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拿着英國國籍,甘願為中國而死,窮盡一生為中國人正名

韓素音,這個名字放在現代,也是極好聽的。韓素音,中國上世紀70年代的人,一個愛國甚於愛自己,窮盡一生,致力於改變外國人對中國的看法的人。她的名字,她這一生,都充滿了傳奇的色彩。
她拿着英國國籍,甘願為中國而死,窮盡一生為中國人正名
韓素音的出生也很特別,父親是第一批庚款留學生中的一個,母親是比利時的貴族小姐,她作為一個漂亮的混血兒出生,但卻從小遭受歧視和嘲笑。
韓素音的母親並不是很喜歡中國,因此而導致她的父母在她的教育問題上屢有分歧。爸爸叫她筆墨紙硯寫詩詞歌賦,媽媽教她外語西式用餐禮儀,讓她每週去教堂做禮拜。
有一次,韓素音的母親看到她在寫字,突然跑過去沒收她的筆墨紙硯,生氣道:“不要再學什麼中文了,你以後是要跟我去歐洲的!”誰都沒想到,小小年紀的韓素音會堅定的大喊:“不!我要做中國人!”那時的她,還是個剛開始學寫字的小孩子。
她拿着英國國籍,甘願為中國而死,窮盡一生為中國人正名
在她12歲那年,因為看到了許多盲人,心疼那些盲人,於是她決定以後要當個醫生,救治那些痛苦的人。母親卻並不理解她的想法,覺得她在異想天開。他們都沒想到,當時12歲的韓素音喊着要當醫生,並不是年少無知的信口開河,而是真的以此為目標努力着。
1935年,韓素音得到機會,去往比利時留學,開始了她的大學生活。正時她在國外奮力學習,為成為一名好醫生而努力的時候,中國爆發了“七七事變”,韓素音聽到消息,心急如焚,前後在比利時做了128次抗戰演講。
第二年,她又放棄學業,回到了中國。在回國的路上,她遇到了她的第一任丈夫,國民黨軍官唐保黃。唐保黃風度翩翩,談吐不凡,很快俘獲了韓素音的芳心。回國後,兩人來到了抗日中心武漢,舉行了婚禮。
儘管唐保黃很愛她,可是兩人的婚後生活並不美滿。唐保黃是典型的大男子主義,甚至有點過頭,他不允許韓素音拋頭露面,不允許她社交,不允許她出去救死扶傷當護士。如果韓素音違抗的話,唐保黃甚至不惜拳打腳踢,企圖讓她乖乖聽話。
心裏苦悶沒有人能傾訴,韓素音將想法都傾注在筆下,創作了《目的在重慶》這部小説,書中講述了她的抗戰經歷和中國的情況,時逢日本轟炸珍珠港惹怒美國,韓素音這本痛斥日本的書,在美國一下子就賣脱銷了。
她拿着英國國籍,甘願為中國而死,窮盡一生為中國人正名
這一“大出風頭”的舉動徹底惹怒了唐保黃,唐保黃對韓素音拳打腳踢,將她軟禁起來,兩人夫妻關係越來越差。
終於,1944年,唐保黃帶韓素音去英國做外交官,韓素音趁機擺脱了唐保黃的控制,在英國獨立求學,第二年,中國內戰爆發,唐保黃回國,在戰爭中陣亡,這段婚姻也隨之落下帷幕。
1948年,新中國成立在即,遠在英國的韓素音激動不已,她説:“我必須回來,必須回來看着我深愛的土地,我要用我自己的眼睛,凝視這裏發生的一切。”
第二次婚姻,是韓素音在香港的一次宴會上,她認識了英國記者伊恩,兩人陷入熱戀,可當她知道伊恩已有妻室時,不願傷害到他無辜的家人,不肯與他來往。
伊恩卻説,願意為了她離婚,這幾乎讓韓素音動搖,只是不久之後朝鮮戰爭爆發,伊恩戰死,當時的通訊條件差,在伊恩死了之後,伊恩的二十一封戰地情書才陸陸續續寄到韓素音手裏,這讓她悲痛不已。
為了悼念這段愛情,她將自己與伊恩這段感情寫入小説《瑰寶》中,小説一經發表,立刻在西方引起大轟動,甚至1955年,這個愛情故事被搬上銀幕,拍成了當時著名的《生死戀》。
她拿着英國國籍,甘願為中國而死,窮盡一生為中國人正名
1964年後,她辭去醫生的工作,專心寫作,發誓要將中國的現狀寫入書裏,讓西方人都看到中國的現狀。因為當時西方把中國太妖魔化了,認為中國不行,烏煙瘴氣,發展不起來。
深愛祖國的韓素音發現,或許她可以用文字,在中外之間架起橋樑,讓外國人通過文字,更真實的瞭解到中國的現狀。
於是在她的筆下,《亞洲的風雷》,《2001年的中國》相繼問世,持續向世界輸出着中國的文化,將一個歷史悠久,文化底藴深厚的中國展示在世界面前。除此之外,韓素音還奔走於各種演講場地上,不斷向外國人介紹中國。
從上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韓素音為中外友好關係做了許多工作,她還擔任過總理和法國總統戴高樂的特使,為中法建交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93 字。

轉載請註明: 她拿着英國國籍,甘願為中國而死,窮盡一生為中國人正名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