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爾沙戰役--使用蒙古戰術的俄羅斯軍慘敗於歐洲重騎兵之手

奧爾沙戰役--使用蒙古戰術的俄羅斯軍慘敗於歐洲重騎兵之手

格林瓦爾德戰役結束後的一個世紀內,步兵力量在歐洲戰場的重要性日益凸出,傳統的中世紀騎士的戰場地位受到了巨大沖擊。但這並不意味着騎士可以就此安然退出戰場,相反,在適宜騎兵作戰的東歐地區,以騎士為代表的重裝騎兵力量依然是戰場上不可或缺的核心。
十六世紀初的奧爾沙戰役便是傳統騎兵強國波蘭-立陶宛聯邦和崛起於東方的新興強國莫斯科公國的一次大規模戰鬥。在格林瓦爾德戰役中發揮出色的東歐重騎兵依然在此戰中扮演了一錘定音的角色,而指揮官對於麾下眾多輕騎兵和步兵力量的熟練運用,也堪稱重騎兵與輕騎兵混合使用的經典教科書。這也讓對面受到東方蒙古-突厥影響巨大的莫斯科公國軍隊,相形見拙。
奧爾沙戰役--使用蒙古戰術的俄羅斯軍慘敗於歐洲重騎兵之手

波蘭立陶宛聯邦旗幟
來勢洶洶的莫斯科人
奧爾沙戰役--使用蒙古戰術的俄羅斯軍慘敗於歐洲重騎兵之手

16世紀初的莫斯科大公國已經是一個東歐強國
自十五世紀開始,原本屈居於蒙古金帳汗國之下的莫斯科公國日益壯大起來。自從莫斯科人在1385年的庫沃科利戰役中第一次戰勝宗主國金帳汗國後,莫斯科人便一直小心謹慎的擴張自己的領土和勢力。最終,他們在傳統羅斯地區的東北部稱王稱霸,將諸如梁贊、諾夫哥羅德這樣的傳統羅斯強邦踩在腳下。
不滿於足繼續苦寒林地的莫斯科人隨後繼續將發展的目光投向了西南方向的富庶地區。立陶宛人控制的今日白俄羅斯地區和由波蘭人與克里米亞韃靼人控制的烏克蘭地區都是他們垂涎三尺的目標。其中又以白俄羅斯地區與他們的宗主立陶宛公國最為靠近,是擋在莫斯科人向西擴張的重要絆腳石。因而自十五世紀後期開始,雙方戰亂不斷,爭鬥不休。一直到十六世紀初期,莫斯科人前進的步伐都被阻擋在西部俄羅斯地區的主要城市--斯摩林斯克。
奧爾沙戰役--使用蒙古戰術的俄羅斯軍慘敗於歐洲重騎兵之手

盛極一時的波蘭立陶宛聯邦
此時的莫斯科軍隊受到西方軍事技術的影響,在很多方面已經有別於過去那支落後低效的軍隊。尤其是從波羅的海方向傳來的新式火器讓他們的精鋭步兵力量有了強大的攻城能力。無論是大口徑的攻城炮還是小口徑的單兵用火槍,都讓立陶宛人的堡壘城池日漸不支。而這些武器對莫斯科守軍來説,也大大增強了他們的防禦實力。
1514年,莫斯科軍隊就是以此為基礎,出動了300門火炮,在立陶宛援軍及時趕到前,攻克了一直想要拿下的斯摩林斯克。這樣的嚴重的挑釁也意味着大規模戰事的爆發,莫斯科人為此集結了大量部隊,繼續向西進攻。
在莫斯科將領伊萬的40000人大軍中,包括了大量來自俄羅斯各個城市的部隊。這些城市民兵與封建領地內的徵召部隊一起組成了莫斯科軍隊的步兵主力。但是他們中的大部分戰鬥不足,無法以成為戰爭中的決定性因素。
因而莫斯科軍隊的主力還是14200人的貴族騎兵力量與莫斯科大公本人的私人衞隊。這些俄羅斯東部地區的貴族騎兵們,大量使用東方化與接近伊斯蘭風格的鱗片甲、鎖子甲、尖頂頭盔、圓盾、護腿來保護自己。一些精鋭力量的戰馬身上也裝備了馬甲。
長期與東方和南部的蒙古-突厥人交戰,使得他們的騎兵作戰樣式也非常接近東方騎兵風格。大量的封建貴族騎兵--波耶,在長矛和砍刀之外,都給自己裝備了弓箭,使得他們與西方鄰居們的重騎兵差異巨大。莫斯科人還經常招募邊境上的韃靼弓騎兵為自己作戰,使得他們的部隊看上去更像一支突厥軍隊。
奧爾沙戰役--使用蒙古戰術的俄羅斯軍慘敗於歐洲重騎兵之手

