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到柏林戰役,大家都能想到三個字“規模大”。確實,柏林戰役以二戰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城市攻堅戰而載入史冊,在這場戰役中,蘇軍兵力火力都超越德軍,但蘇軍強攻柏林仍然付出了傷亡30萬人的巨大代價。
二戰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攻城集團
1945年春季,蘇聯紅軍和美英法三國盟軍從東西兩線同時攻入德國本土,德國法西斯進入最後的滅亡倒計時。
東線蘇軍持續發起攻勢,連續殲滅德軍庫爾蘭集團軍、東普魯士集團。截止1945年4月中旬,蘇軍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先頭部隊已經抵達德國東部的奧德河,在屈斯特林地區奪取了若干登陸場,粉碎了德軍波拉美尼亞集團的反撲。烏克蘭第1方面軍抵達尼思河,逐步逼近德國和捷克斯洛伐克的邊境。包括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在內的蘇軍重兵集團對柏林形成合圍之勢。
上圖_ 攻入德國柏林的蘇軍
直至1945年4月,德軍的大部分兵力仍然在東線抵抗蘇軍。根據事後統計,截止柏林戰役打響的時候,德軍在東線集結了214個師的兵力(其中有34個坦克師,15個摩托化步兵師)對付蘇軍,而德軍在西線僅僅集結了60個師的兵力對付盟軍。
為了守住德國的最後老巢柏林,希特勒孤注一擲,在柏林集結了海因裏希上將指揮的維斯瓦集團軍羣、舍爾納元帥指揮的中央集團軍羣,這兩個集團軍羣的總兵力有48個師,火炮10000門,坦克1500輛,作戰飛機3000多架。如果加上防守柏林市區街道的民兵等後備國防力量,德軍防守柏林的總兵力有100萬人。
上圖_ 希特勒最後一次檢閲他的“軍隊”
柏林是歐洲的特大城市,德軍以百萬重兵防守柏林,足以見得其對柏林防禦的重視程度!為了攻克柏林,蘇軍集結了二戰期間規模最大的城市攻堅作戰兵團,蘇軍投入白俄羅斯第1、第2方面軍,烏克蘭第1方面軍這三個方面軍,共162個師進攻柏林,蘇軍總兵力超過250萬人,火炮42000門,坦克6250輛,飛機7500架,無論是兵力,還是火炮、坦克、飛機等重武器的數量,乃至蘇德兩軍的綜合火力對比,蘇軍都遠超德軍。不説別的,蘇軍在攻打柏林時有喀秋莎火箭炮參戰,而德軍防守柏林的部隊沒有多管火箭炮。
然而,即便蘇軍投入250萬大軍強攻柏林,但蘇軍仍然付出了極其慘烈的代價。根據事後統計,蘇軍進攻柏林的部隊有8萬多官兵壯烈犧牲,20多萬官兵英勇負傷,蘇軍整個傷亡超過30萬人,等於每8個蘇軍官兵中就有1個人倒在了進攻柏林的道路上。那麼,蘇軍強攻柏林付出巨大代價的背後到底有哪些深層原因?
