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之變的罪魁禍首王振,究竟是自殺,還是死於樊忠之手?

王振是明朝第一代大權在握的宦官,從某種程度上來説,汪直、劉瑾、魏忠賢見了他估計還得喊一聲祖宗。

宦官,俗稱太監,在明朝276年的歷史上,這個團體在朝廷內部政治博弈中佔了塊不小的舞台,雖然表演的節目大多被人唾罵,但不可否認,他們的力量是足以與文官集團對抗的,是無法被忽視的。

土木之變的罪魁禍首王振,究竟是自殺,還是死於樊忠之手?

而王振作為首個登上舞台並做到遺臭萬年的大太監,造出來的亂子更是直接改變了明朝的歷史走向,這亂子就是“土木之變”,《女醫明妃傳》等電視劇都對此有過演繹,雖然演得不一定符合歷史。

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七月,明英宗接到瓦剌犯邊的軍報後以神鬼般的速度在數天內完成了親征準備,率領20萬精鋭浩浩蕩蕩出發,最終在監軍太監王振的胡亂指揮下,於土木堡(今河北省懷來縣東10公里)全軍覆沒。

土木之變,讓明軍主力遭受了立國以來最沉重的打擊,最精鋭、裝備最先進的京師三大營毀於一旦,連皇帝朱祁鎮都當了俘虜,消息傳到北京,文武百官為之痛哭,恨不能生吃了王振以泄心頭之恨。

由於王振已經在土木之變中死去,百官的怒火自然發到了其同黨身上,於是有了那場古今罕見的朝堂鬥毆事件“午門血案”,此後王振同黨一一被誅,家財也全部被抄沒。

土木之變的罪魁禍首王振,究竟是自殺,還是死於樊忠之手?

王振死前勢力有多恐怖,從這事後的清算就可見一斑:

《明史》記載,王振家藏的金銀財寶要用60多個庫來裝,用富得流油來形容絕不為過——

“振擅權七年,籍其家,得金銀六十餘庫,玉盤百,珊瑚高六七尺者二十餘株,他珍玩無算。”

王振又不是什麼經商奇才,積攢這些財富自然是靠橫行朝野的權力,而王振一黨被斬盡殺絕後,臣民拍手稱快,可見王振生前做人辦事確實不厚道,禍害的人不少,禍國更是不可饒恕。

依照《明史》、《明實錄》以及《明史紀事本末》等傳統史料觀點,王振就是土木之變明朝國力中衰的罪魁禍首。

土木之變的罪魁禍首王振,究竟是自殺,還是死於樊忠之手?

當然現代人看問題不會這麼偏,王振再厲害也不過是宦官,有明一朝,宦官是作為皇帝意志的執行者存在的,把鍋讓王振一個人背也不厚道,皇帝朱祁鎮絕對要負大部分責任。

王振不是什麼好東西,按常理來説,絕不該有什麼死後的殊榮,連墓都不該有,就算有也會被人拖出來鞭屍。

但景泰八年(1457年),朱祁鎮復辟之後,對待王振的態度讓人感到不可思議。他對王振追思不已,搞了一堆紀念王振的操作:

“英宗復辟,顧念振不置。用太監劉恆言,賜振祭,招魂以葬,祀之智化寺,賜祠曰精忠。”

真是見鬼,一個禍國殃民的太監,居然能用上“精忠”二字,岳飛知道後怕是會氣活過來。

土木之變的罪魁禍首王振,究竟是自殺,還是死於樊忠之手?

這裏就涉及到王振之死。按《明史》的説法,王振是在土木之變中被瓦剌亂軍所殺;而比《明史》早80多年修成的《明史紀事本末》卻説王振是做壞事太多遭了報應,護衞將軍樊忠在亂軍中找到了他,激憤之下用棰將其捶死,為天下除了大害,大快人心。

“護衞將軍樊忠者,從帝旁以所持棰捶死振,曰:‘吾為天下誅此賊!’”

又有史料載,英宗朱祁鎮曾回憶王振之死,他表示王振是羞愧軍敗之罪自殺(另一説為保護英宗死)。

一個太監的死也能有這麼多版本,可見這段歷史到底有多關鍵。王振到底是怎麼死的?

土木之變的罪魁禍首王振,究竟是自殺,還是死於樊忠之手?

在我看來,王振的死沒有那麼離奇。雖然《明史》對一些史實多有曲筆隱諱是人所共知的事兒,但《明史》所述的“王振死於亂軍”至少有七八成可信。

王振可不是什麼有高尚人格且重視節操的人。所謂心懷愧疚自殺謝罪,更像朱祁鎮的美化之語;

朱祁鎮殺于謙是為了奪門之變復辟名正言順,那他為王振“正名”的目的還是一樣,歸根究底,是為自己的復位刷上一層漂亮且理所應當的漆——皇帝怎麼會有錯呢,既然皇帝沒有錯,那王振也不是禍國殃民之徒了。

而被護衞將軍樊忠舉錘擊斃這一結局,則更像後世文人史官心中的願望寄託。清君側,誅奸邪,為天下萬民,順應人心,但樊忠既然是朱祁鎮的護衞,責任感又重,為何在朱祁鎮被亂軍包圍的情況下不顧着保護皇帝,反而忙着找王振算賬?

土木之變的罪魁禍首王振,究竟是自殺,還是死於樊忠之手?

樊忠認為王振是20萬大軍覆滅的罪魁禍首,於是喊出“吾為天下誅此賊”一句,這怎麼看怎麼像後世加上去的情節——正義得到伸張,而奸邪自有報應。

朱祁鎮也許是個容易心軟的好人,雖然王振混蛋,但陪侍他多年,他不忍心讓其死後聲名發臭;但與此同時,他絕對是不稱職的皇帝,無論王振怎麼死的,他公然搞紀念王振的一系列活動,實在讓天下人寒心。

也許對當時的大明帝國而言,朱祁鎮和王振一起在亂軍中死了,才是最好的安排......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25 字。

轉載請註明: 土木之變的罪魁禍首王振,究竟是自殺,還是死於樊忠之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