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一直不明白,紂王之前也算是個英明神武的皇帝,文武雙全、勤勉政務,深得臣民愛戴尊重,不然他的江山也不會固若金湯難以撼動了——何至於一見妲己便神魂顛倒、如“老房子着火”般難以撲救了呢?
後來才明白,其實紂王也有難言的苦衷,這十幾年的婚姻生活實在是太枯燥乏味了,正所謂“缺什麼補什麼”。
1、妲己只是一個誘因
紂王骨子裏也是很浪漫的,而且具有完美主義和理想主義傾向,並且酷愛藝術。
卻因要在其位謀其政,而被“桎梏打造”成臣民和老婆們喜歡的樣子。每日循規蹈矩、按部就班,被迫將自己的婚姻和事業格式化。
他覺得這些年不是為自己活着,而是為天下萬民活着,為後宮的妻子和嬪妃們活着。他是稱職的帝王和稱職的夫君,也是一個稱職的父親,卻唯獨辜負了自己。身為帝王沒有個性沒有自我,這樣機械地活着,倒像個“責任的傀儡”了。
這樣的情況下,即便不是他做帝王,讓其他人代替,地球照樣轉,一年和一百年沒有什麼區別。
所以,他感到壓抑和憤怒,那是一種潛在的壓抑與憤怒,就像火山噴發前的岩漿在醖釀。而妲己的到來,恰如一枚引爆火山的炸彈,讓紂王集聚已久的憤懣與壓抑瞬間一發而不可收。
讓他如此怨恨壓抑的,除了朝中那幫喋喋不休、責任感爆棚的託孤老臣們,還有自己的結髮妻子姜皇后和兩位嬪妃——皇貴妃和楊妃。
那麼,姜皇后和兩位嬪妃何以會讓紂王如此壓抑,甚至於不堪重負,產生了逃避和放縱自我的念頭呢?
2、姜皇后竟是“這樣的女人”
姜皇后如其説是妻子,倒不如説是“母親”更恰當一些。姜皇后是一個有着停機之德的女子,斷然不會允許紂王因與自己和嬪妃們的兒女情長貽誤朝政。
偶爾,紂王想與姜皇后浪漫温存一下,搞個燭光晚餐,跳支情意綿綿的貼面舞,甚至來個不醉不歸,睡到自然醒——姜王后不但不會配合遷就,還會如同唐僧念緊箍咒,百般勸諫:“大王,切不可因臣妾耽誤上班,工作要緊。不然臣妾會被朝臣們唾罵狐媚惑主幹擾朝政、不配母儀天下。所以,大王萬事要以朝政為先。個人感情靠後站。”
恰恰是姜王后這種無可挑剔的賢德,才讓紂王恨得咬牙切齒,卻又無從發泄。只能暫時憋着。
因此,費仲與妲己合謀陷害姜王后時,紂王才會如此輕信。比起事實真相,他更希望姜王后這個標杆似的女人——真的做了“千夫所指、大逆不道”的事。
所以,在得知“王后謀反”後的紂王,反應是這樣的,原著原文如下:
費仲奏道:“刺客姓姜名環,乃東伯侯姜桓楚家將,奉中宮姜皇后懿旨,行刺陛下,意在侵奪天位,與姜桓楚而為天子……”
紂王聽奏,拍案大怒:“姜後乃朕元配,輒敢無禮,謀逆不道,還有什麼議貴議戚?況宮弊難除,禍潛內禁,肘腋難以提防。速着西宮黃貴妃,勘問回旨。”
紂王如果智商正常、能客觀理性地分析判斷的話,壓根不會相信費仲的言辭。他應該比任何人都瞭解妻子的人品。再者,單從利弊得失上論,姜王后也絕對不會犧牲自己的兒子和老公,去支持父親當皇帝。
但紂王卻偏偏信了,這隻能説,他內心裏更願意相信這是“真的”。他討厭完美到讓自己感到窒息的妻子。所以,一直想找個藉口休妻,是因為忌憚老丈人兵權太重,他不敢輕舉妄動。原文繼續:
內有上大夫楊任,對武成王道:“姜皇后貞靜淑德,慈祥仁愛,治內有法。據下官所論,其中定有委屈不明之説,宮內定有私通。列位殿下,眾位大夫,不可退朝,且聽西宮黃娘娘消息,方存定論。”
楊任再次肯定了姜王后的“賢德仁慈,治內有法。”也就是説,姜王后把後宮打理得井井有條,一片太平。嬪妃再多,也沒人敢穢亂宮闈不服管束。姜王后幾乎把後宮的女人們都打造成了“一個德行”——中規中矩,安分守己。她們只有面目不同,德行舉止卻毫無區別。在這樣的情況下,後宮佳麗三千還是佳麗五千,又有何區別?一點新鮮刺激的都沒有。
不但姜王后是這樣的女子,就連楊妃和黃貴妃,也都是這樣的女人。而且,姜王后德高望重,黃貴妃與楊妃敬重愛戴不已。哪怕姜王后被人構陷,她們也絕無落井下石、取而代之之心。
黃妃審完姜皇后回奏紂王道:“奉旨嚴問姜後,並無半點之私,實有貞潔賢能之德。後乃元配,侍君多年,蒙陛下恩寵,生殿下已正位東宮,陛下萬歲後,彼身為太后,有何不足?尚敢欺心,造此滅族之禍?……”
看了吧?黃貴妃即便是在這種情況下,也是在為姜王后極力開脱並辯解的,可見姜王后在她們心目中的微信有多高了。
所以説,紂王迷戀妲己、對原配妻子卻冷酷無情地迫害,妲己也只能承擔小部分責任,大部分責任還是在紂王自身上。因為他早就對髮妻和朝臣們的道德綁架心存怨恨,此次不過是借題發揮而已。
妲己不過是幫他恢復了自私貪婪的人性本能;幫他心安理得地擺脱了責任與束縛——他原本就要為自己活一次。説到底,妲己只是一個誘因、一把鑰匙,她只是恰巧打開了關押紂王心魔的牢籠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