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姜維當初不得已投降諸葛亮,為啥後面不反正?這個才是根本原因!

由 宗政從蓉 發佈於 經典

蜀漢建興6年,公元228年,乘着曹丕新喪,洛陽不穩,蜀漢實際的掌權人諸葛亮在給劉禪上了一份《出師表》以後,便整頓三軍,揮師北上,出漢中,入祁山,以圖恢復中原,興復漢室。

這次北伐對於蜀漢來説,沒有取得多少預想中的成果,對於曹魏來説,造成關中震動,洛陽驚恐,早就蟄伏的西線,此後被重視,對於東吳來説,減輕了來自北方的軍事壓力。
本來,或許可以一舉拿下關中的蜀漢失去了最可能成功的一次。此後的諸多北伐都沒有辦法對曹魏造成恐慌,就如同蜻蜓點水一般。
即使這樣,對蜀漢來説也不是一無所獲,因為這一次最少有三個收穫。
重新修復好了孫劉聯盟,是的呂蒙襲擊荊州之後破裂的關係暫時重歸於好 拔西縣千餘户入漢中,充實了益州人口。 然後獲得了此後蜀漢軍事重臣姜維,一直到蜀漢滅亡身死。

對於收降姜維,算是無心插柳柳成蔭。也可以説是不幸中的萬幸吧,參照此後蜀漢沒有重量級的軍事人才,抑或是算一種補償。很多人有疑問,覺得姜維既然是不得已投降諸葛亮的,為什麼後來死心塌地的效忠蜀漢,甚至多次和魏國為敵。
為什麼他不迴歸魏國,這個問題就要從姜維投降的原因,投降時候的背景來分析了。
姜維為什麼投降諸葛亮
就在建興6年,諸葛亮出祁山,曹魏隴右諸郡響應,不戰而降,而當時擔任天水郡從事,參本郡軍事的姜維跟隨當時太守馬遵外出巡視,結果漢軍保密工作做的不錯,一直兵臨城下,三郡望風而降,太守馬遵才聽到風聲,這位郡守迅速的做出決定:

建興六年,丞相諸葛亮軍向祁山,時天水太守適出案行。維及功曹梁緒、主簿尹賞、主記梁虔等從行。太守聞蜀軍垂至而諸縣響應,疑維等皆有異心,於是夜亡保上邽。維等覺太守去,追遲,至城門,城門已閉,不納。維等相率還冀,冀亦不入維。維等乃俱詣諸葛亮。
簡單的歸納一下就是,諸葛亮兵到祁山之後,在外視察工作的天水太守懷疑姜維有異心,於是丟下姜維等一干人,自己連夜跑回上邽。而姜維等一干人發現太守跑了,立馬追過去,但是跑進城裏面的太守緊閉城門,不讓他們入城,他們又跑到冀縣,一樣不要他們。於是,走投無路的他們只好主動投降諸葛亮。
這裏有重要的點:太守聞蜀軍垂至而諸縣響應,疑維等皆有異心,於是夜亡保上邽。
也就是説在諸葛亮大軍壓境的時候,這位太守首先懷疑姜維有異心,所以把他扔了。這個異心是什麼?諸葛亮給出了答案:“姜伯約忠勤時事,思慮精密,其人,涼州上士也。此人心存漢室而才兼於人,畢教軍事,當遣詣宮,覲見主上。“

