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旭旭
身邊依舊有家長選擇將孩子的週六日用輔導班填滿,但是王坤帶着孩子退出了這場競爭。
王坤的女兒小宋今年上四年級了,身邊不乏週六日在各個非學科類輔導班輾轉的同學,小宋卻是個例外。王坤除了給孩子保留了一門鋼琴興趣課,剩餘的時間都還給了女兒。不上輔導班並不是意味着不學習,而是換了一種學習的方式。閒暇的時候,她會陪伴女兒去參加親子共育的活動,讓女兒去陪爺爺釣魚,陪奶奶學廣場舞,有空還會跟孩子一起看動畫片。
“在學習中找對學習方法,找到快樂是非常重要的。”王坤不贊成上輔導班像趕場子一樣的學習方式。她説:“學習是一生的事情。”
想讓女兒在玩中學
王坤不贊成用輔導班來填滿女兒課餘時間的原因有很多,她反覆提到的是那句老生常談的話:“幸福的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用一生來治癒。”王坤説自己小時候有那麼一段不太“幸福”的記憶。
“小時候,我父親過於嚴厲,如果做錯了什麼事或者沒考好,每次都會讓我寫檢查。”在父親的嚴厲要求下,王坤漸漸帶上了一些自卑的情緒。“如果有一次我考好了,我會覺得是一種僥倖,但是實際上我沒有那麼好。”
“真的不要這樣。”談起自己的育兒理念,王坤滔滔不絕,言語中流露出一絲絲對自己已有的教育理念的慶幸,像是對所謂“不幸”童年的遙遠回應。正是因為自己的成長經歷,王坤愈發想要找到一種適合自己和女兒之間的相處方式。她跟丈夫都十分贊成“在玩中學”的教育理念。在她看來,女兒剛上四年級,現在的主要任務應該是玩,在玩耍中能夠學到的知識比在輔導班中能學到的要多得多。
為了玩得更好,王坤每週日上午都會帶着孩子一起去參加一個名為“尋美小分隊”的美育活動。活動的地點十分廣泛,可以是田野鄉間,也可以是山川湖海,還可能是名勝古蹟。比如端午節快到了,家長和孩子們便一起識蔬菜,包粽子,採艾蒿,摘杏子,畫菜園,在玩耍的同時學習傳統文化知識。
活動中沒有什麼書面性質的任務,但是每個孩子卻在玩耍中學習,王坤舉了一個例子,“我們在海邊拿小魚釣螃蟹的時候,小螃蟹就傻傻的,一下子就釣上來了,大螃蟹就用鉗子抓肉吃,但是不出來。這些是家長教不來孩子,孩子在課本上也學不到的。”
即使孩子上了初高中,王坤錶示自己也不會給她報輔導班。“孩子如果過度依賴輔導班,就會像人過度依賴藥物生長,實際上對身體健康是不利的,反映在學習上就是會導致孩子喪失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做一名好家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王坤的教育理念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從焦慮到選擇放手
曾經的王坤也因為女兒的學習和成績而感到焦慮。
出於恐慌和焦慮,孩子身上的一點點缺點都被王坤在無形中放大了。王坤説道:“這可能是家長的通病。”丈夫最初提出的“在玩中學”的理念一開始也沒有得到王坤的認可,“我認為還是要培養一些學習習慣。”
課餘時間,王坤便承擔起“課後輔導老師”的角色,語文背課文,英語背單詞,數學上的學習方法,王坤在女兒學習習慣的培養上下了很大功夫。看到高密有一家帶着孩子在户外閲讀的培訓機構,王坤十分認可這樣的學習方式,但是在濰坊久覓無果:“我很想讓孩子參加這樣的活動,但是濰坊沒有,我就很着急。”
一次偶然的機會,王坤陪伴孩子參與了一項親子共育的夏令營活動時找到了理想的學習方式。四個人陪伴着八個孩子前往海邊學習,挖扇貝、聽潮聲、唱歌跳繩打排球,晚上孩子們坐下來圍在一起學習……這樣的學習方式一下子讓王坤的心靜了下來。夏令營活動中的一個四歲女孩讓王坤印象深刻。“那個小女孩只有四歲,跟我女兒一樣大,但是她自己拖着行李箱來參加活動。”
在共同玩耍的過程中,王坤看到了學習環境對女兒的影響。在走吊橋的時候,因為女兒有些恐高,便扶着鐵索一點點往前挪動,同行的小夥伴便安慰她:“害怕是很正常的,我們都是這樣走過來的。”這句話讓王坤的女兒慢慢放鬆下來,順利通過了吊橋。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小夥伴給她的鼓勵和共情是家長不能給與的。”在於其他家長交流的過程中,王坤也發現了自己作為父母的侷限性。“現在我們會定期跟孩子進行交流,尊重孩子的想法。”
放下焦慮的王坤越來越能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我的心態平和以後,就會發現孩子會給你很多驚喜。”一幅畫、一份小禮物、一次下午茶,在點滴的生活中,王坤越發能感受到女兒的愛和表達。“甚至有時候她會主導我們的關係,她會讓我扮演她的姐姐或者是朋友,然後帶着我玩耍。”學校生活中,女兒的學習成績比較理想,鋼琴也即將備考8級,但是比起這些,但是現在的王坤更加關注女兒三個方面的成長:身體健康、心理健康、人際關係健康。“最讓我有成就感的是,孩子在這三個方面的成長得很好,並且我的女兒是一個有愛心,願意分享的孩子。”
在具體的學習項目上,王坤選擇尊重孩子,選擇放手,但她也教育女兒:“學習是一輩子的事兒。”
學習是一輩子的事兒
王坤是一位善於學習的家長,得益於她本身就是一個愛學習的人。從事工作16年以來,王坤的學習從未間斷。王坤説,學習習慣的養成得益於自己的母親。
王坤的母親生於1957年,是通過高考改變命運的第一批學生。1978年恢復高考後,母親考上了益都中專。“我母親是村子裏第一個考出去的人。”王坤的母親白天工作,晚上學習,為了避免蚊子叮咬,在炎熱的夏夜裏穿着長衣長袖汗流俠背地學習。母親的艱苦學習生涯給王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並且一次次地影響着王坤的學習生涯。
“我高中的時候學習成績並不是很好,為此我的母親很是焦慮。”小小的王坤卻早已有了自己的想法,她反駁母親,自己雖然學習成績不是很好,但是其他方面發展得都不錯。考入江西工業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後,王坤一直保持着學習的習慣。“母親堅持學習的精神一直影響着我,除了必需的生活費,其他的費用我都留着買書了,閒暇時間王坤也沒有浪費,全身心放在學習上。”兩年的艱苦學習讓王坤如願“專升本”,考上了南昌大學的本科。
求學生涯讓王坤意識到終身學習的重要性,即便是工作以後,她也始終保持着學習的習慣,最近,她正在閉關參加司法考試的相關培訓,而在此前她一直通過學習來提升自己。
王坤的家裏沒有電視機,平常在家也不會玩抖音,刷短視頻,看書、做飯成為王坤跟孩子日常相處的主要形式。“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我想通過改變自己來影響孩子。”她説,“在我們家,學習是一輩子的事兒。”
王坤還在閉關學習,而女兒下週天的計劃已經安排好了:做完作業之後,去朋友家做做客,排陪伴爺爺奶奶嘮嘮嗑,周天的時候,繼續約上幾個小夥伴,去大自然裏玩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