16世紀初的莫斯科軍隊 騎兵非常蒙古化
波蘭立陶宛的混合大軍
奧爾沙戰役--使用蒙古戰術的俄羅斯軍慘敗於歐洲重騎兵之手

16世紀初的波蘭軍隊 包括了歐式的重裝騎士與火槍手以及韃靼輕騎兵
趕來阻擋莫斯科軍隊的立陶宛軍隊由立陶宛大公奧斯特羅格斯基率領的16000騎兵為核心。作為聯邦成員的波蘭王國也派來了14000名各類騎兵。由於他們獲得了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連一世的支持,從帝國下屬的波西米亞和西里西亞地區招募了2500僱傭步兵。加上波蘭人自己的3000步兵和僱傭的克里米亞韃靼人,總計35000人的大軍。
此時的立陶宛騎兵已經與格林瓦爾德時代的輕騎兵為主狀態,有了較大區別。同波蘭人的聯合不僅讓他們在宗教上詭異天主教,貴族重騎兵力量也得到了加強,並裝備上了諸如板甲一類的歐洲新式鎧甲。當然,立陶宛人也大量保留了輕裝騎兵,用於偵查、騷擾和支援重騎兵作戰。
他們的波蘭同僚一樣以裝備板甲的重裝騎士為主心骨,並仿照匈牙利風格的驃騎兵發展出了自己的驃騎兵部隊。這些騎兵的護甲輕便,馬匹不用馬甲,刀劍、長矛和盾牌都是典型的匈牙利風格。他們非常適合在平原地帶追殺傳統草原式的弓騎兵。
對於波蘭立陶宛這樣的騎兵大國而言,步兵一直不被看重。但炮兵與火器的崛起也讓步兵成為了戰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來自波西米亞和西里西亞的步兵就是使用火器進行防禦作戰的高手。而波蘭本國步兵也大量裝備了新式的火繩槍,在配備了盾牌和重甲的重步兵掩護下作戰,非常適合在戰場上掩護騎兵。
奧爾沙戰役--使用蒙古戰術的俄羅斯軍慘敗於歐洲重騎兵之手

波蘭軍隊中的 重裝騎士 重步兵 輕裝驃騎兵
蒙古式戰術的慘敗
奧爾沙戰役--使用蒙古戰術的俄羅斯軍慘敗於歐洲重騎兵之手

渡河攻擊的波蘭驃騎兵
奧爾沙戰役之初,莫斯科軍隊控制了第聶伯河上的兩座橋樑,並希望用堵住這些渡口的方式阻擋波蘭-立陶宛軍隊渡河。大量的莫斯科步兵就被佈置在沿河的工事裏,背靠大軍的營地,呈現靜態防禦姿勢。波蘭立陶宛聯軍一方面在河對岸與之對峙,另一方面悄悄建造了浮橋,並從更北面的防線外圍悄悄渡河。
莫斯科人一下子處於兩難地步,他們不清楚北面的渡河行動究竟是主力來襲還是故意分散他們注意力的詭計。而且他們的低素質步兵大都依託工事部署,大規模改變方向非常困難。等到聯軍大部分部隊過河後,追悔莫及的莫斯科人才出動他們的全部騎兵趕去迎戰。而聯軍已經利用這之間的間隙時間,已經完成了各部隊之間的部署。
16000立陶宛輕重騎兵處於聯軍陣線的最中央,兩側有來自波西米亞和西里西亞的步兵陣地掩護。波蘭人的大量驃騎兵分佈在戰線兩翼,靠河的一側由波蘭步兵掩護側翼,兩一側則由克里米亞的韃靼弓騎兵掩護。全軍最後是波蘭的重裝騎士們組成的預備隊。
此後,奧斯特羅格斯基大公用手中的各類兵種,包括重騎兵、輕騎兵和步兵一起,為莫斯科對手們好好的上演了一場多兵種聯合作戰的教學戰。
奧爾沙戰役--使用蒙古戰術的俄羅斯軍慘敗於歐洲重騎兵之手

正在衝鋒的波蘭驃騎兵
莫斯科人首先發起攻擊,希望將渡河後的波蘭立陶宛人趕回河對岸。他們按照偏向蒙古騎兵戰術的方式將部隊分為五個部分,中央的精鋭騎兵,兩翼的包抄兵力與後方的總預備隊。主將伊萬同另一名大將親王布爾加科夫一起,分佈帶領大量封建波耶騎兵從兩翼包抄聯軍。
這些俄羅斯版的蒙古式騎兵很快遭遇到了聯軍兩翼部隊的阻擊。部署在這些地方的波蘭驃騎兵擊退了俄羅斯騎兵的騷擾式攻擊,但並沒有盲目追擊,僅僅是死死守住渡口附近的陣地。不死心的伊萬繼續發動了第二次兩翼保持,右翼騎兵再次遭到了波蘭步兵的火槍與火炮反擊,並被驃騎兵們擊敗。左翼部隊則利用戰場空間迂迴成功,但依然沒有在同驃騎兵與韃靼人的騎兵戰中獲得優勢。
奧爾沙戰役--使用蒙古戰術的俄羅斯軍慘敗於歐洲重騎兵之手

