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崛起,近現代史最大地緣政治災難,迷霧背後誰主沉浮
四分五裂的德意志從統一到崛起,進而引發一戰,不服輸又打二戰,無疑將整個世界政治格局打的七零八落。
在德國這鋼鐵猛獸的橫衝直撞之下,歐洲傳統強國英國法國一蹶不振,美國順勢而起,蘇聯趁亂重生,亞非拉獨立浪潮風起雲湧,世界進入了新時代。
血色五十年,如果歸根溯源就是德國造成的。
那麼這一強國崛起背後,最大災難源頭,從何説起,則離不開兩個人的名字。
一生用自己鐵血精神將四分五裂的德意志變鐵板一塊,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如有人問,俾斯麥最大的功績為何,當是統一德意志,並讓德國成就歐洲最強國的基礎。
可是這不過明面上的事情,那麼鮮為人知的是什麼?
當是俾斯麥讓新生的德國,在列國風雲中,發展壯大卻沒有陷入拿破崙一樣舉世皆敵境地。
一個和平安穩的外部環境,才是俾斯麥給予德國最大的饋贈和遺產。
當我們討論國家實力組成時,都會説國力,其實這是偏頗理解。
第一:硬實力,也就是經濟、科技、軍事。
第二:軟實力,也就是文化、教育、外貿。
第三:外交力,也就是對外關係盟友關係。
三者合一才是國家真實實力,而俾斯麥對德國最大貢獻應該是,在德國既有軟硬實力基礎上,將外交力發揮到極致。
俾斯麥任內,三皇同盟建立,仇人一樣的俄國和奧匈都成德國盟友,西班牙成半個盟友,奉行光榮孤立的英國也因德國善意與外交需要,通過《地中海同盟》條約成了德國友好國家。
即便是德國死敵的法國,雖然被德國想方設法孤立,但是關係也不差,原因則是德國用支持法國獲取殖民地的行動,緩和了德法關係。
偉大外交神蹟背後,才有德國穩健發展數十年,成就歐洲第一經濟大國的外部環境。
但是在穩定的外交關係,其實也有着不為人知的各種矛盾。
三皇同盟應是俾斯麥留給德國最大的政治遺產。
可這同盟依然矛盾叢生,只是在俾斯麥高明外交手腕下維穩而已,矛盾何在我們繼續看。
拿破崙戰爭時的俄國,經過冬將軍加持幾乎用一己之力,打敗拿破崙主力,獲得極大國際聲望。
遠離歐洲中心的地理位置還有腐朽落後的政治制度,讓俄國國內矛盾風起雲湧,工業化也因制度限制落後歐洲。隨國家實力衰弱,相對而出的不是務實低調的外交政策,相反還是更大胃口和更強勢的作風,這點倒是和現在俄羅斯很像。
左邊在中東波斯甚至中亞,俄國和英國衝突。
右邊在東亞俄國又和新興的日本衝突。
南方則因為黑海和地中海不斷和土耳其幹架。
西南方向俄國也不安分,奉行“大斯拉夫主義”以斯拉夫保護者自居,不斷插手巴爾幹,和奧匈帝國齷鹺不斷。
四方擴張的俄國,必然會為了政治利益和各國爭鬥不休,即便在俾斯麥高明的外交手腕下安分了一點,成了德國盟友。可是俄國真甘心如此嗎?
為削弱法國力量,德國在普法戰爭後,割讓法國重要工業產區阿爾薩斯和洛林,隨後又通過一系列外交手腕,讓法國在歐洲成了鐵孤兒。
可德國依然有憂慮,那就是害怕俄法同盟。
原因也很簡單。
俄國不希望一個過分強大的德國在俄國西部出現,因此才有1875年,德法爆發危機時,德國希望先發制人發動對法戰爭,卻因俄國強烈反對,進而行動夭折事件發生發生。
俄國的背盟,讓德國知道了俄國底線,那就是過分削弱法國不符合俄國核心利益。
其實並不是德國也不是法國,而是俄國。
俄國在中東、在波斯、黑海還有地中海所有的利益訴求,都侵犯了英國利益。
也因此,才有1878年柏林會議中,英國聯合德國還有奧匈一起,像俄國施壓,讓俄國放棄“俄土戰爭”大部分戰利品,讓俄國東進佔領黑海海峽的企圖化作泡影的結果出現。
基於以上三點,知道俄國野心、德國需求、英國訴求,的俾斯麥,才想出了超然的德國外交政策。
那就是做一個不算絕對中立的歐洲政治節拍器和調和者。
正是明白了德國的分量,俄國才和德國保持了貌合神離但又非常必要的同盟關係。
可是在超然的平衡者也是要被打被的,因為俾斯麥壽命有限,而德國不可能永遠只靠俾斯麥。