心存漢室這四個字才是當時太守馬遵扔掉姜維的主要原因。正是姜維平時的言行或多或少的思念漢朝,才受到馬遵的忌諱。這從側面反映出一個重要的問題:
當時雖然曹丕篡漢已經好幾年,涼州部分人仍然心存漢室,對魏沒有多少好感,於是諸葛亮大軍一到,諸郡響應,馬遵懼怕的是姜維後面思漢的勢力,而不是姜維。
料想,只一個姜維,能夠掀起什麼風浪?顯然,他能夠掀起大風浪,是因為當時人心思漢的普遍現象存在。長達400年的漢家天下讓人們習慣漢家旗號,再加上儒家忠君的思想,使得人們不自然的認為天下就是漢家的,而諸葛亮打的正好是漢家旗號。
拋開人心思漢的普遍現象,姜維心存漢室讓馬遵忌諱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姜維可能的勢力可能很大。漢末魏晉之初,是世家大族的黃金時期,一個郡基本都有本郡的豪族,歪史認為可能姜家就是天水冀縣的一個豪族,放眼當時的天下可能算不上大家族,但是在天水絕對能夠攪起一團風浪。

姜維,字伯約,天水冀人也。少孤,與母居,好鄭氏學。仕郡上計掾,州闢為從事。 以父冏昔為郡功曹,值羌、戎叛亂,身衞郡將,沒於戰場,賜維官中郎,參本郡軍事。
這也是太守因為懷疑他有異心而不敢加害於他只是自己連夜逃跑了的原因。他父親姜冏本來是郡裏面的功曹,但是戰死之後,姜維後來以父蔭而成為從事。這個並不是普通的祖蔭,當時的他好鄭氏學,也就是鄭玄的經學。
鄭玄的經學在東漢後期是影響非常大的一個學派,算是天下顯學,姜維喜歡這個,表示姜家並不是純粹的武夫家庭,好學顯然有家族傳統。側證姜家最少在冀縣有着不錯的勢力,所以他能夠出仕,一靠才學,一靠家族。
對世家大族不敢輕易動手是漢末兩晉時期的普遍現象。馬遵也不敢招惹有一定勢力的姜家,而是聰明的把他仍在城外。杜絕了心存漢室之人串聯的可能。
還有一個可能,那就是,馬遵的借刀殺人,在他不滿姜維心存漢室,又忌諱姜家勢力龐大不敢妄動,正好趕上諸葛亮來犯,於是把姜維順便丟給諸葛亮,他幻想的是諸葛亮大軍抓到姜維這個叛變漢朝的人,不死也難逃牢獄之災,但是姜維等人主動投降諸葛亮。保全了自己。

在搞清楚姜維心存漢室之後,以及投降的背景。姜維為什麼死心塌地的忠於蜀漢,多次伐魏就一目瞭然了。
既然心存漢室,那麼曹魏就是亂臣賊子,屬於討伐的對象,並不是什麼母國。當時姜維投降之時,曹魏建立僅僅八年,他的父親死的時候還是漢臣,他生長之時依然是漢,這個才算是他的母國。
而他,當時諸葛亮大軍壓境,卻被曹魏的太守丟掉,關在城外,不出意外,身為曹魏軍事將領的他只要被諸葛亮抓住,這一些亂臣賊子能有什麼好下場?自然沒有好下場。也就是説,當時姜維想保護的地方曹魏,但是他的太守卻是想置他於死地的人。不管有意還是無意。
這樣的曹魏有什麼好懷念的?對比現在的蜀漢,自從投降之後,加官進爵,地位尊崇,身份顯赫,二十年間混成老大,從一雜號將軍到了大將軍,還有什麼不滿意的?無論是諸葛亮,還是劉禪,抑或是漢室,沒有對不住他的地方,換你,你還會跑回曾經的天水冀縣,背叛給自己舞台的人?於情於理,都能知道他會做什麼。
總結
歪史認為只要智商正常,任何人都能清楚的選擇何去何從,做什麼事情。何況智計過人的姜伯約!他對於曹魏,根本算不上背叛,或許他壓根沒有認同過曹丕篡位,或許他對馬遵的做法刻骨銘心,又對蜀漢的知遇之恩不曾忘懷,才讓他數十年如一日忠勤於王事,心心念唸的恢復漢室,不死不休。
本文歪史原創,參考《三國志》、《三國演義》。圖片若冒犯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