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文化認同時,如何打造高質量的同盟關係,羅馬人給出了答案

羅馬從“七丘之國”發展成為意大利地區的統治者,前後用了數百年的時間。在羅馬擴張的過程中,創建了適用自身的同盟體系,使用該體系羅馬控制了意大利北部和中部。當羅馬開始對意大利南部進行征服時,該同盟體系受到了嚴峻的考驗。

當時羅馬人在與皮洛斯的交戰中,有過數次失敗。在皮洛斯第一次獲勝後進軍羅馬時,他發現沿途羅馬人的同盟者沒有絲毫反叛的跡象。當無法得到本地人的支持時,皮洛斯只能選擇撤退,畢竟,孤軍深入是兵家大忌。

我們不知道皮洛斯戰前有沒有研究過如何打破羅馬人的同盟體系,個人傾向他要麼沒有研究過、要麼研究了卻沒上心。當他無法打破這個體系時,只能在沒完沒了的羅馬新軍面前,疲憊戰鬥,最終走向了失敗。

在無文化認同時,如何打造高質量的同盟關係,羅馬人給出了答案

在古代,堅固同盟的建立,東方使用了同種同源的民族認同感。而羅馬在無文化認同可用的情況下,摸索出了以共同利益為基礎、輔以對盟友分而治之的統治方式,建立起了牢靠的同盟關係。

01 無文化認同可用的羅馬人

在羅馬發展的歷程中,它不像古代中國那樣,以“禮”為核心,對華夏和蠻夷的進行區分。在古代中國的先賢們確定了以文化為核心的標準後,為變夷為夏提供了理論基石。隨着中原地區的對外擴張,新徵服的部落被強迫接受也好、主動接受也罷,一旦他們遵循以“周禮”為核心的中原文化後,他們會被中原人所接納,即不再為“夷”而成了“夏”。

在這方面,羅馬人一直缺乏相關的理論基礎,導致羅馬在前期的擴張中,一直無法建立一個牢固的同盟關係。一旦羅馬出現軍事上的失敗時,內部就會有人跳出來反抗羅馬人的統治,此時羅馬人不僅面對外部的壓力還要應對同盟的挑戰。

在無文化認同時,如何打造高質量的同盟關係,羅馬人給出了答案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以商業為基礎發展起來的羅馬人,充分發揮商人的本性-重利與商業契約,創造出來了一種全新的盟友體系,確保了內部的穩定。

02 以利益為導向,綁定盟友

公元前390年,羅馬城曾被高盧人攻破,而後果是羅馬人的同盟者們先後反叛。為了恢復曾經的地位,羅馬又與同盟者們進行了近半個世紀的戰爭。在這段時間裏,羅馬逐步摸索出來了以公民權為誘餌的分級盟友體系。此舉,賦予盟友們分享擴張紅利的權利,按俗話來説:跟着我,有肉吃。

公民權可不是華而不實的一個稱謂。它除了代表你可以獲得豐厚的戰利品外,還有進入羅馬統治階層的渠道。當時的意大利地區普遍實行奴隸制度,貴族們擁有極大的權力。而羅馬統治機構---元老院,本身就是由貴族和富人組成,雙方有着共同的利益,貴族們融入元老院沒有絲毫阻礙。

在無文化認同時,如何打造高質量的同盟關係,羅馬人給出了答案

對於當時的奴隸社會來説,需要照顧的人就是平民和貴族,當這兩個階層都可以在羅馬對外擴張中獲得收益,他們必然會大力支持。而皮洛斯的到來,導致羅馬無法吞併富裕的南意大利,他是在阻擋別人的財路。

羅馬和同盟者們與皮洛斯有着本質的矛盾,羅馬人的盟友們很難做出背叛羅馬人的舉動。

03 對盟友分而治之,控制戰略要地,同盟們很難反叛

在羅馬打造的盟友體系中,羅馬通過和各盟友單獨簽約、“分而治之”的政策來維護自己的優勢地位。此時的羅馬,雖然勢力範圍擴展到了整個意大利地區,但很難説是一個國家,更像是一個超大的聯盟或聯邦。

在這個聯盟中,大家的地位是不一樣的。以公民權為例,在實際操作中,分為了完全的公民權、二等公民權與沒有公民權。此外,不同的盟友等級間是不能進行貿易和通婚的,以此確保各等級間不能互相串聯。

在無文化認同時,如何打造高質量的同盟關係,羅馬人給出了答案

此外,羅馬人為了更好地控制各地盟友,選擇在重要的戰略地點設置殖民地,這些地點的土地由被征服者提供,而人員則是來自羅馬人或早期的拉丁盟友。這些星羅棋佈的殖民地為羅馬統治各地提供了保障。而殖民地的設立,也可以解決城市無產者的訴求。

一旦你有心反叛,是不是需要先考慮一下面臨什麼樣的情形呢?

自己的周邊是不同類型的羅馬盟友,盟約的不同導致大家利益很難一致,基本不可能聯合起來;即使能聯合在一起,又面臨戰略要地或交通要道上的羅馬殖民地。當你在想方設法拔除這些眼中釘肉中刺時,對方的援軍已經通過修好的大道---羅馬人建造的“高速公路”,快速趕來了。

在無文化認同時,如何打造高質量的同盟關係,羅馬人給出了答案

經過之前的多次戰爭,你對戰勝羅馬人有多大的信心呢?

羅馬正是依靠這個盟友體系,在失敗後,不僅能確保內部的穩定還可以迅速地得到補充。最終依靠消耗戰,贏得了對皮洛斯的勝利,也如願佔領了南意大利各希臘城邦。

感謝各位的關注支持,歡迎點贊、評論與轉發。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56 字。

轉載請註明: 在無文化認同時,如何打造高質量的同盟關係,羅馬人給出了答案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