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儀麾下平定“安史之亂”的蓋世英雄, 一年後為何又起兵反唐
唐朝中葉,一場由唐朝節度使安祿山、史思明發動的“安史之亂”爆發,這場動亂從天寶十四年(755年)開始,到廣德元年(763年)史朝義自盡為止,持續了八年的戰爭成為大唐盛世的轉折點。
當戰亂平定後,飽經戰亂的人們往往都感謝平亂的主要兩位將領:郭子儀、李光弼。但是,還有一位功勞並不比他們二人差多少的功勳人物,他就是鐵勒人僕固懷恩。
而令人難以想象的是,這位平亂的蓋世英雄在平定安史之亂後不到一年,竟然又起兵反唐,這是怎麼回事呢?
首先來簡述一下僕固懷恩為何會被稱為蓋世英雄,當安祿山在范陽(今河北涿縣)起兵反唐,僕固懷恩就跟隨朔雲節度使郭子儀在雲中(今山西大同)大破安祿山叛軍,其中在馬邑(今山西朔州)一戰中,就斬殺叛軍7000多人。
接着,僕固懷恩又配合李光弼部在常山(今河北正定)、趙郡(今河北趙縣)等地苦戰,終於趕走了佔據河北、河東(今山西地區)的史思明叛軍。
756年,唐肅宗在靈武(今寧夏靈武)即位後,僕固懷恩馬上與郭子儀趕赴靈武勤王。途中遇到了安祿山及同羅部落叛軍的圍攻,僕固懷恩在郭子儀的指揮下率軍迎戰。
僕固懷恩的兒子僕固玢出戰失敗,被俘投降,後又隻身逃回唐營。僕固懷恩大義滅親,“叱而斬之”。唐軍將士看到主將連親生兒子都不寬恕,無不以一當百,與叛軍殊死拼殺,結果大破同羅部落叛軍,收繳器械、駝馬無數。
長安一戰,是唐軍與叛軍具有轉折性的一戰,安史叛軍看到唐軍前來,就埋伏精兵於陣側,準備等唐軍過後從後偷襲。僕固懷恩從密探口中得知叛軍實情,他率回紇騎兵蜂擁而上,把埋伏的叛軍全部消滅,唐軍乘勢與叛軍主力交戰,消滅叛軍六萬餘人,“賊遂大潰”。
從唐肅宗乾元元年至二年(758年-759年),僕固懷恩跟隨郭子儀把安祿山的兒子安慶緒包圍在相州(今河南安陽)。在5個多月的時間裏,他常為先鋒,“豎敵大陣,必經其戰,勇冠三軍”。後來李光弼代郭子儀為主帥後,僕固懷恩為副,仍舊衝鋒陷陣,多次獲勝。
唐代宗繼位後,仍以僕固懷恩為郭子儀的副手,為朔方行營節度。在決定叛軍必敗的洛陽一戰中,以僕固懷恩為首的唐軍拼死戰鬥,大敗叛軍主力史朝義所部,收復東京及河陽城。
緊接着,僕固懷恩乘勝追擊,下鄭州,降汴州,拔滑州,追逼史朝義於衞州(今河南汲縣)。叛軍睢陽節度使田承嗣等人率4萬兵馬來援,皆大敗,於是,相、衞、洛、邢、趙、深、恆、定、易等州相繼向唐軍投降。
僕固懷恩追叛軍到博縣,叛軍背水列陣,企圖最後決戰,卻被僕固懷恩率軍殺的積屍順流而下。
史朝義又從博縣逃到歸義縣,再北逃到范陽郡,窮途末路之下,他深感大勢已無法挽回,於是在林中自縊身亡。不久,叛軍殘部田承嗣部也向僕固懷恩投降。至此,“安史之亂”才真正宣告結束。
通過這些戰績,僕固懷恩絕對稱得上是平定“安史之亂”的蓋世英雄。然而,很多大英雄卻往往倒在了不起眼的小事中。
引發僕固懷恩又起兵反唐的原因很小,當“安史之亂”平定後,唐代宗為了避免回紇軍在內地繼續騷擾,下詔令身任單于鎮北大都護、朔方節度副大使僕固懷恩引回紇登裏可汗(也即是僕固懷恩的女婿)所部兵馬回其原屬地。
