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世南(公元558年-公元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是越州餘姚(今慈溪市觀海衞鎮鳴鶴場)人,下面就表述一下他傳奇的一生。
一。獲得皇上好評語的原因
唐太宗李世民對虞世南的評語是:有超世之才,身兼五絕:即1.忠讜(忠誠正直)2.友悌(能與兄弟相友愛)3.博文(通曉古代文獻)4.詞藻(詩賦)5.書翰(作書)。那麼,虞世南到底具有什麼才能,又為唐朝與李世民建立了何種功勳呢?
首先,因為虞世南出生在一個當時很有名望的家庭,他的祖父、父親分別當過梁朝、陳朝的官員。他本人生性沉靜寡慾,但學習意志非常堅定,年少時與兄長虞世基一起在著名文學家的門下讀書十多年,他勤奮努力善於思考,有時甚至十幾天不洗臉不梳頭;他還曾拜王羲之的七世孫智永和尚為師,從而深得王羲之書法真傳,並因此很有名氣。
由於從小博覽羣書、並練就了良好的學習方法,讓虞世南擁有博聞強記的超世之才。有一次唐太宗詔令虞世南寫《列女傳》(是一部介紹中國古代婦女行為的書,分七卷,共記敍了105名婦女的故事)用來裝屏風,因為當時沒有底本,虞世南就默記刻寫它,結果竟然沒有錯一個字。
還有一次唐太宗出行時,有一個官員請示要將書籍、公文的副本等都裝到車上帶着。太宗説道:“有虞世南在,就是此行的秘書。”這充分説明皇上對他的記憶能力是多麼自信。
下面再來説説為何皇上稱虞世南身兼五絕:
忠讜(忠誠正直):唐太宗器重虞世南的博識,常常在處理軍政大事的間隙,召世南在一起談經論史。虞世南雖然容貌生得怯懦,看起來弱不禁?風的樣子,但他性情剛烈,對皇上的當政得失,往往直言敢諫。李世民稱讚道:羣臣如都像世南這樣,天下還愁有什麼不能治理。
如:貞觀九年(公元635年),太上皇李淵駕崩,虞世南一再勸阻太宗築陵墓厚葬,終使太宗有所收斂;他還嚴正勸阻太宗不要樂於遊獵而疏於政事。這些都對當時的“貞觀之治”起着積極的作用。
2.友悌(能與兄弟相友愛):還在隋煬帝被殺的江都之變時,虞世南之兄虞世基受牽連也將被殺,虞世南抱持着哥哥痛號悲泣,請求讓自己替兄受死,宇文化及不同意,虞世南因此悲哀無比,形容憔悴,當時人們都稱讚他的友悌之行。與之相反的,當時許敬宗的父親許善心也被宇文化及殺害,而許敬宗卻手舞足蹈地去求生。這與虞世南相比真是相形見絀啊!
3.博文(通曉古代文獻):虞世南強調要學習經史,認為自古聖賢。“勸乎學而立其名”,若不學,則“沒世而無聞”。他崇尚孔子“節用而愛人”的思想主張薄葬。他認為聖人深思遠慮,安於薄葬,是為長久之計。虞世南作為一代儒臣,他對當時擴大儒學的影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4.詞藻(詩賦):虞世南確實多才多藝,他作有詩文集10卷流行於世。原有詩文集30卷,由褚亮作序,但已散失不全。《全唐詩》編其詩1卷,《全唐文》收錄有其詩文及奏疏。民國張壽鏞輯成 《虞秘監集》4卷,收入 《四明叢書》。
5.書翰(作書):虞世南在任職秘書監時,充分利用國家藏書,主編了《北堂書鈔》160卷,全書分19部,下分852類,19部內容極為廣泛,包括帝王、後紀、禮儀、衣冠、儀飾、服飾等部,其中彙集了大量的儒學資料,起着傳授知識,臨文備查的作用,為唐代四大類書之一。他還奉敕參撰《羣書治要》50卷、著有《兔園集》10卷。
另外,虞世南的書法功底也非常深厚,他繼承了二王(王羲之、王獻之)的傳統,外柔內剛,筆致圓融沖和而有遒麗之氣。他與歐陽詢、褚遂良、薛稷並稱唐初的四大書法家。
綜上所述,虞世南的才華及對唐朝特別是李世民作出的貢獻,與皇上對他極高的評語是非常相稱的,不僅如此,唐太宗還給予了虞世南眾多的榮譽,以表示對他的讚許與肯定。
二。獲得眾多榮譽
貞觀十二年(公元638年)五月二十五日,虞世南在長安逝世,享年八十一歲。太宗聞訊後為他痛哭悲傷,下詔賜東園秘器,陪葬昭陵,贈禮部尚書,諡號文懿。在虞世南榮耀的一生中,唐太宗給了他許多應得的榮譽,請看如下羅列:
虞世南除與歐陽詢、褚遂良、薛稷合稱“初唐四大家”、因代表作《北堂書鈔》被譽為“唐代四大類書之一”之外。
在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李世民被封為天策上將,並建立文學館時,虞世南被授為弘文館學士,與房玄齡共掌詔告文翰,成為“唐十八學士”之一;
在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二月二十八日,唐太宗命閻立本畫二十四功臣圖於凌煙閣,皆真人大小,虞世南名列其中,位於第二十名。而且在“唐十八學士”中後來能進入“唐朝二十四功臣”的只有杜如晦、房玄齡與虞世南三人,所以説,虞世南是唐太宗執政時除長孫無忌、杜如晦與房玄齡外,最倚重、最信任的人。
不僅如此,唐朝的後來皇帝們也追認虞世南不少榮譽。如大曆十四年(公元779年)六月一日,唐代宗評定前代功臣,虞世南等十一人被定為第二等;建中元年(公元780年),虞世南等三十四人被唐德宗定為功臣列為上等。
總之,我國唐初政治家、書法家與文學家虞世南,不僅具有超世之才,且身兼五絕,最終因李世民肯定,還將當時眾多榮譽集於一身。他的敬業精神與個人品德值得我們學習與讚揚。
本文由“老wu侃國學今用”原創,歡迎關注,共同學習,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