驃騎兵與火槍手的組合在側翼擊退了大量莫斯科騎兵
在莫斯科人忙於兩翼包抄時,奧斯特羅格斯基發現對手的陣線已經自動分裂成好幾個部分,相互難以支援。於是大量的立陶宛輕騎兵從中路發起突擊,並在姍姍來遲的莫斯科步兵組織好防禦陣地前,成功殺入並分割了莫斯科軍隊。
但輕騎兵力量並不能成功擊潰那些相互據守的敵軍,如果繼續停留,會在對手的防禦火力下遭到重大傷亡。於是大公在關鍵時刻下令輕騎兵們後撤。結果,這次撤退引發了莫斯科人的注意,他們出動了最精鋭騎兵和預備隊,準備追着撤退的輕騎兵一起殺入聯軍中心部分。
奧爾沙戰役--使用蒙古戰術的俄羅斯軍慘敗於歐洲重騎兵之手

仍舊習慣使用弓箭的立陶宛輕騎兵
戰役至此進入了關鍵性時刻。以為自己即將反擊得手的莫斯科騎兵突然發覺自己衝入了聯合佈置的陷阱。已經部署好防禦陣地的波希米亞人和西里西亞人在炮兵陣地之後向他們射擊。在十六世紀的火炮與火槍射擊下,無論是中路還是側翼的莫斯科騎兵都遭到了重大傷亡。看準時機的立陶宛重騎兵這時候從中路發起了致命衝鋒,迂迴返身的輕騎兵也重新調頭殺回,兩翼的波蘭驃騎兵們也順勢反擊。莫斯科人敗局已定!
無可奈何的伊萬隻能吹響撤退的號角。他們的大軍被逐個擊破,分別陷入了聯軍的分隊之間。波蘭立陶宛人則一口氣向前推進了5公里,重裝騎士們一馬當先,又成功在營地內,擊潰了大量來不及反應的敵軍步兵,並抓獲了來不及逃跑的主將伊萬。
奧爾沙戰役--使用蒙古戰術的俄羅斯軍慘敗於歐洲重騎兵之手

聯軍重騎兵的致命反擊
重騎兵與輕騎兵的正確打開方式
奧爾沙戰役--使用蒙古戰術的俄羅斯軍慘敗於歐洲重騎兵之手

莫斯科人的蒙古式騎兵顯然並不出色
1514年的奧爾沙戰役,莫斯科人為自己錯誤的部署而付出了沉重代價。30000人被殺,8000人被俘,包括主帥在內的46位主要指揮官和1500名大小貴族。波蘭-立陶宛一方則損失輕微。斯摩林斯克也被立陶宛人短暫的收復。雖然後來莫斯科人僥倖再次獲得了這痤城市,卻需要向立陶宛長期賠款。
奧斯特羅格斯基在戰役中的指揮部署堪稱完美。不僅利用驃騎兵在兩翼擊敗敵軍的迂迴兵力,還在中路利用輕騎兵的佯裝撤退,將敵軍精鋭吸引到了己方槍炮的射程內。當然,最後一錘定音的依然是重裝騎兵力量。在這個步兵崛起,火器發展飛速的時代,這些舊時代軍事貴族的遺老遺少們依然在用自己的實力,捍衞自己岌岌可危的地位。
作為蒙古式戰術在歐洲地區最大的繼承者,莫斯科人的騎兵無論是在裝備、組織還是作戰部署上,都與昔日的宗主們有着相當程度的類似。他們的戰術與裝備也經常被今天的網絡愛好者們捧上騎兵王者的寶座,吹成冷兵器時代的制勝法寶。但大量的現實卻説明,傳統的重騎兵與輕騎兵的有效配合才是戰場制勝的關鍵。即便是當年的蒙古騎兵,都需要裝備良好的重騎兵在關鍵時刻發起有效攻擊。
奧爾沙戰役--使用蒙古戰術的俄羅斯軍慘敗於歐洲重騎兵之手

韃靼人作為蒙古征服者的直系後裔 混的慘淡
至於蒙古西征軍的直系後裔韃靼人,在東歐歷史上的一系列決定性大戰中,僅僅是處於邊緣位置的輔助力量。其地位與作用相比歐洲本土騎兵與步兵來説,都顯得微不足道而可有可無。(完)
圖片來源於網絡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813 字。

轉載請註明: 奧爾沙戰役--使用蒙古戰術的俄羅斯軍慘敗於歐洲重騎兵之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