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筆下的周伯通瘋瘋癲癲,為什麼武功卻那麼高?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發現,在金庸的武俠世界中,包含了太多哲理的東西的。金庸先生的書,不是網絡小説裏的口水文,需要品,需要細品。
金庸先生在《天龍八部》中,利用“蕭遠山和慕容博的恩怨糾葛”向讀者們闡述了“武功、道德與生命”三者之間的關聯。
蕭遠山為了報殺妻奪子之仇,潛入少林寺三十餘年。潛伏在少林寺期間,蕭遠山在藏經閣偷學“伏魔杖法”,雖然蕭遠山通過研習少林武學使自己的武功大進,但他卻因為強練少林神功而導致關元、太乙、梁門三處大穴終日疼痛,最後發展成危及生命的嚴重內傷。
為啥練武會練出內傷呢?
掃地神僧給出了答案。 “武功”,代表的是“殺戮”、“憤怒”和“爭勝”。 武功越高,殺戮、爭勝之心便越盛,而殺戮與爭勝的慾望會轉變為“業報”,“業報”往往是無法避開或化解的。
比如黃老邪,黃老邪為了爭奪《九陰真經》成為“天下第一”活活累死了自己深愛的妻子,最終抱憾終生。
歐陽鋒為了成為“天下第一”逆練《九陰真經》,最終走火入魔,瘋瘋癲癲。
一燈大師因為痴迷武學而冷落了自己最寵愛的妃子,導致妃子與周伯通苟合,害人害己。
裘千仞為了當“天下第一”殺人無數,導致自己心性成狂不能自抑,只能依靠佛法化解。
為什麼會這樣呢?難道習武也錯嗎?
其實在金庸先生的眼中,“武術”只不過是一種學術罷了,真正錯誤的不是“武術”,而是人。
掃地神僧説,只有慈悲之心越盛之人,方能練就世間上最頂級的武功。因為慈悲之人不會執迷於殺戮、不會執迷於爭勝,他們回利用武功去幫助弱者,所謂“武德”便是這個意思。
郭靖雖然呆呆傻傻、愚笨不堪,但他從無殺念,也沒有爭強好勝的心思,所以他能年紀輕輕便得到了足以媲美“五絕”的實力,最終成為“金庸宇宙”中的俠義代表。
洪七公心地善良、鋤強扶弱、菩薩心腸,從未得到過什麼報應,最後和歐陽鋒相擁一抱泯恩仇,他的一生光輝而燦爛。
周伯通天真頑皮,從無害人之心,更無爭勝之心,他學武功不是為了殺人,也不是為了爭什麼天下第一,而是為了“好玩”。
周伯通被黃老邪困在黑暗幽靜的山洞中十五載,無聊的時候周伯通就和自己的影子過招,久而久之竟然自創了一套絕世武學“空明拳法”,這套“空明拳”被洪七公稱之為“上成武學”,黃老邪也不敢小視。
僅僅一套“空明拳”根本滿足不了周伯通的“玩心”,困在山洞中的周伯通在百無聊賴之時又自創了一招堪稱“BUG”的“左右互搏”之術。
學會了這一招之後,兩隻手便可以同時釋放出兩種不同的技能,也就是説周伯通能在同一時間用左手打出空明拳、右手打出“九陰白骨爪”,攻擊力倍增有沒有?
周伯通在教郭靖背誦《九陰真經》的時候自己也學會了《九陰真經》,這就叫“無心插葱,葱成大葱”………
周伯通從來沒刻意的去練就什麼“絕世神功”,他幾乎是把自己“玩”成的武林高手。沒錯,當你懷着一顆爭勝之心、殺戮之心去追求某種東西時,你往往得不到它。而當你放下一切,無慾無求的時候,最寶貴的東西往往會自己送上門來。
周伯通的武功並不是學來的,而是上天(金庸)恩賜的,正如掃地僧所説的,德行越高的人,無慾無求的人,方能練就絕世神功。
我為什麼要從這麼“刁鑽”的角度,去解答問題呢?
因為金庸先生所寫的武俠小説中,“武功”從來都不是重點,重點的永遠是“人性”、“善心”。
王重陽—協助大宋抗金、掃地僧—化解兩世仇恨、達摩—普及佛法、獨孤—行俠仗義、逍遙子—道家先師。 這些武功絕頂的武林神話,哪一位不是從善如流、大慈大悲的大善人?
周伯通的武功來源於“善”,因為他習武是用來“玩”的,而不是用來殺人和爭奪的,所以他從來沒有因為習武而中下孽報,這就叫“仁者無敵”。
《九陰真經》心法中第一句是“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意思是説,我們人一生下來,就在行使着種種罪惡的行為,吃葷便會殺生、貪色便染淫邪、結仇便引殺戮,我們永遠在“損失”我們內心中善良,但卻不願意去彌補犯下的過錯。
所以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説告訴你我的道理並不是“比武爭勝”,像太極蕾蕾和一羣假的武學大師一樣去利用武術騙人、鬥毆,而告訴我們“厚德載物,仁者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