那就是威廉二世,然後,持續近半個多世紀的德國噩夢開了。
威廉二世確切的説,是跳級接班,他爹腓特烈三世是苦命人,做了一輩子皇太子,當皇帝三個月就見耶穌了。
見耶穌不要緊,但是將國家留給威廉二世絕對是悲劇性的。
威廉二世其人,如用一句話形容。
就是性格極度自大和極度自卑的結合體,一個幾乎人格分裂的人物。
極度自卑源自小時候意外造成的手臂殘疾還有童年陰影,在德國前身的普魯士,這個以武立國的國度,男人不能成合格戰士,是備受嘲笑的事。
而極度自大則源自個人出生,還有國家實力,以及自卑之後的自我保護心。
看上去的好大喜功,其實是通過炫耀來彌補自卑的虛榮心。
沒有一個正確而又成熟的心態,如果是普通人,當然沒問題,可如果是政治家甚至一國之主,那麼這國度將因他而進入災難就是必然。
威廉二世也不負所望,一上台剛剛組建自己班底,就迫不及待的與1890年3月,將德國的真實締造者75歲的俾斯麥弄下台。
俾斯麥的去職,無疑是給歐洲所有國家一個外交信號,德國的外交政策要重新定義了。
當時俄國和德國簽訂的《再保險條約》即將到期。
在東方和日本針鋒相對的俄國,為了沒有後顧之憂,強烈希望續約,延長《再保險條約》六年。
那時的威廉二世,卻因參謀總長瓦德西、樞密顧問霍斯坦所説的。
俄國法國政體不同,意識形態差別太大,不可能結盟,因為牽制法國示好俄國完全沒必要。
於是對俄國的示好並不在意,反而和英國打的火熱,想和英國結盟。
看見自己心腹都這樣説,威廉二世也覺得俾斯麥老糊塗了,堅定認為俄法不可能結盟。
於是對於和俄國續簽《再保險條約》,顯得朝三暮四,短短數天,面對俄國外交官是出爾反爾最後依然拒絕。
不死心的俄國最後建議恢復曾經的“三皇同盟”。他們以犧牲巴爾幹利益為條件,讓一個日耳曼王子任保加利亞國王,示好德國和奧匈,進而換取政治妥協。
俄國誠意不可謂不足,但這時的威廉二世又做了件錯事。
他居然在和俄國沒有徹底斷絕關係之前,就告知鐵板盟友奧匈帝國,德國已經和俄國沒有任何關係,以後要加強合作。
在俾斯麥外交架構中,奧匈是德國牽制俄國壓制俄國的重要一環,是德國外交上的籌碼而不是同生共死的夥伴。
德國全面拋棄德俄關係,投入到奧匈帝國的懷抱,那麼奧匈帝國的重要性將決定德國的生死。
你死我活的奧匈和俄國必有一戰,而失去了俄國的德國也必將成為俄國的敵人,進而成奧匈帝國的馬前卒。
這筆賬,俾斯麥算的是一清二楚,後續的歷史走向也和俾斯麥預言一模一樣。
奧匈帝國成了德國的生死盟友,最後大家一起死了。
當然這是後話,因為奧匈帝國的強烈反對,重建“三皇同盟”當然是胎死腹中。
德國就此失去了俄國的全部友誼,俄國進而成了歐洲同法國一樣的鐵孤兒。
當時歐洲主要大國,英和德眉來眼去關係還不錯,奧匈是德國鐵盟友,土耳其和英德關係良好。
於是他們將目光瞄上法國,法俄開始重啓外交關係,抱團取暖。
協約國三角的兩個國家出現了。
至於協約國鐵三角的另外一角英國為何會從何德國關係密切到勢同水火。
其實也和威廉二世的外交政策有關。
威廉二世前,奉行俾斯麥政策的德國,對外關係能如此穩定良好關鍵,就是不參殖民地爭奪。
奉行殖民地無用論,國力才是國家實力體現的俾斯麥,除了認識到殖民地弊端外,也對參與殖民地爭奪激化歐洲列強矛盾深有顧慮。
正因為致力於國內經濟發展的因,才有德國歐洲第一生產力大國科技大國的果。
因果之間,德國實力橫絕歐洲。
威廉二世上台,進而提出野心勃勃的“世界政策”改變了這一切。
在世界政策影響下,威廉二世的德國,一改不參與殖民地爭奪的平和作風,而是變得咄咄逼人起來。
第一:在全世界範圍內積極開戰經濟貿易競爭,為國內生產力找尋世界市場。
第二:為世界市場服務,在全世界不斷積極找尋殖民地,爭奪殖民地。
第三:為了維持經濟利益和殖民地利益,強大的海軍必須有。
當年俾斯麥極力避免的和世界霸主英國的正面衝突,在“世界政策”:指導下成了必然。
因為這三大舉措,件件都直擊英國的內心。
大英帝國生存的基礎是什麼?
