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努爾哈赤到了晚年,對八旗的勢力分佈做了如下的調整。首先,努爾哈赤將親統的兩黃旗授予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每人15牛錄,其餘的20個牛錄自己統帥做親軍。其次,努爾哈赤明確的指出,阿濟格統領鑲黃旗,多鐸統領正黃旗,自己死後將統帥的親軍全部交給多鐸。再次,努爾哈赤計劃着重新賜一旗給多爾袞;而就在努爾哈赤去世前不久,已經把鑲白旗旗主杜度調到鑲紅旗下,有很大的意向就是要安排多爾袞繼任鑲白旗旗主。
如果一切按照努爾哈赤的計劃發展,那麼在努爾哈赤死後,將會出現如下局面:多鐸統領正黃旗的35個牛錄,阿濟格統領鑲黃旗的15個牛錄,多爾袞統領鑲白旗的30個牛錄。其他五旗的旗主貝勒與統領牛錄數量不變。這樣一來,阿濟格、多爾袞、多鐸三兄弟,三個旗的總實力將達到80個牛錄,遠超任何一方的勢力,也將在後金的政局中掌握優勢性話語權與決策地位。
但是從這樣的分配結果來看,多鐸應該是最大的受益者,努爾哈赤的意向應該更加傾向於多鐸繼位,而不應該是多爾袞。而説努爾哈赤是準備讓多爾袞繼位則是因為另外一項安排。努爾哈赤臨終前也曾留下遺言給代善:>九王子(多爾袞)應立而年幼,汝可攝位,後傳於九王。努爾哈赤的意思就是讓代善帶領着兩紅旗也擁立多爾袞為汗,自己攝政,然後還政與多爾袞。另外還有一種説法是,努爾哈赤向代善交代,自己死後將大妃阿巴亥以及他與阿巴亥所生的三個兒子,即阿濟格、多爾袞、多鐸託付給代善。不管真正的説法是哪一種,代善都向努爾哈赤表示了同意。
如這也能夠按照努爾哈赤的安排實施的話,多爾袞繼承後金大汗,他與他的兩個親兄弟阿濟格、多鐸三人,將掌握正黃、鑲黃、鑲白三個旗共計80個牛錄,再加上代善家族掌管着的兩紅旗共計51個牛錄的強力輔佐,坐擁131個牛錄支持的多爾袞的大汗之位也會非常的穩固。但是最終,代善家族選擇背棄了多爾袞兄弟,進而率先支持皇太極,另外的兩大貝勒阿敏和莽古爾泰也推舉皇太極為後金大汗,並且“四大貝勒”又逼大妃阿巴亥自盡,年紀尚小的多爾袞兄弟根本無力同“四大貝勒”相對抗,最終輸掉了這場汗位爭奪站,皇太極繼任後金大汗。
事實上,即便是努爾哈赤再多活幾年,多爾袞也並不一定能夠繼承汗位。首先,努爾哈赤已經確定了由八旗旗主貝勒共同推舉的新汗繼位方式,是多爾袞無法繞開的。努爾哈赤曾先後冊立自己的弟弟舒爾哈齊、自己的長子褚英、次子代善為繼位人,但是均以失敗告終。最終心灰意泠的努爾哈赤選擇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不再冊立繼位人,而是就此確立了在前任統治者死後,由八旗旗主貝勒共同推舉新汗的方式來確定新的繼位者的制度。而這套制度與努爾哈赤欽定的繼位人名單及其世系也就成為了後來的“太祖遺詔”。多爾袞想要登上後金汗位,就無法繞過八旗旗主貝勒的推選,即便是自己的這面是兄弟齊心,極力支持自己,但是他不能保證其他五位貝勒也支持自己,特別是這個時候多爾袞兄弟,年齡尚小,心機、心智、謀略遠不及其他貝勒。
其次,沒有代善家族支持的多爾袞,並不具備絕對的實力優勢。實際上,多爾袞爭奪後金汗位失敗,就是因為代善家族的臨陣倒戈,不再支持自己反而去支持皇太極。而失去了代善家族的51牛錄,單憑三兄弟的80個牛錄,不足以面對“四大貝勒”的勢力,這樣還是無法保證多爾袞的順利繼位。特別是歷史證明,代善本人對於支持多爾袞並不排斥,但是因為當年“德因澤告發事件”,讓代善失去了繼位人身份,進而使得整個家族失去了承繼大統的資格,再加上多爾袞兄弟沒有戰功,讓代善的兩個兒子嶽託和薩哈廉非常牴觸,直接影響到了代善放棄對於多爾袞的支持。所以,即便是再過幾年,沒有代善家族支持的多爾袞也很難在奪位過程中有所作為。
再次,就是多爾袞將會面對另外一個強大競爭對手,自己的弟弟多鐸。實際上,努爾哈赤希望將皇位傳給阿巴亥的兒子已經是不爭的事實,當然,這個人肯定不會是阿濟格,這個時候的阿濟格由於常年和阿敏和莽古爾泰混在一起,已經完全是有勇無謀的赳赳武夫,努爾哈赤喜歡的還是多爾袞和多鐸。因而至於努爾哈赤希望將汗位傳給多爾袞還是多鐸,也是人們爭論的焦點。畢竟,從努爾哈赤生前的安排中,多鐸才是最大的受益者,並且,滿洲人以黃色為尊,多鐸統領的正黃旗本身級別較高,當時的鑲白旗位置是在右翼之末,與皇太極的正白旗是兩個排名倒數的旗,這種情況下,多鐸似乎更加受努爾哈赤的喜愛。隨着時間的推進,兄弟二人的成長,也很難推測努爾哈赤對於兄弟二人的態度,特別是努爾哈赤會不會選擇多鐸作為自己的接班人,以及兄弟二人之間的感情會不會發生變化,這些都將對局勢的發展產生非常重大的影響。
綜上所述,如果真的努爾哈赤多活幾年,多爾袞想要繼承後金的汗位也將是困難重重,特別是在努爾哈赤確立的由旗主貝勒推舉新汗的制度下,多爾袞以努爾哈赤遺留的勢力,確實很難與當時的“四大貝勒”相抗衡,況且還要考慮努爾哈赤在這期間會不會更加喜歡並且支持多鐸繼承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