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學者:一次中國行,徹底改變我身為韓國人對中國的優越自豪感
公元1世紀後,朝鮮半島一帶出現了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個國家,在三國時期,高句麗曾與曹魏聯盟過,曹魏攻下遼東後,高句麗就終止了和曹魏的合作,並且發兵襲擊遼東西部,公元244年,曹魏反擊,摧毀了丸都城。
不過曹魏以為摧毀丸都城,高句麗就滅亡了,於是便撤離了,但在70年後,高句麗重建了。到了6世紀,高句麗發展到了鼎盛,然而在551年,百濟和新羅聯合攻打高句麗,這場戰役打得十分辛苦,2年後新羅以幫百濟的名義出兵,反過來卻打百濟。
公元7世紀,新羅在朝鮮半島佔據統治地區,3個世紀後,高麗王朝取代了新羅,發展到1392年,元朝斡東千户所千户兼達魯花赤李子春的嫡長子李成桂廢黜了高麗末代國君王瑤,自立為帝,改國號為“朝鮮”。
至15世紀中葉,朝鮮王朝的國土基本定型。而在我國萬曆年間,日本向朝鮮王朝發起了猛烈的攻勢,明朝作為朝鮮宗主國,因此集結了4萬兵力,由將領宋應昌、李如松統領,前去援助朝鮮,日軍在平壤之戰打敗後便撤退了。
1597年,日軍席捲重來攻打朝鮮王朝,朝鮮嚮明朝求助,明朝因此第二次援助朝鮮,後來豐臣秀吉去世,日軍並全部從朝鮮半島撤退了,之後日本德川幕府逐漸崛起了。
甲午中日戰爭後,朝鮮王朝不再向中國稱臣,1897年,朝鮮王朝高宗李熙改國號為“大韓帝國”,後來逐漸淪為了日本的殖民地,二戰結束後,朝鮮半島獲得解放,1948年8月15日,大韓民國宣告成立,同年9月9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
韓國位於朝鮮半島的南部,總面積約為10萬平方公里,首都為首爾,20世紀60年代以來,韓國政府實行了“出口主導型”開放經濟戰略,經濟高速發展,稱“漢江奇蹟”,躋身於“亞洲四小龍”之一。
在每一個韓國人心中,都為“漢江奇蹟”感到自豪,當年韓國經過朝鮮戰爭,基礎建設幾乎全被摧毀,百萬計的韓國人掙扎在貧困和失業中。據瞭解,1961年,朴正熙發動5·16軍事政變時,韓國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是100美元/年。
然而不過40多年的時間,韓國已發展成了世界第11大經濟體,2006年時,韓國國民生產總值為10118億美元,並且造就了三星、LG等世界知名的跨國集團。
因為經濟高速發展,韓國人也頗為自負,很多人對他們的印象是,他們總喜歡説“XXX是韓國的”,也因此鬧了不少的笑話,韓國與我國自古也有許多聯繫,而我國有五千年的歷史,誕生過許多燦爛的文化,沒想到現今,韓國人卻能夠面不改色的説這些東西都是韓國的。
而中國是在1992年8月24日和韓國建交,建交以來,兩國政治關係進展順利,不過韓國人對於中國的認識卻往往停留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因此韓國人對我國的評價並不是很高,不過到了我國後,親眼見到了我國的巨大變化,也是發出由衷的感嘆。
金蘭都出生於1963年,畢業於首爾大學法學院和行政學院,是美國南部加利福尼亞大學博士,現今在首爾大學當教授,2007年,金蘭都憑作品《奢侈韓國》,獲得了鄭進基言論文華獎,此外金蘭都的作品《因為痛,所以叫青春》在韓國銷售突破了200萬冊,全亞洲銷售突破400萬冊。
韓國學者金蘭都曾來到過我國,見識過我國各地的發展後,感慨道:“一次中國行,徹底改變我身為韓國人對中國的優越自豪感,也讓我改變了以往對中國的偏見,當今的中國人眼中已經沒有韓國了。”
在此之前,韓國人認為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因此輕視我國,覺得在亞洲,韓國的競爭對手只有日本一個。雖然中國發展起步較晚,上世紀80年代,我國人們的生活條件還不容樂觀,但自上世紀末發展以來,我國也是高速發展,現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數十年來,我國在交通、科技等多個方面都創下了自己的成就,人們的生活條件早已不同往日,許多人因此走出了國門,去欣賞和了解外國的風光,增添了自己的見識,但我國人們清楚還需要繼續進步,努力奮鬥。
這個世界變化得太快,當滿足於現狀時,就很可能被其他國家超越過去,而當一個國家強大的時候,在國際上講話才會多了份底氣,有話是“弱國無外交”,我國深刻明白這個道理,而我國也是積極與其他國家展開合作,實現共贏。
中國曆來也是一個友好的國家,熱愛和平,針鋒相對不如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