得研究生學位後,北大曾邀請他任職歷史學的助理,但那個時候的胡士泰,一心想着的就是出國留學,最終他拒絕了北大去了澳大利亞。
留學澳大利亞期間,胡士泰沒有繼續修讀歷史系,而是選擇了陌生的“冶金系”。畢業後,入職了澳大利亞的哈默斯特鐵礦。但還沒工作多久,這家公司就被力拓收購了,胡士泰也就成了力拓的職工。在力拓集團工作時,胡士泰曾在中國拿下了一筆大訂單,職位也提到了提升。在澳工作了幾年之後,胡士泰主動加入了澳大利亞的國籍,繼續在力拓效力。
改革開放時期,國內對於鋼鐵的需求量與日增加,作為全球第三的礦業,各國的很多鋼廠,都渴望與力拓合作。憑藉華裔的身份,以及名校北大的出身,胡士泰經常與國內的很多鋼鐵企業高管打交道。通過請客吃飯、紅包賄賂,胡士泰與國內的很多小型企業,簽訂了長期的合同。並且在酒桌之上,胡士泰還經常從那些高管口中套取商業機密。
在2003年,我國曾與國外的三大礦山進行過一場談判。由於力拓集團提前瞭解了我國的情況,在談判中佔據了絕對的上風,最終我國在談判中失敗了。由於進口鐵礦石價格的攀升,直接導致我國損失了7000億。直到2009年,胡士泰等一眾力拓集團員工因竊取商務機密被逮捕歸案。作為曾經的中國人,胡士泰不僅沒有助力祖國的建設,還將我國的商業機密,告知他國,其行為令人心寒不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