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觀特約評論員 鬱風
對考生有了更全面、更長遠的素質要求
6月7日上午,對千萬學子至關重要的高考正式拉開了帷幕,而最受矚目的高考作文題也陸續公佈。
相較於其他科目,高考作文的公眾關注度向來是最高的。這也是因為語文是普適學科,即便離開學校,日常工作交流都離不開語文。比起大多數人都做不出來的數學壓軸題,語文作文題還能讓人們再思索探討一番。
應該説,高考作文歷年都離不開兩個大主題:時代熱點和人生哲理。去年的全國新高考一卷就以疫情為背景討論“疫情中的距離與聯繫”,而今年的時代主旋律是建黨百年,因此諸多地區的高考作文題都與此相關。
比如全國甲卷給出的材料就是“建黨百年”過程中湧現的傑出作品和人物,主題是“可為與有為”;而天津卷的主題是“紀念日與初心”。在漫長的人生中會有很多紀念日,但對閲歷有限的高考生而言,這種“紀念日”更多的需要去書寫歷史的那些重要節點:如“七一”“五四”等。
這樣的題目需要考生緊跟時代旋律,釐清歷史脈絡,除了考察本身的文字和思辨功底外,對政治、歷史知識亦有一定要求。而這種緊跟時代的命題思路在近些年有越來越明顯的趨勢,相信命題者也是希望考生在俯首書海時,也要抬起頭,看看外面的世界,傾聽歷史的脈搏,思考自身和家國命運。社會也希冀高考作文能承載更多對社會、歷史、人性的關注與思考。
對“人生哲理”的思辨也是歷來高考作文的考察點,江浙滬地區素來偏愛這類命題,今年江蘇作文沒有自主命題,上海卷則引領考生探究“事物價值與時間沉澱的關係”,浙江卷拋出“得失是起點、終點還是過程”的問題。
在我讀書的時候,這類哲理類作文往往會有固定的指引思路,通常只能選擇一個“正確”的觀點去詮釋。但現在,浙滬的考題沒有固定答案,有的事物是有立竿見影效果的,有的則需要時間去消化,這無疑給了考生更多自我思索、發揮的空間,也更有利於考察發散性思維,對學生的論據積累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再是雷打不動的“海倫凱勒愛迪生居里夫人”。
有些人可能覺得,這些哲理類命題過於宏大而無用。但我認為,這類考題除了能考察學生的思辨能力外,也是希望考生在“腳踏實地”的同時,不妨抽出時間去“仰望星空”,去思考這些人類仍舊在好奇探究的哲理之問。也許永遠不會有標準答案,也不會有迅速而實際的利益轉換價值,但人類的精彩之處正在於除了追求當下實際利益之外,也會去思考這些宏大高遠的命題,在更長的時間維度去影響人類的進程。
而且我注意到,今年很多地區命題都除去了“詩歌除外”字眼,雖然考場上仍舊不鼓勵一般考生去寫詩,但對詩歌的接納也表明高考作文在題材上越來越寬泛了,更接近“語文”的廣闊定義,也許未來真的會出現一些詩歌滿分作文。
今年,河南及多個省份的語文試卷採用了全國乙卷,主題是“如何追求理想”。在物質主義傾向嚴重的當下,高考作文強調理想和追求理想,相信也是希望考生能樹立正確的理想併為之努力,而這也是社會對學子的某種期許,我們期待能在考生筆下看到更多對人生、命運的思考,看到更多對當下與未來的遐想,看到更多對歷史的總結與啓迪。我相信這不是單單通過應試訓練就能得來的。
一份考卷、一道作文題能考察表達的終究有限,但卻樹立了某種風向標,語文不再單單是遣詞造句和搬用事例,而是對考生有了更全面、更長遠的素質要求,無論題目是貼緊時代還是思辨哲理,都值得學生在學習中去領會和積累。
(黃河評論信箱:[email protected])
編輯:梁冰
統籌:王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