本土狹小的英帝國,最大的本錢就是廣袤的殖民地,廣袤的世界市場,還有那橫絕天下的海軍力量。這三點才是英帝國稱霸的基石。
一個強大而又野心勃勃的德國,外交政策打擊的核心就是英帝國稱霸的基石。
曾經的英俄矛盾在德國的威脅下,突然不值一提。
英國內心的惶恐,不言而喻。因為德國的實力真不是俄國所能比!
19世紀末,德國工業發展已經超過英國,在國際貿易中的比重也節節上升,從1870年的10%左右上升到1913年的12.6%,世界貿易這塊僅次於英國居世界第二位。
英國和德國的貿易產品在全世界正面競爭。
英國數千萬平方公里的殖民地德國當然比不了,可是這也架不住德國野心大啊,從1884年到1914年一戰爆發前,德國愣是在被瓜分完的世界,搶佔了近300萬平方公里的殖民地。
而且德國的胃口和野心從不滿足,這胃口和野心,可以從德國首相皮洛的話中看出!
德意志民族欣賞蔚藍色天空的時代已經過去,我們也要求陽光下的地盤。”
那麼野心和胃口傷害的是誰?毋庸置疑是英法這兩個最大的殖民帝國。
19世紀80年中期德國進入非洲,通過搶佔殖民多哥、喀麥隆和西南非。
三塊殖民地,從東非到西南非洲!
為此,德國有一個野心勃勃的計劃,就是將這三塊殖民地連成一線,打造一個從印度洋到大西洋的赤道殖民帝國。
而當時的英國也有一個計劃,那就是建立從開羅到開普敦的殖民帝國。
一個從上到下,一個從東到西,中間區域怎麼辦?當然是開打啊。
德國不僅在殖民地上和英國衝突爭奪,甚至在英國殖民擴張中也背後搞事。
著名的布爾戰爭為何英國打的那麼艱難,就是德國在後面援助的原因。
當時的德國在德蘭斯瓦共和國投資額達到近五億馬克,還有修建鐵路的計劃,如果這個鐵路修建成功,那麼布爾人所統治的德蘭斯瓦共和國將成為德國勢力範圍,黃金將為德國所有,這絕對是英國不能接受的。
布爾戰爭結果,瞭解歷史的都知道,英國慘勝,而不為人知的則是德國趁火打劫,在英國苦勝後,以斷絕外交孤立英國相威脅,要求英國在太平洋上的殖民地薩摩亞羣島,無奈的英國答應了,最後仇也結下了。
這樣的爭奪,在後續德國爭奪中國膠州灣,爭奪土耳其時候依然存在,並且不斷升級。
威廉二世曾計劃在土耳其修建從君士坦丁堡直達波斯灣巴土拉的鐵路,這無疑是要英國的命啊。
當鐵路修建成之後,英國在中東還有波斯灣還有立足之地嗎?
殖民地爭奪與世界貿易爭奪,離不開的是什麼?
不是德國強大的陸軍,而是英國強大的海軍,為了和英國爭奪世界,德國海軍建設不遺餘力!
偏執狂一樣的威廉二世,信奉美國馬漢的《海權論》,在這本書的影響下德國開始了海軍擴建,進而引發了英德軍備競賽。
1898年3月,德國通過法案,要求在六年內建成主力艦7、重巡2、輕巡7,的海軍擴張方案,1900年又更進一步將建設目標定為主力艦34、重巡11、輕型34、驅逐艦100。
隨後計劃還沒完成,又與1906和1908年提出加強版方案,規定新艦必須是“無畏艦”,隨後又擴大造艦規模,縮短服役期,加快造艦頻率。
英國的惶恐由此可進,被追擊的英國無奈只能迎接挑戰,全力以赴進行海軍裝備建設。
並在1889年提出了著名的“兩強標準”。
英國海軍實力必須是身後兩個次強國海軍實力之和,為此英國也舉國動員。
甚至在軍備競賽中聲稱,德國下水一艘軍艦,英國就下水兩艘軍艦。
無休止的軍備競賽讓兩國吃不消,最後英國德國也進行了無數次談判。
結果都不理想!
英國終於放棄和德國和解的幻想。
一個野心勃勃的德國,爭奪的不光是世界市場,殖民地,還有英國的皇冠,世界霸主地位。
俄國和法國不是德國的敵人,德國的主要敵人是英國!
於是,協約國鐵三角就此建立,英國投入俄國和法國懷抱!
原本這三個國家,都曾經是俾斯麥外交政策玩弄於股掌之間的對手,最後都成了德國死敵。
然後就是奧匈帝國引發一戰,德國戰敗。
回顧歷史,其實這一切早就被偉大的俾斯麥預見,只是依然發生。
只能説歷史荒唐中必有其必然性吧。
德國也就此引發了五十多年的地緣政治災難,直接促成了今日的世界格局。
真不知該感謝德國,還是惋惜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