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的大學裏, 除了科學、技術和專業知識是重點以外, 人文精神也是關鍵。人文教育是一個學校的靈魂, 人文教育是一種基本的教育理念, 日本的大學就很好的體現了這種理念。
重視人格養成。
日本的大學相比學科知識的教授更重視的是學生人格的養成, 而人格的核心就是道德, 內心養成及有良好的價值觀。人才的形成, 相比於專業知識, 更重要的是道德素質所體現的人格魅力。知識可以傳授, 但是個人道德素養只能通過自己修煉而提升。一個從大學畢業的人可以事業平庸, 但卻很少沒有道德品質的侏儒。在日本的大學, 如果教授發現你沒來上課, 會主動在校園網的郵箱裏提醒你, 並在你的學期末成績中扣分。如果發現你的論文或者作品造假, 甚至會影響到你的畢業。在日本, 不管你是多麼有知名度的教授, 都可以跟他較真, 就一個學術問題都可以與他爭論得面紅耳赤。
日本大學的教授素質一般比較高。日本大學的老師大多不會為了點蠅頭小利就勾心鬥角匿名信滿天飛, 在日本, 大學中德高望重的教授才會受到同事和學生的尊重。
學校可以像商場
在日本的大學, 現實主義的人文思想日益增加。尤其是私立大學, 這些大學裏老師經常積極的與政府及社會組織聯繫, 爭取一些現實的社會活動。就我曾留學的日本神户藝術工科大學來説, 經常參加一些社會活動, 讓學生幫助設計一些會場設置和商品包裝, 或者組織一些半商業的時裝發佈會, 將學生設計的作品在展示的同時, 也進行販賣, 讓學生在參與實踐的過程中嘗試到真實利益的感受, 學校可以搞得像商場。
許多的時候, 日本的大學, 在教育學生學習本專業以外, 非常重視學生業餘愛好的培養, 在學校裏課餘的文化社團特別多, 而且各種各樣的文化藝術節也比較頻繁, 所以有時候一些非本專業的無用之才也非常重要。
儲備多種的知識, 一種是專業學科知識, 一種是自己的興趣愛好方面的知識。前者是為了加強工作, 後者是為了豐富人生。因此, 在日本的校園裏面, 一般有兩類學生, 一類是學術研究方向的學生, 他們在一門領域裏面越走越深, 成為學術研究的學者專家;另一類是社會從業者, 日本的大學針對這類學生非常重視多種知識的培養, 希望培養出多學多能的雜家, 而不是單一的專家。
學生是學校的主人
日本的大學有一種輕鬆散漫的校園氛圍, 學生在學校裏非常自由, 可以説學生是學校的主人, 而不是老師。他們上課的時候, 可以不用死板的坐在桌子前, 在聽課途中如果遇到自己不能理解的問題, 不用舉手就可以直接跟老師討論, 連休息和吃飯的食堂都建設得跟咖啡屋一樣, 學生可以在這樣輕鬆愉悦的環境裏跟老師及學生輕鬆的討論。日本的大學向人展示的是一種“無用”、自在的追求。這種人文氛圍有些像詩歌一樣, 那些美妙動聽的氛圍增添了學生做夢的想象。
比如日本大學的面試, 更多的是看這個學生有沒有發展與學習的潛力, 這往往是面試成功的關鍵。他們更喜歡像白紙一樣有可塑性的學生, 學校希望看到這個學生在入校以後, 在學校的大環境感染下的質的變化和飛躍。日本的大學很重視敢想敢幹的學生, 尤其是那些有目標與理想的學生。因為日本的大學認為理想是民族發展的希望。
開跑車的學生也打工
概括的説, 日本大學提倡的是以人為本的科學人文思想。在日本的大學裏, 人文與科技很難分開。很多教授設計的老師同樣對物理學或者化學很有研究。他們的素質很高, 他們對人文的東西理解深刻, 但同樣對理工的知識也有所瞭解。這樣他們才能在美學的基礎上設計創造出更多有社會實用價值的作品。在一些設計學科裏, 會攙雜着學習一些物理的力學或者化學的實驗, 設立這些學科的目的, 是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 通過學習這些學科, 開闊自己的思考空間, 設計出更加美觀實用的作品。
在日本留學期間, 我經常看見一些開着跑車的學生, 在放學後照樣去咖啡店或者快餐店打工。我曾在咖啡店打工時認識一個日本女孩, 她在課餘時間也在這裏做服務生, 後來我還知道, 她其實是這家知名咖啡店社長的孫女。她之所以選擇在這裏打工, 一方面是為了掙取旅遊的費用, 另一方面也是鍛鍊自己吃苦耐勞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