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特薩莫—希爾克內斯戰役的背景
1944年6月9日,蘇軍集結重兵對卡累利阿地峽發起猛烈進攻,駐防在此地的芬蘭軍隊雖然經過了頑強抵抗,但是仍然擋不住蘇軍的優勢兵力,只能一步步後撤。在絕望之中,芬蘭請求德軍對其提供武器彈藥和航空兵的支援,雖然德軍答應了芬蘭的請求,但是芬蘭軍隊依然阻擋不住蘇軍的進攻。好在到了7月中旬,蘇聯停止了攻勢,轉而把所有兵力都投入到了與德軍的戰鬥中。而由於德軍在東線連吃敗仗,所以對芬蘭的援助開始逐步減少;芬蘭自知單憑自己無法抵禦蘇聯下一波的進攻,所以開始與蘇聯展開談判,準備退出戰爭。1944年9月4號,蘇芬兩國宣佈停戰,芬蘭退回1940年的國界,並把北部的佩特薩莫省割讓給蘇聯,同時與德國斷絕關係,並在9月15號以前要把德軍逐出芬蘭,或者解除德軍的武裝。
想讓德軍在如此短的時間內退出芬蘭,單從技術層面講是辦不到的,如下圖所示。芬蘭是個呈南北方向的長條形國家,旁邊的瑞典又是中立國,所以德軍不可能通過瑞典到達挪威;因此德軍想要退出芬蘭,只能先到達芬蘭的北部,再前往挪威,這在短時間內是辦不到的。另外一方面,希特勒也不想退出,畢竟在佩特薩莫省有德國需要的鎳礦,這是德軍裝甲部隊所需要的原料。不過不管怎麼説,芬蘭境內的德軍已經開始緩慢的向芬蘭北部集結,原先駐守在北部的德軍更是要守住這一地帶,以保證後續部隊的安全撤離,而種種跡象表明,蘇軍即將對德軍發起進攻。
佩特薩莫—希爾克內斯戰役中的野戰工事
從蘇德戰爭爆發後,德軍就佔領了佩特薩莫,並且在這裏經營了3年。他們用3年的時間在這一片構築了三條由防禦支撐點組成的防線,整個防線縱深達150公里,而且其中有很多是鋼筋混凝土製成的永備性工事,但是隻有第一條防線中駐紮着德軍。
這一片屬於狹窄的沿海平原,地面上覆蓋着凍土層和佈滿岩石的小山嶺,除此之外這裏還密佈着眾多的河流以及各種水窪和沼澤;再往內陸一些,都是一些貧瘠的土地和荒涼的山嶺,山上零散着一些灌木叢和樹林,山嶺與山嶺之間滿是峽谷和小河。地形非常複雜,唯有的幾條道路,路況也很差勁,不適合裝甲部隊的通行。看起來利於防守,但是德軍並沒有足夠的兵力完全守住這裏,所以只能採用防禦支撐點,這也因此為蘇軍提供了無數隱蔽的進攻路線。
德軍的防禦支撐點都是以營級單位為基礎構建的,每個營的防區以兩個加強連的支撐點為主要的防禦地帶,兩個加強連之間的缺口,則由1~2個的排級防禦支撐點防守。德軍在這裏的防禦支撐點都是由山地部隊防守的,而且每個防禦支撐點都建成了橢圓形的環形陣地,這些支撐點大多都建在小山上,以第2山地師為例,他們的防區就有十個連級的防禦支撐點建在小山頂部。每個連級的防禦支撐點之間相距2~4公里,由於地形複雜,所以中間地帶有很多可以供敵人通行的隱蔽小道。為了守住兩個防禦支撐點之間的中間地帶,德軍在這些地帶佈置了大量的障礙物、反步兵地雷,除此之間還部署了一些巡邏隊用於防守,由於德軍採用的是環形防禦支撐點所以也有一部分直射火力能夠覆蓋這裏。
德軍早已建好的防禦支撐點都構築的很完善,如下圖所示,很多工事都有用厚原木或者石頭水泥製成的頂棚,木材是從南邊的森林長距離運過來的,石頭則可以就地取材,這些厚實堅固的頂棚可以抵禦炮火。每個環形防禦支撐點都擁有360度的視野和射擊界面,裏面配備着輕重機槍、80毫米迫擊炮、37毫米戰防炮以及75毫米輕型步兵炮。所有的這些武器陣地、步兵陣地以及人員遮蔽部都用交通壕連接起來了,而且支撐點內部還儲備了充足的彈藥和食物,各支撐點內的防禦部隊滿編率也都在百分之九十左右。除此之外,環形防禦支撐點外面還佈設了一到兩圈的帶刺鐵絲網,鐵絲網中間還埋設了大量的反步兵地雷。可以説這些防禦支撐點都建立的很堅固。
當然缺點也是有的,因為很多防禦支撐點都建在山上,所以大多都建在岩石上面,這就導致德軍無法把電話線埋設在很深的地下,只能把電話線沿着交通壕鋪設,防禦支撐點內部的電話線還好説。各個防禦支撐點之間的電話線鋪設的就很麻煩了,畢竟是石頭你沒法挖,因此有很多電話線裸露在外面,在戰鬥的時候,這些電話線很容易被炮彈炸斷。對於離着近的支撐點還好點,就怕那些建立在位置比較偏遠地帶的防禦支撐點,一旦電話線被炸斷,那基本上就等於失去了聯繫,只能獨自作戰。而蘇軍在開戰之前,已經有了兩個月的準備,德軍幾乎所有的防禦支撐點的信息都被蘇軍掌握
在德軍發現蘇軍即將發起進攻的時候,又把所有的防禦支撐點進行了加固,並且又增建了一些防禦支撐點。雖然如此,但是蘇軍兵力是德軍的1.8倍,火炮數量是德軍的近3倍,戰機數量更是德軍的五六倍,而且還有裝甲部隊的支援,德軍則缺乏裝甲部隊。1944年10月7日,蘇軍以炮火開道,空中支援的方式對德軍防線展開了猛攻,一開始由於濃見度很低,降低了火炮的優勢,但是蘇軍很快就從德軍防禦支撐點中間的缺口滲透了進去十幾公里,這導致德軍很多的支撐點被孤立。
雖然如此,蘇軍仍然要對防禦支撐點本身發起進攻,但是由於德軍的頑強抵抗,蘇軍並沒有攻下任何一處支撐點陣地,反而損失挺大。由於德軍很多防禦支撐點被孤立,導致聯絡被切斷了,而且由於各個支撐點並沒有預備隊,如果繼續耗下去,這些被孤立的支撐點早晚被攻破。因此到了10月8日下午,前線的德軍都接到了撤退的命令,本來德軍是想堅守14天,結果第一道防線就堅守了兩天多。後撤的德軍又撤到第二、第三條防線上依次抵擋蘇軍的進攻。
蘇軍可以利用地形不斷地滲透進德軍防線內部,雖然德軍無法阻擋蘇軍的腳步,但是卻依靠完善的環形防禦支撐點遲滯了蘇軍的進攻,掩護了芬蘭境內德軍的撤離行動,這使得駐紮在芬蘭的大部分德軍都成功撤離,並維持了完整的戰鬥力。從蘇軍方面講,蘇軍擊敗了位於北極地帶的德軍,成功的把德軍從富含鎳礦的佩特薩莫趕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