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連親人都不放過,為何讓狄仁傑得以善終?
提到武則天,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代女皇,這位奇女子開闢了女人當政的新時代,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但是,眾所周知,她的這條光輝的皇帝之路是由許多人的鮮血鋪成的,但是這麼多人都死在心狠手辣的武則天手裏,唯有狄仁傑不但沒被殺害,反而在武則天晚年時成為她能交心的人,最後得到善終。
武則天從進宮就表現出非同常人的魄力,唐太宗有一匹馬,難以馴服,武則天剛一進宮,聽説有這樣一匹馬,便主動請求説要馴服這一匹馬,唐太宗答應了她,武則天先是用鐵鞭鞭打,沒有成功,然後用鐵楇馴服,還是沒有成功,最後武則天拿出匕首,殺死了馬。
唐太宗當時很賞識武則天的這種做法。雖然這只是一件很不入眼的馴馬事件,但是不難看出,對待一匹馬都如此心狠手辣,更何況是對待反對自己的敵人,所以説,武則天的這種狠,是從小就種在根裏的,難以消除的。
武則天到三十歲才生了一個女兒,這個年齡產子在當今社會應該是稍微有一點大,但是也是很普遍的,但是放在那個時代,就已經是年齡非常大了,一般女子十幾歲進宮或者嫁人,過幾年就有了兒女,所以這樣看來,武則天算是很晚的了。
但是這個女兒的到來,對武則天來説,並不是視若珍寶,而是變成了武則天奪寵的一個工具,女兒出生不多久,武則天就親手把她殺死,把這樁罪行栽贓嫁禍給了王皇后,皇上知道此事後,非常氣憤,把王皇后打入冷宮,武則天逮着這個機會把王皇后殺死了。
武則天如此狠毒,但是狄仁傑卻深得其心,狄仁傑究竟有何神通。
一説到狄仁傑,我們第一想到的就是,他是一個神探。事實確實如此,狄仁傑年輕時候踏入仕途,屢屢升官,他在擔任大理寺寺丞的時候,寺裏積壓了許多案件沒有處理,狄仁傑新官上任,處理了許許多多的冤案,數量及其可觀,更重要的是,凡是狄仁傑審理過的案子,再沒有一個人説是有冤情,可見其處理案件的公正。
在那樣的時代,要評判一個官員的好壞,老百姓的意見佔極其重要的一份。為什麼呢?官員叫做地方官,是治理一個地方的官員,而那些一心為百姓着想的官員又被老百姓們稱為“父母官”,為什麼叫“父母官”,因為這個官員不僅是領導,更是自己的衣食父母,也有那些只為一己私利的官員,殘害老百姓,這樣的人怎麼能稱得上是衣食父母呢?
狄仁傑不僅在判案這方面有一套,在政治這方面也是很有才能的。歷史上大多數忠臣都會被奸臣陷害,狄仁傑也不例外,酷吏來俊臣曾經污衊狄仁傑,向皇帝告密説狄仁傑要謀反,狄仁傑被抓進獄中審問,當即便全部承認了自己的罪行。
來俊臣一夥人拿到口供便全然放下戒備,這時候正就是狄仁傑所等待的時機,狄仁傑把事情的經過寫在了手帕上,然後塞進棉衣裏,交給獄卒説是帶給自己的家人,獄卒等一夥人全然沒有戒備,就把東西交在了狄仁傑兒子手上。
皇帝都親自派人找上門來了,來俊傑再待着不動那就是自取滅亡了,於是來俊傑趕緊派人給狄仁傑一行人換好衣服,好巧不巧,武則天派過來的人又害怕來俊傑那一派的黑惡勢力,進來連看都不敢看就出去了,出去就給武則天稟告説是來俊傑並沒有逼迫狄仁傑,事實就是如來俊傑所説。
武則天在政時,朝堂之上人才濟濟,而狄仁傑還能夠脱穎而出,可見其能力非凡,當時武則天一有麻煩事就召見狄仁傑,而狄仁傑也不辜負期望,每一件事都辦得非常好,兩人當時來往十分密切,以至於有人認為狄仁傑是武則天的男寵。
所以這樣看來,在那樣的境況下,狄仁傑還能得到武則天重用甚至與之交心,是因為狄仁傑有那樣的能力,也是武則天惜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