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晚的時間,完成兩個月都無法完成的作業,你家孩子是這樣嗎?
開學前一天,有段話火了。
今晚,中國孩子會創造出一個奇蹟,他們將會用一晚的時間,完成兩個月都沒法完成的作業。衝刺吧……少年。
用一晚的時間,完成兩個月都沒法完成的作業,這正是許多孩子都在乾的事。
兒子的女同學,幾乎都是在放假後兩三天就將暑假作業完成了。兒子的男同學,基本都是在開學的前兩天才將暑假作業急趕出來,而這樣的事情在全國也是數不勝數。
作業遲早都是要做的,為什麼有的孩子就喜歡拖拖拉拉的,非得等到火燒眉毛,必須得上交了才願意去做呢?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孩子對自己必須要做的事情產生抗拒、拖延,多半是因為其內心動機不足,也就是他沒有做作業的願望,甚至可以説是不喜歡甚至厭煩做作業這件事。
1954年,馬斯洛提出了一個人類需要的層次模型,叫馬斯洛需求理論。
馬斯洛劃分出人類的兩種需要,即缺失需要和成長需要。“缺失需要”是低層次的需要,它包括生理、安全、歸屬與愛和尊重的需要,這些需要是個體身心健康發展最重要的需要,必須得到滿足。
而“成長需要”裏的未知與理解、審美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則是更高級別的需要,很多人終其一生也許都得不到自我實現需要的滿足。
相比於成長需要,缺失需要是人的最基本需求,只有在最基本的食物、生命安全和自尊得到滿足以後,人才會有對自身成長的需要。如果一個人連一日三餐都無以為繼時,他是不可能會有其它更高需求的。
在當今社會里,富裕的物質生活讓人的最低層次需要已經有了十足的保障,不用怕挨餓受凍,也不用再擔心自己的生命安全。現在的家長也有了更多的時間和孩子相處,陪伴孩子,以及關心孩子的學習。
孩子不願意做作業,喜歡拖延,説到底就是“缺失需要”沒有被滿足,孩子缺失了尊重、歸屬與愛的需要。
那些喜歡拖延,一晚上時間就能完成兩個月都無法完成作業的孩子,在他們的背後,往往都有着一個愛嘮叨、愛説教和愛催促的家長。
a、嘮叨使孩子煩躁
説到嘮叨,這大多是媽媽們的專利。為一件事不停地説道,讓孩子煩不勝煩。
b、説教使孩子“聽不見”
對孩子説教是90%的父母都在做的一件事,最常見的就是:
孩子,你一定要好好讀書,這樣你才會擁有選擇的權利;你不吃學習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學習是這個世界上最簡單的事情,只要努力,你就能有所收穫……。
如此種種説得多了,孩子也就不再當回事,,基本就是一隻耳朵進一隻耳朵出,完全聽不見父母説的話。
c、催促使孩子沒耐心
記得有段時間,我就很愛催促孩子,看他做什麼都特慢,催促刷牙洗臉,催促上牀睡覺,催促作業寫快點。一天到晚不知覺的就是各種催促,結果就是導致孩子越來越沒耐心,做什麼事都是慢吞吞的,還動不動就發火。
嘮叨、説教和催促就如懸在孩子頭頂的三個巨大“魔咒”,讓孩子痛苦不堪,更是絲毫感受不到父母的愛和尊重,以及家庭歸屬感。而這樣的孩子,他就不可能有強烈的動機去好好學習、主動寫作業,實現較高水平的成長。
第一點就是要戒掉三大“魔咒”。
不嘮叨、不説教和不催促孩子,以平和的心態對待孩子。給予孩子充足的愛與尊重,讓孩子能夠感受到並明確知道自己的價值,使其充滿自信。
第二點就是提高孩子的動機。
托爾斯泰説:
“每個人都要有生活目標,一輩子的目標,一段時期的目標,一個階段的目標,一年的目標,一個月的目標,一個星期的目標,一天的目標,一個小時的目標,一分鐘的目標”。
目標是一個人努力和成長的方向。要想提高孩子的動機首先就要設立一個目標,鼓勵孩子去設立自己的學習目標,因為目標和自主學習緊密相關。
有目標的孩子更容易有意識地學習,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怎麼做,制訂好學習計劃,並能夠記住和使用自己學到的知識。
其次,孩子的學習動機來源於父母的反饋。
比如,當孩子在面對一道數學難題時,通過自己的思考與驗算,很快就得出了正確的答案,這個時候相信很多家長們都會誇孩子聰明吧。
在這件做題的事情裏面,“誇讚”就是父母給予孩子的反饋。可是這個“誇讚”孩子聰明的反饋是錯誤的,正確的反饋應該是表揚孩子遇到問題愛思考,並努力解決問題的過程,這樣做可以讓孩子擁有更多自主學習的動機。
第三點,父母陪孩子多做與學習密切相關的活動。
父母陪孩子多做與學習密切相關的活動,換句話説就是教會孩子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當中。通過實踐,孩子學習到的知識得以覆盤和再次理解,從而收穫新知,以此提高孩子的學習成就感,增加孩子的學習動機。
一個孩子的學習動機是否強烈,往往決定着孩子對於學習的熱愛度和自主度。
有研究表明,成就動機越強,成就需要的層次越高,對孩子學習和成才的推動作用就越大。
對於在學習上喜歡拖延,沒有自主學習能力的孩子,使用以上方法激發他的學習動機,相信一定不會再出現“用一晚的時間,完成兩個月都無法完成的作業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