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他在臨死之前,還不住安慰部下:“吾力戰而死,子文對國家對民族對長官再告無愧,汝等當努力殺敵,毋負我志。”
七七事變爆發之後,日軍步步緊逼之下,難以抵抗的宋哲元第二十九軍不得不撤退,以期在保定休整,他日再戰。撤退之前,宋哲元任命張自忠為冀察政務委員會代理委員長,主政平津,與日寇周旋,好掩護二十九軍主力撤退。
張自忠知道這不是一個好差事,弄不好是要落得一個罵名的,但是為了保護二十九軍能安全擺脱日軍的威脅,張自忠還是“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但是,他也許沒有想到,這個選擇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
當時張自忠正是帶病之身,費盡心力與第做“和平周旋”之下,還要忍受全國百姓的一片罵聲,更兼之媒體渲染,漢奸之名甚囂塵上。這是張自忠沒有想到的,他沒有想到這件事會在民間激起這麼大的反應。
而當張自忠離開北平之後,雖然蔣介石知道其中原委,卻仍然覺得這個滿身罵名的“漢奸將軍”不堪大用,於是把他閒置一邊。如果他是劉峙這種“長腿將軍”倒也好説,偏偏張自忠滿腔報國熱情,加之罵名在身,他也必須為自己洗刷冤屈!
多方努力之下,張自忠再次回到部隊,任第五十九軍代理軍長。而回到部隊的當天,張自忠就對部下説,他來,就是來帶着大家求死的,帶着大家看看一看我們究竟會死在哪裏。
張自忠已經抱了必死的決心,也許只有一死,才能讓他“漢奸將軍”的罵名被清洗乾淨。就像他在採訪中對記者説的那樣:“華北淪陷,我以負罪之身,轉戰各地,每戰必身先士卒,但求一死報國。西北軍出了一個韓復榘,我張自忠不是韓復榘!”
接下來張自忠面對的就是徐州會戰。日均為了打通津浦線,決心攻取徐州,遂以南北夾擊,三路分進的辦法直逼徐州門户台兒莊。其中日軍之板垣師團,沿臨沂方向進軍台兒莊,遭到臨沂守軍龐炳勳部的頑強抵抗。
但是板垣師團裝備精良,戰鬥力強悍,龐炳勳部漸漸不支。而李宗仁手上這時已經沒有了機動兵力,無奈之下,讓遠在淮北的張自忠第五十九軍馳援臨沂。
這在日軍看來是一個絕對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他們完全可以攻破臨沂之後以逸待勞。但是張自忠將軍率軍強行軍一晝夜竟然神奇地出現在板垣師團的側背,在五十九軍的猛烈攻擊之下,號稱“鋼軍”的板垣師團全線潰敗。
這一戰直接打破了日軍夾擊台兒莊的企圖,為台兒莊大捷淡定了堅實的基礎,也讓日本人徹底記住了這個中國軍人,張自忠。
1940年5月,日軍集結七個師團,在第十一軍司令官園部和一郎的指揮下發動了棗宜會戰。
日軍初期攻勢迅猛,在百餘輛坦克和七十餘架飛機的掩護之下迅速攻入棗陽。但是中國軍隊節節抵抗,狠狠抓住了日軍,並且內線轉外線,對日軍成功實施反包圍,給予日軍極大打擊。
日軍難以支撐之下向東南方向敗退。於是李宗仁急令時任第三十三集團軍司令的張自忠抽調有力部隊,阻擊潰退。於是張自忠命令副總司令馮治安留守,自己親率特務營和兩個團截擊日軍。
也許張自忠沒有想到,他馬上就會迎來自己的最後一戰,但是我想他早已做好了準備。
在與敵人多次激戰之後接到第五戰區關於“日軍大部已由襄陽沿漢水南下”,“ 即回截擊”的電令,於是他親自率領總部直屬部隊及一個旅, 經黃龍擋前往方家集截擊日軍。
狠打猛攻之下,日軍被撕成了兩段。但是隨即日軍就集結重兵對張自忠實施包圍。
面對人數眾多的日軍,張自忠率部頑強抵抗,親自率部以兩個團迎戰日軍數萬軍隊。隨後張自忠率部由方家集突圍至南瓜店。又遭日軍重兵合圍,部隊傷亡極為慘重,張自忠決心以死殉國。
5月16日黎明,日軍三面合圍,張自忠一直在前沿指揮戰鬥。在日軍的猛烈進攻之下,張自忠身被六彈,臨死之前還不住安慰部下:“吾力戰而死,子文對國家對民族對長官再告無愧,汝等當努力殺敵,毋負我志。”
日暮途遠,人間何世!將軍一去,大樹飄零;壯士不還,寒風蕭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