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帝之首——黃帝

作為五帝之首的黃帝,太史令在《史記》中對黃帝及其歷史功績也只做四百餘字的記載,言簡意賅,可能因文字有限,部分功績存在不完善性,僅作部分參考。

歷史背景

正處於原始社會末期,社會生產力落後,人類依賴自然環境生存,為找到適宜的生存環境需要常常遷徙,這過程中形成大大小小的部落,再後來發展為多個部落聯盟。

人物簡介

五帝之首——黃帝

據《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黃帝是少典氏的後代,姓公孫,名軒轅。後因軒轅有土德祥瑞,故號黃帝。他剛出生表現很是神奇靈異,很小的時候可以説話了。年幼時思維敏捷,年少時純樸勤勉,成年以後能明辨是非。

黃帝共有25個兒子,其中獲得姓氏的有14人。皇帝住在軒轅山,娶西陵氏女子嫘祖為妻,為正妃,生了兩個兒子——玄囂、昌意,都曾是統治天下的人:玄囂,也就是青陽,在江水立國;昌意在若水立國,娶蜀山氏女子昌僕為妻,生的孩子叫高陽,是一個道德至高的人。黃帝去世後,葬於喬山。後來他的孫子,也就是昌意的兒子高陽繼承帝位,史稱“顓頊帝”。

卓越的軍事才能

軒轅時代,正處在神農氏衰落的時代,諸侯間相互征伐,殘害無辜百姓,神農氏無力平定戰亂。於是軒轅訓練士兵用武器來征討不來朝貢之人,諸侯紛紛俯首稱臣。當時蚩尤殘暴,誰也無法征服。屆時,形成炎帝、蚩尤、軒轅“三足鼎立”的局面。炎帝想要侵犯諸侯,諸侯都去歸順軒轅。整頓軍隊,訓練像熊羆,貔貅、?虎一樣兇猛的士兵,率領他們與炎帝在阪泉交戰,史稱“阪泉之戰”。三次交戰,軒轅軍隊獲勝。蚩尤作亂,黃帝徵調諸侯軍隊在涿鹿與蚩尤交戰,史稱“涿鹿之戰”,擒拿並殺死蚩尤。這是諸侯尊奉軒轅為天子,取代神農氏,這就是黃帝。自此天下有不順從者,黃帝便去征討,直到平定才離開。

五帝之首——黃帝

治國之道

早期戰亂,軒轅修養自身品德學識並推廣,安撫受難百姓,使他們安居,有後期古代帝王“德治”“仁政”的影子。

設官職,用雲命名,稱雲師。封禪官職,設立左右大監,各諸侯監理各國。委託左使倉頡造文字,任用風后、力牧、常先、大鴻等有才能之人來造福百姓。

發明創造

按時節栽種穀物、草木,馴化鳥獸昆蟲,養蠶繅絲,安撫百姓,使其安居樂業。

黃帝順應天地四時規律,推測陰陽氣候變化,論説生死的道理,分析存亡的原因。

建明堂,敬拜上帝,祭祀百神,為後期道教的興起奠定基礎。

命人占卜,司理天文之事,推算曆法,天干地支紀年法,奠定初步的天文學基礎。

制定度量衡,測量土地。

命人修樂譜、制器物(例如:木器、舟等)親自監督造鼎,制定衣服樣式。

用金制貨幣,立定五種幣制法。

五帝之首——黃帝

人物評價

從整頓軍隊平定戰亂成為諸侯之長,足以説明他是一位卓越的軍事家;從設官職,委諸侯管理政事,栽種五穀,使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説明他不僅是古代一位優秀的政治家,而且從他委託左使倉頡造字、命風后作兵法、命岐伯作《黃帝內經》、修樂譜、造器物等,説明他是一位偉大的發明家。

因三皇的時代太過久遠,沒有文字記載,關於他們也是更多的神話傳説,不具有歷史依據。所以,中國文化可以説是自他產生的。我們中國人有一個共同的認知: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他是開創中國文化的鼻祖。

五帝之首——黃帝

關於“人文始祖”,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注: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必刪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83 字。

轉載請註明: 五帝之首——黃帝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