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鵬舉説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宋朝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一個軍事實力孱弱的王朝。
在宋真宗與契丹締結澶淵之盟後,宋遼邊境長達百年再無烽火。
因此,宋朝最為勇猛的邊軍,變成了防備西夏入侵的西軍。
宋仁宗時,党項人在遼國的扶持下獨立建國,成為了北宋最為恐怖的邊患。
説起党項,本來是鮮卑後裔,唐末參與平定黃巢起義軍有功,受封為節度使,從此開始了崛起之路。
當時的夏國,有兩支最令宋軍頭疼的軍隊,“鐵鷂子”和“步跋子”。
所謂的步跋子,是生活在夏國的山間部落民,所以他們能夠“輕足善走”“上下山坡”。
西夏往往將步跋子派至山谷深險的地方作為伏兵以突襲宋軍。
後來,宋朝為了對付這支山間特種兵,發明了能在數百步之外射穿數層鎧甲的“神臂弓”配備給西軍。
而相比之下,鐵鷂子的知名度要比步跋子高的多。
其實“鐵鷂子”一詞並非是党項族原創,而是來源自契丹人建立的遼國。
《遼史·百官志》裏就記載了一個叫做“左右鐵鷂子軍詳穩司”的機構。
《資治通鑑》中,契丹與後晉王朝開戰時,曾經命“鐵鷂四面下馬,拔鹿角而入,奮短兵以擊晉軍”。
史學家胡三省也在註解中專門解釋了,這支契丹騎兵之所以叫鐵鷂子軍,是由於他們“馳突輕疾”的樣子,“如鷂之搏鳥雀也”。
西夏的建國其實受遼國的幫助很大,可能正是因此,深受契丹影響的党項人借遼國鐵鷂子軍名號來命名自己的重甲騎兵。
夏軍的鐵鷂子也有非常特別的裝束,騎士和馬匹之間用繩索連接,即便兵士在戰鬥中死亡,也不會墜馬,這樣足以防止屍體落到宋軍手中。
宋夏戰爭中,鐵鷂子軍展現了十分恐怖的戰鬥力,比如在永洛之戰中,宋軍被鐵鷂子殺的只剩三百人:
“賊大至,俄鐵騎五千,涉無定河......已而鐵騎過河,衝踐王師,陣遂動,賊以大兵乘之,珍等大敗,奔歸城中者三百人。”
時間一長,宋軍專門針對党項的騎兵,演化出了一支部隊——驍勇軍。
“步兵之中,必擇其魁健材力之卒,皆用斬馬刀,別以一將統之......斬馬刀,刀長丈二尺以上,氈皮裹之。”
唐朝壁畫裏的陌刀隊
換言之,北宋這支部隊專門選擇精鋭步兵,身攜長刀,專用於砍殺夏軍馬匹。
西夏晉王察哥曾悲哀的説道:“一遇陌刀法,鐵騎難施”,足見宋軍戰法對夏軍騎兵的威脅。
後來到了宋金戰爭時代,韓世忠借北宋驍勇軍的先例,採用西夏語中代表驍勇的“背嵬”一詞,也設置了斬馬隊:
“背嵬者人持一長柄巨斧堵而進,上椹其胸,下梢其馬足,百遇百克,人馬俱死。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