上圖_ 在柏林街區戰鬥的蘇軍
蘇軍傷亡大的深層原因
第一,德軍構築了完整的,極其嚴密的縱深防禦體系。
德軍的防禦體系有兩個,一個是奧德河-尼斯河防禦體系,另一個是柏林防禦體系。奧德河-尼斯河防禦體系是德軍的外圍防禦體系,德軍在奧德河-尼斯河河畔構築了三道防禦陣地,縱深20到40公里。柏林防禦體系也分成三道防禦陣地,包括柏林的外層防禦體系,內層防禦體系和市區防禦體系。所有的陣地既能獨立而戰,又能相互支援。
在奧德河-尼斯河防禦體系中,德軍在屈斯特林登陸場、澤洛夫高地、科特布斯一線部署的工事是最為堅固的。
恰好,澤洛夫高地是蘇軍攻堅的重點地帶,德軍在澤洛夫高地部署了第56裝甲師下屬的第20擲彈兵師、明赫貝格師等精鋭部隊。在德軍第20擲彈兵師、明赫貝格師的身後,德軍近千門火炮為澤洛夫高地守軍提供強大的炮火支持。德軍還把88毫米高炮部署在澤洛夫高地上防守德軍。為了防止蘇軍坦克部隊快速通過澤洛夫高地,德軍將領海德里希還在高地後方部署了坦克部隊,只要蘇軍突破澤洛夫高地,海德里希就讓德軍坦克部隊堵住缺口,頂住蘇軍進攻。
上圖_ 柏林戰役時蘇軍將領視察前線
1945年4月16日凌晨,蘇軍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和其他配屬部隊集中2萬多門大炮和喀秋莎火箭炮,向德軍陣地猛烈開火。半個小時內,蘇軍就把60萬發炮彈砸到了德軍陣地上,蘇軍735架飛機向澤洛夫高地投下了3000噸烈性炸藥。炮擊結束後,崔可夫的近衞第8集團軍集中兵力強攻德軍陣地,近衞第8集團軍輕鬆突破德軍第一道陣地,但在第二道防線——澤洛夫高地遭到了德軍的拼死抗擊。
崔剋夫是防守斯大林格勒的英雄,昔日的英雄在柏林城下停滯不前,其上級,蘇軍名將朱可夫非常着急。為了儘快攻克澤洛夫高地,4月16日下午,朱可夫將近衞第1、第2坦克集團軍的130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投入實戰,此舉正中德軍下懷,德軍用88高炮、鐵拳火箭筒摧毀了蘇軍的大量坦克。德軍“庫爾馬特”擲彈兵師的坦克,裝甲車也在高地南線打退了蘇軍進攻。
上圖_ 格奧爾吉·康斯坦丁諾維奇·朱可夫(1896年12月1日-1974年6月18日),蘇聯著名軍事家
由於朱可夫在澤洛夫高地的攻勢遇到阻礙,斯大林於4月16日晚上打電話給朱可夫,要求朱可夫在4月17日必須拿下澤洛夫高地。但由於德軍抵抗非常頑強,蘇軍於4月17日,18日兩天進攻受挫,根據德國陸軍部長凱特爾的描述,德軍防守澤洛夫高地第56裝甲軍在3天內擊退了蘇軍的多次進攻,擊毀了蘇軍的數百輛坦克。
4月19日早上,朱可夫給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各級部隊下達最後命令:19日中午12點必須攻佔高地,否則指揮官被送入懲戒營。近衞第8集團軍加強攻勢,於中午12點左右突破澤洛夫高地。根據蘇聯資料統計,蘇軍進攻澤洛夫高地就付出了陣亡3萬人,損失坦克800輛的巨大代價。
一個小小的澤洛夫高地能讓蘇軍付出犧牲3萬人的巨大代價,能驚動最高統帥斯大林親自給朱可夫打電話下達緊急作戰命令,德軍在澤洛夫高地的防禦是相當成功的,澤洛夫高地戰鬥也成為朱可夫一生中最慘烈的戰爭回憶。澤洛夫高地攻堅戰這一縮影就能證明,德軍的尼斯河-奧德河防線確實固若金湯。
上圖_ 柏林戰役中的德軍
