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強如漢高祖劉邦,為何也向匈奴低頭,採取屈辱的和親政策?

由 喜東付 發佈於 經典

和親肯定是委屈,但説不上是屈辱。和親也不是向匈奴低頭,只是當時實力對比之後的一種最好的選擇。況且,連年的戰爭,已經使老百姓產生了厭戰情緒。人民需要休養生息,發展生產。

這一切都是基於這樣一個現實:劉邦那個時候的漢,還不是強漢。

和親,劉邦也不想啊,打不過,怎麼辦呢?

因為漢初的兵力真的是很弱,經歷了楚漢之爭的大戰,不光民力凋敝,而且人口減少,能當兵的也隨着減少,想組織一個可用的軍隊並不是一個容易的事。要組織一隻強大的軍隊,就更難了。

所以劉邦才會説:“高祖命天下郡國選能引關厥張,材力武猛者以為輕車,騎士,材官,樓船。”為什麼是選而不是徵或者調呢?就是沒有那麼多人。

而同時期的匈奴,在漢初正好剛剛結束部落內部的分裂,組成一個強大的帝國。白登之圍,劉邦親率三十萬大軍,被匈奴四十萬大軍包圍,七日不得食,戰士連拉弓的力氣都沒有,要不是用了陳平的毒計,劉邦是不是能全身而退都是未知數。

這個經歷,讓劉邦有了一個新的認識:當時的匈奴,並不像項羽一般人那樣容易對付。

匈奴和漢心裏都清楚,所謂公主和親,未必就真的是把公主送去,而且匈奴對是不是公主根本不在乎,匈奴在乎的是陪嫁-----金銀,珠寶,牲畜,布帛等這些資料。

當時現實的情況是,漢朝的實力根本不可能消滅匈奴,你不和親,匈奴也會襲擾邊境,目的也不是佔你的地方,就是搶人,搶財物。

所以不如和親,一個是體面,另外一個是損失小,還有就是邊境的老百姓免受掠奪之苦,可以安定的發展生產。

比起和親來,劉邦死後,冒頓給呂后的信那才真是屈辱----冒頓説你反正丈夫也死了,我也沒有老婆,咱倆都不快樂,不如咱倆“願以所有,易其所無。”

這個時候樊噲跳出來,説給我十萬大軍,我把匈奴滅了。中郎將季布説:“樊噲説這番話,應該被砍頭。”他給出的理由很簡單,當初白登之圍,漢兵三十二萬,樊噲是上將軍,不能解圍,現在跳出來吹牛逼説十萬就能滅了匈奴,是妄言。

結果呂后覺得季布説得對,於是給冒頓寫了封回信,“深自謙遜以謝之。”結果冒頓還算是一條好漢,贈書呂后謝罪,説“未嘗聞中國禮義,陛下幸而赦之。”

所以你看,就算真是面對屈辱,也要考慮實力,也不是説打回去就一定高明。

不光劉邦的漢初,就算是到了文景之治的時期,雖然仍然執行和親政策,並且每次都送很多陪嫁,可是依然不能防止匈奴屢屢侵擾漢的邊境。

一句話,認真讀讀歷史,就知道漢初,不是如你想的那樣是強漢,所以和親就是現實的選擇,也使休養生息的政策能夠實行。生產慢慢恢復,國力慢慢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