開始的時候還算一路順利,不料到了太原,太原尹、金城郡王辛雲京竟然閉城不開,也不出城招待。聯想到戰時也曾經沒有開城犒軍,僕固懷恩不禁大怒,他當即停止了護送登裏可汗出塞的行程,率部駐下,並上表彈劾,希望朝廷為自己出口惡氣,下詔斬了辛雲京後,自己再和登裏可汗出塞。
誰料,辛雲京來了個“惡人先告狀”,他和大太監駱奉先密約,説是僕固懷恩停止行程的原因是要與回紇登裏可汗造反。
唐代宗幾乎同時得到這兩個報告,權衡之後,似乎哪一方都得罪不起,於是寫了道手諭,企圖和解三人怨隙。這在辛雲京、駱奉先倒無所謂,可是對勞苦功高、有理卻又受了委屈的僕固懷恩就更加不平了。
為此,僕固懷恩又向唐代宗上了別具用意的請罪書,言辭懇切地向唐代宗訴苦,最後請唐代宗遣一專使至絳州來帶自己赴朝。
唐代宗讀罷請罪書後果真派了黃門侍郎裴遵慶帶手諭接見僕固懷恩,裴遵慶向僕固懷恩傳達了天子的推心至誠之意,讓他入朝面君,以解冤屈,消猜忌,僕固懷恩也爽快地答應了,如果成行,也就不會發生後來起兵的事了。
正當準備打點上路之際,僕固懷恩的副將範志誠對他説了一番話:“您現在是讒言交織,有功不賞之懼,奈何入不測之地呢?李光弼以憂死,來瑱以功誅,功不見容,兩個人就是先例啊!”
是啊,本來比他功勞更高、更忠心的郭子儀已經在他之前就遭到猜忌,加上“鳥盡弓藏”的深刻歷史教訓,僕固懷恩果真放棄了親自去長安面君的打算。他又準備派一個兒子入朝,範志誠又反對,擔心也會遭到不測。
這樣一來,僕固懷恩就失去了向唐代宗解釋的最後機會,而且也造成了“牾逆聖旨”的反叛事實。事已至此,僕固懷恩只好起兵反了,他派自己的兒子僕固瑒去攻打辛雲京。
唐代宗得知僕固懷恩起兵的消息,聽從刑部尚書顏真卿的建議,起用郭子儀前去勸降朔方將士。郭子儀遵命又前去對付昔日老部下僕固懷恩。
當郭子儀到河中後,僕固懷恩的部下聽説郭子儀來了,紛紛前來投降,一時間歸者數萬,僕固懷恩得知軍變的消息,帶了幾百親隨,一路逃到靈武后,才又召集散卒,並聯絡吐蕃、回紇等諸蕃兵馬20多萬入塞,攻陷豐州,不過後來又被老上司郭子儀擊退。
但僕固懷恩聯絡着吐蕃、回紇聯軍,兵勢還是很強大的,其四面出擊,直趨鳳翔,唐朝京師為之震駭。可就在這時,僕固懷恩擁軍至鳴沙(今寧夏中衞東)時突然暴病,幾天後就死了。
僕固懷恩一死,他手下的大將張韶自主代領全軍,別將徐璜玉不服,把他殺了,範志誠又把徐璜玉殺了,剩餘的漢軍陷入自相殘殺的境地。回紇和吐蕃也因為僕固懷恩的死而各懷鬼胎,之後郭子儀又單騎遊説回紇首領藥葛羅,回紇準備反擊吐蕃,吐蕃急忙撤兵,虛弱的唐朝又逃過一次大劫難。
唐代宗得知僕固懷恩暴斃後,不無惋惜地説:“懷恩不反,為左右所誤耳。”其實,僕固懷恩之反,即有其因功驕橫之意,也有回紇之不法,還有如範志誠的“左右所誤”,更有辛雲京、駱奉先等人的排擠和誣陷,種種緣由造成了這位蓋世英雄之反,僕固懷恩可嗟可嘆!
本文參考文獻:《隋唐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