説完了尼斯河-奧德河防線的特點極其典型戰鬥——澤洛夫高地攻堅戰,我們再來看看德軍第二道防線——柏林防線的核心,市區防線。為了守住柏林,德國當局將柏林按照行政區域劃分為8個防禦區域,每個防禦區都部署重兵把守。德軍還設置了9個特別防禦區,負責守衞各級政府大樓,帝國辦公廳,蓋世太保總部等納粹黨政機關。德軍將沿街的樓房窗户進行加固,打上射擊孔,方便士兵依託樓房和蘇軍打巷戰。樓房、地下室、地鐵站、地下水道都成為德軍抵抗蘇軍的工事。
為了準備柏林長期的巷戰,德軍動員了至少20萬人的“國民突擊隊”民兵組織,很多德國民兵攜帶鐵拳火箭筒等反坦克兵器,躲在堅固工事裏獵殺蘇軍坦克。
根據蘇聯老兵回憶,德軍炮火不如蘇軍,其防守柏林的戰鬥也徹底失去制空權。但是,德軍單兵作戰素質很高,槍法很準。當蘇軍衝上來的時候,德軍就躲在工事裏開槍獵殺蘇軍。如果蘇軍在坦克、自行火炮的掩護下攻入德軍陣地,德軍就拼盡全力和蘇軍展開白刃戰。平均每兩到三個蘇軍士兵才能在白刃肉搏戰中打敗一個德軍士兵。為了提高攻堅戰的效率,蘇軍將各個部隊切割成由坦克兵、步兵、炮兵、工兵組成的若干戰鬥分隊,逐一攻克柏林街區的樓房街道。
上圖_ 柏林戰役 巷戰中的蘇軍步兵
第二、直至1945年4月,德軍抵抗蘇軍意志頑強,這裏面體現出德軍對蘇聯意識形態的仇恨。
蘇軍大兵壓境,柏林失守,德國戰敗只是時間問題,為何有數以十萬計的德軍官兵願意陪希特勒殉葬而死守柏林呢?其深層原因在於:對於德軍官兵而言,由於蘇聯和德國的意識形態是對立的,德國和英美在某些意識形態上是相同的,德軍寧可向意識形態有共同點的美英投降,也不願意向蘇聯投降。
根據德國戰犯赫斯的回憶,在德國即將戰敗的最後歲月裏,部分德國高官萌生了 “在東線必須抵抗,直至英美接管德國”等想法,包括英國政治家歐內斯特·貝文在內的個別英美官員和裏賓特洛甫、希姆萊等德國高官進行秘密會談,希望德國單獨向英美妥協。由於世界反法西斯陣營召開的《雅爾塔會議》《開羅會議》等國際會議,要求法西斯陣營不能接受開出條件妥協,必須無條件投降,所以當時的英美兩國首腦——杜魯門和丘吉爾否決了希姆萊的想法,要求德國政府必須無條件投降。
上圖_ 柏林戰役,蘇聯紅軍使用喀秋莎火箭炮
德國部分官員和英美單獨媾和的事情被英美兩國政府首腦“扼殺在搖籃裏”,但這件事情卻反映出當時德國部分官員的政治思維:一旦戰爭結束,失去共同敵人的美英和蘇聯也就成為新的對手。為了盡最大限度的保住第三帝國的戰時利益,部分德國官員就希望能和意識形態類似的英美等國單獨媾和,並和英美一起對抗蘇聯。
美蘇兩國領導人不允許自己的個別官員與德國官員單獨媾和,但這件事情卻反映出一個不爭的國際局勢導向:冷戰的萌芽在二戰的最後時間段就已經出來了。
上圖_ 將勝利紅旗插在柏林國會大廈頂上的蘇軍
德國部分官員的這種思維也影響了前線的德軍的兵力部署,在西線,德軍只有60多個師對抗美英盟軍,其抵抗程度不如東線戰場。在東線,德軍集中了214個師對抗蘇軍,即便在蘇德戰爭的收尾——柏林戰役中,德軍也拼死抵抗到底。堅守國會大廈的3000多德軍打到最後一個人,德國國民突擊隊的民兵高喊口號,和蘇軍坦克同歸於盡。總而言之,柏林戰役中德軍的拼死抵抗,確實體現出德軍和德國當局對蘇聯意識形態的強烈仇恨。
柏林戰役的硝煙已經飄散了整整70多年,但蘇軍為人類正義事業消滅法西斯的努力,我們不會忘記。
作者:軍事帥哥 校正/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
【1】《最後的反擊,陷入絕地的苦鬥?柏林戰役中的海德里希大將》 墨師者説
【2】《攻克柏林》 朱世巍 重慶出版社
【3】《畫説二戰之蘇德戰爭》 徐焰著 機械工業出版社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