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場巷,是太原市老城區內的一條老街巷,位於府東街以北、五一路以東,過去也叫“工程師街”。“工程師街”裏有“工程師樓”,“工程師樓”是工程師住過的嗎?什麼工程呢?這裏究竟發生過什麼……
教場巷,成街於清末,得名於清代精騎營練武的教場。清初,隨着晉王府的毀滅,這裏變為一片人跡罕至、雜草叢生的荒野。大約在雍正年間,位於太原城水西門外的駐軍操練場——演武場,被氾濫的汾水衝沒,無法供駐防太原的清軍繼續訓練。所以,在乾隆十七年(1752)重建精騎營時,將精旗營駐地東邊的荒野,新闢為演武場,取名“大教場”,供“精營士卒時以習武”。乾隆到嘉慶年間,這裏最紅火,經常練兵。據地方誌書記載:新建的大教場,“建廟院二所,內正殿楹祀關帝、火神、馬王諸神,其餘以棲僧眾”,另建“樂樓一座,演武廳三楹,帥台一座。院官廳三楹,東西廂房各三楹,大門一楹,大照壁一。司道官廳三楹,東西廂房各三楹,大門一楹,大照壁一”。還有“箭道寬敞,地僻而廓”的馬道和箭場。每逢操練演習,比武較量,“劍戟輝煌,鳴鏑傳響,馬聲啾啾,金鼓喧揚”,軍威頗壯。
到清末,此處日漸荒廢,伴隨太原人口增多,在大教場外面、也即西面,蓋起了許多民用住房,逐漸形成這條約定俗成的街道“教場巷”。
清末民國初,大教場徹底劃歸民用,此處地勢平整,交通便利,成為人們買房置地的好去處。是時,山西相繼修築正太鐵路和同蒲鐵路,山西地方政府為安排築路工程的本籍和外籍工程技術人員住宿,在教場巷一帶新建住宅,所以當時該巷也有“工程師街”的別稱。
住宅樓坐北朝南,由北至南現在保存有4幢房屋,2003年10月,太原市人民政府公佈為太原市文物單位,名為“工程師樓舊址”。東西寬30.30米,南北長131.30米,佔地面積 3978.39平方米。均為紅磚修築,有地下鍋爐房,地下鋪設管道通向室內。各房屋整體風格協調一致,中外合璧,但屋頂結構、建築佈局又各具特色,反映出特定歷史時期的建築特點。
在4幢樓以南不足100米的軸線上保存着一座風格相似、同為紅磚砌築的洋樓建築,名為“教場巷22號民居”。由於修築鐵路工程浩繁,所需技術人員較多,僅4幢樓無法滿足住宿需求,僅4幢樓也不足稱此街“工程師街”,因此推測教場巷22號建築,也曾是築路工程師住宿之地吧,期待更多考古發現加以實證。
該院內建築創建於民國,總佔地面積933.94平方米,總建築面積520.06平方米,主樓坐北朝南,紅牆紅瓦,樓前兩棵高大粗壯的刺槐,院內的丁香、草坪……構成了花園洋房的小環境,別具民國風韻。主樓地上二層、地下一層,兩面坡硬山頂,前出抱廈及涼台,後設尾屋及後門,地下一層為鍋爐房、庫房及採暖管溝架空層,室內給排水、照明用電、衞浴等基礎設施齊全。2009年太原市人民政府公佈為太原市歷史建築。
2013年,太原市開啓了府城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築修繕保護工程,教場巷22號建築得到有效修繕和保護。今夏伊始,“5·18”國際博物館日,此處展出了《黑金動脈——山西早期鐵路舊影展》,以圖文並茂、實景復原的方式講述了山西早期鐵路修築、發展歷史,也是文物建築活化利用的實際行動。主樓一層,實景復原展現了20世紀30年代修築同蒲鐵路工程師工作生活的場景;二層以“硝煙中的黑金動脈”為主題,介紹正太、同蒲鐵路建設發展歷史。院內西廂房“鐵路舊影”展,用老照片展示了清末至新中國成立前夕,全國鐵路發展情況。
場景復原之下,“工程師樓”裏的工程師們,探討、協商、測量、繪圖……他們晝夜奮戰,在各種條件有限的情況下,戰勝重重困難,築成山西經濟發展的交通主動脈——正太、同蒲鐵路。
今天的教場巷,昔日的“演武場”,“工程師樓”裏忙碌的身影似乎近在眼前、不曾遠去。先人將智慧和精神留給我們,成為這座城市永遠的回憶。劉曉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