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前發掘雷峯塔,從金盒子裏爬出一隻白色蜈蚣,真相如何呢
西湖岸邊的雷峯塔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在民間傳説裏,雷峯塔和白娘子、許仙的故事聯繫在一起。由於人為破壞、年久失修等原因,舊雷峯塔在1924年轟然倒塌。塔雖然倒了,卻因魯迅先生的大作《論雷峯塔的倒掉》而更有名氣。
清末民初的雷峯塔
新的雷峯塔是在倒塌將近百年之後才重修的。很早就有一些傳聞聲稱,當年發掘雷峯塔的時候,發現了大蛇。也有人説不是蛇,而是在一個金盒子裏面爬出了一條白色的蜈蚣。
更為離奇的是,據説一個考古專家曾用瓶子把白蜈蚣裝了起來,可是幾天後,在根本沒人動過的情況下,白蜈蚣卻憑空消失了。
配圖
這些傳言都和民間故事裏白娘子被壓在塔底下有關。據説蜈蚣是蛇的剋星,那條蜈蚣是法海和尚留下來看守白蛇的。那麼,當初發掘雷峯塔的時候到底有沒有發現金盒子裏的白蜈蚣呢?
瞭解真相之前,有必要先説説雷峯塔的來歷。
這座塔始建於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吳越王錢俶出資修建的,用來供奉佛螺髻發舍利,也就是佛祖腦頂骨的舍利子。據《全史宮詞》記載,“塔成之日,又刻華嚴諸經,圍繞八面……,於是,合十指爪,以讚歎之。塔曰‘黃妃’,雲:吳越國王錢俶拜手,謹書於經之尾。”
由此可見,這座塔原本以吳越王的一個妃子命名,叫“黃妃塔”。因塔在雷峯上,被後人改稱“雷峯塔”。《全史宮詞》還記載,這座塔“始以千尺十三層為率,爰以事力未充,故從七級梯”,也就是原本計劃要建十三層的,高千尺,因人力物力超出預算,最後減到七層。
即便如此,建造雷峯塔最初也花了600萬銅錢,佛塔頗具規模,金碧輝煌,與湖光山色相得益彰,形成了日後的西子湖美景之一“雷峯夕照”。
雷峯塔發掘的文物阿育王塔
在漫長的歲月裏,雷峯塔多次經歷劫難。北宋宣和年間,雷峯塔曾遭雷擊,塔頂受損;後來的方臘起義中,雷峯塔更是被焚燬,於南宋年間重修。其後數百年間,雷峯塔飽受戰亂和天災的破壞,頑強地矗立到民國時期。
魯迅對歷史很有研究,不會不知道雷峯塔的由來。他寫那篇文章只是借民間故事有所諷喻而已。
而《白蛇傳》的故事完整形成於明末,最早見載於馮夢龍的《警世通言》,嘉靖年間的小説《雷峯塔傳奇》也有類似情節,流傳了四五百年。
雷峯塔地宮發掘現場
為什麼白蛇的故事選中了雷峯塔,而不是別處的佛塔呢?據南宋時期的杭州方誌《慶元修創記》記載,當初宋室南渡,為了修城,有人看中了雷峯塔的磚。一些士兵還沒有開始拆塔磚的時候,一條大蟒蛇從塔中爬了出來,因此雷峯塔沒有被拆毀。這應該就是《白蛇傳》和雷峯塔發生關聯的原因。
雷峯塔倒掉之後,“雷峯夕照”的勝景不復存在,社會各界人士一直盼望重修這座古塔。到2002年,杭州重建的雷峯塔落成。在那之前,有關部門決定對雷峯塔遺址下的文物進行勘探和發掘。考古工作在2001年開始。讓考古隊感到興奮的是,塔底中心的位置,發現了一個不小的地宮。
由於遺址上的黃土堆積如山,為避免破壞文物,必須非常小心地清理,發掘工作進行了很久。事實證明,考古專家的判斷是正確的,雷峯塔的地宮裏發現了不少珍貴文物。有一批工藝精湛的金銀器、玉器等。比如造型獨特的黃金腰帶、精美絕倫的玉雕童子。此外還有數千枚銅錢。
專家清理阿育王塔
最珍貴的是兩件國寶級文物。第一件是供奉佛螺髻發舍利的銀質阿育王寶塔,第二件是個盤龍的釋迦牟尼説法像,黃銅鎏金製成。這兩件寶貝的精美程度同樣讓考古人員大為讚歎。一下子發現兩件國寶更是難得。可見當年吳越王建佛塔是下足了本錢的。
考古人員發現,阿育王塔中間的鏤空部分,有一個“金棺”。為了保護文物,工作人員不敢打開阿育王塔。傳聞裏的白色蜈蚣就是從這個金盒子裏爬出來的。問題是,那個金盒子根本就沒有取出來,沒人知道里面藏着什麼。
央視欄目《文明之旅》曾邀請當年帶領考古隊發掘地宮的專家,講述雷峯塔的故事。主持人問道,是否像傳聞中那樣,發掘地宮的過程中發現了蛇或者奇怪的東西?專家笑笑説,除了形形色色的文物,並沒有發現蛇或者其他什麼生物。
有關雷峯塔底下發現白蜈蚣的傳聞,當然是好事者編造的。
參考資料:央視《文明之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