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高考陸續出分,又是一年志願填報季。
近兩年,隨着高考改革在更多省份落地,高考志願填報更加複雜,學生緊張,家長焦慮。在這種背景下,各種打着AI、大數據等旗號的高考志願填報服務聞風而動,“高考志願規劃師”這一類職業也備受關注。
這樣的填報服務,根據形式和內容的不同,少則幾百元,多則幾萬元。高昂的填報費價值何在?又藏着哪些貓膩?
諮詢費動輒上萬
規劃師三天速成?
據教育部統計,2022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為1193萬,比去年增加115萬。近年來,各類填報高考志願的服務項目開始出現,一對一高考志願填報指導、高考志願規劃師也成為熱門。
媒體報道,在不少省份,請一個高考志願規劃師,2-3萬元是極為普遍的起步價,5萬元被認為是一個合理的價格,不少家長趨之若鶩。但通過調查,提供這類昂貴的規劃服務,並不需要太高門檻,甚至不需要門檻。
據中新經緯,某高考志願規劃師培訓機構一位銷售介紹,他們招生沒有任何學歷門檻,培訓課程可選線上或線下,線上學習時間為三週,費用3880元,線下面授僅需三天,費用為5880元。該銷售還強調,“學完之後不用考試就可以發證書,好幾種,都是國家認可的,具體要哪種可以自己選擇。”
對於線下面授的內容,該銷售表示,主要是教一些話術以及考生常見問題的回答,還有就是志願匹配軟件的使用。“課程結束後,會給每位學員送一份文檔和一個賬號。後面如何指導學生,就看個人發揮以及軟件用的熟練不熟練了。”該銷售説。
更有一些證件代辦機構聲稱正在辦理相關證書,根本無需接受培訓。某代辦機構辦理老師表示,他們現在辦理的最多是中國管理科學學會培訓中心頒發的“專業人才能力培訓證書”,課程名稱為“高級高考志願規劃師”,“只需要提交個人基本信息及定金就可以了,不需要上課不需要考試,20到25天拿證。”
據其介紹,辦理此種證書費用總共1500元,先交500元押金,證書下來後再補齊1000元尾款。張老師説,“我們全程代辦理,包括代考試,對學員要求不嚴,證書是國家認可的。”
不過,記者查詢《國家職業資格目錄》(2021版)發現,包括職業規劃師、高考志願規劃師等並不在目錄之列,與此相關的職業指導師,也已於2017年取消了職業資格。
而根據相關規定,目錄之外一律不得許可和認定職業資格。
這就意味着,上述“高級高考志願規劃師證”並不具有效力,而在很大程度上,是某些個人和機構賺錢的幌子。
大數據分析選專業靠譜嗎
除了高考志願規劃師以外,還有一些公司標榜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可以按照指定分數查找院校、名次,模擬高考志願填報,智能推薦報考院校。
據中央廣電總枱中國之聲此前調查,記者以山西應屆考生身份在某志願填報網站輸入預估考試成績之後,系統自動給出了全省估算排名,以及部分學校的錄取概率,但如果想查看更多,就需要購買價格為398元的志願填報卡。
該志願填報平台銷售人員介紹:“志願填報卡(可以)查一些大學專業的信息,都是非常全的,包括一些報考數據。再一個,如果你對你專業現在不確定,你也可以去做測評,比方會給你推薦一些相關的專業方向,還有高考出分這個階段,你也可以輸入你的選課成績,做模擬填報也可以。會給你推出‘穩保’的學校。”
這名銷售人員介紹,除了志願填報手冊中可以查詢的學校、專業錄取分數外,平台主打智能錄取概率分析,概率從1%到99%不等。“你要想查基本數據是可以查得到的,在學校官網也能查,但是你要是説想做模擬填報,給你穩保院校分析介紹,肯定是在我們的網站上才能查得到。”
某AI志願填報軟件給出的志願預測
不過記者注意到,所謂的概率其實是依照往年的錄取分數線給出,分為“衝、穩、保”三類,而不同AI志願填報軟件給出的概率也有差異,這讓一些考生更為迷惑。
對於人工智能填報,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此類軟件得出的數據和結果只可參考,不可迷信,“AI主要是一個信息工具,可能有一部分學生是需要AI的。這些信息還可以通過其他的渠道綜合來看,不要把AI當成決定自己報考專業報考志願的神器,只能把它當成一個參考的工具。”
教育部:謹防“高價志願填報指導”陷阱
6月23日,教育部網站發佈預警提到,謹防“高價志願填報指導”陷阱。
教育部鄭重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社會上有機構或個人向考生和家長開展的“高價”志願填報諮詢活動,存在政策解讀不精準、信息提供不準確、費用收取不規範甚至詐騙等問題。請考生綜合參考本地招生考試機構和所在中學、有關高校提供的諮詢服務信息,結合本人實際情況,自主合理填報,切勿輕信所謂的“高價”志願填報諮詢服務。
教育部在預警中也提到,有關部門從未發放過“高考志願規劃師”這類職業資格證書。個別機構一些所謂“志願規劃師”都是臨時招募的社會人員,按照總部提供的“台詞”給考生和家長輔導。家長購買這些機構的服務不僅花了冤枉錢,而且可能報錯志願。
某省實驗中學一位高中老師也表示,目前志願填報服務市場缺少規範,入行門檻極低。她承認考生填報志願需要一定的指導,但沒必要過分焦慮和相信“天價”指導,更不能依賴所謂的AI和大數據。“我們一直強調,考生是志願填報第一責任人,考生應明確自身興趣愛好、就業方向、素質能力等,不能把志願決定權盲目交到他人手裏。”
就高考志願填報服務行業的種種亂象,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在接受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採訪時則提出,國家應當出台相關法律法規,規範魚龍混雜的高考志願填報服務市場。目前這個行業存在一定的監管盲區和真空地帶。儘管市場會失靈,監管者不該失靈。在市場失靈的時候,監管部門應當挺身而出,用好、用夠、用足法律賦予的權限,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旗幟鮮明打擊和制裁侵害消費者權益的不法的高考志願填報服務。消費者協會也應做好相關消費警示工作,對於已經出現的糾紛,要做好民間調解工作。
編輯丨張雅婧 綜合中新經緯、九派財經、新京報貝殼財經、中央廣電總枱中國之聲等
圖片丨視覺中國、壹圖網、截圖、中央廣電總枱中國之聲、教育部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