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之治措施有哪些 開皇之治和貞觀之治

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貞觀之治措施

貞觀之治,就是指唐太宗統治下的治世。唐太宗以此成為歷史上著名的傑出君王,也正是因為貞觀之治的出現,為後世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將中國的農業社會推向了最為鼎盛的時期,那麼貞觀之治措施有哪些呢?

唐太宗劇照

唐太宗吸取隋朝滅亡的教訓,重視百姓的生活,“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因此李世民下令輕徭薄賦,休養生息;實行均田制和租庸調製,使得百姓有田可以耕作,貞觀九年,百姓豐衣足食,夜不閉户,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唐太宗還十分注重人才的選拔,完善科舉制度,選賢舉能,只要有治國安邦之才,從來不會計較他的出身,這才出現了“人才濟濟、文武兼修”的景象,也正是因為這些人才,才促使了貞觀之治的出現。當然,一個國家肯定需要法制,一切都應該要以法為準。唐太宗作為一個皇帝,法律推崇出來之後,李世民以身作則,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因此,唐太宗時期犯罪率都減少了。

除了以上這些對國內施行的一些措施之外,李世民對少數民族還施行懷柔政策,面對那些少數民族,不改便他們的生活習俗和社會制度,還採取“和親”手段,使得兩族文化經濟都得到一定的發展。在外交方面,唐太宗李世民接受各國的人才和留學生,貞觀之治措施使得大唐成為當時世界文化最為強盛的國家。

開皇之治和貞觀之治

開皇之治是隋朝的經濟迅速發展時期,而貞觀之治是唐朝經濟民生迅速發展的時期,這兩個盛世的時間又離得十分近,這不得不讓人們將這兩個時期聯想對比。那麼開皇之治和貞觀之治到底哪個更加繁榮昌盛,更值得人們尊崇呢?

貞觀之治創造者——李世民

答案出乎大部分人的意料。無論是從哪一個角度來看,開皇之治都是勝於貞觀之治的。

在政治上,開皇之治率先廢除九品中正制,實行了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而這兩個制度不但被貞觀之治延用,甚至還影響了之後中國封建王朝的每一個時代。在經濟上,兩個時期都實行均田制和輕徭薄賦的策略,十分相似,這一點無從比較。在人口上,開皇之治末年人口高達了890萬户,這是基於北周460萬的基礎上,將近翻倍增長;而唐朝接手隋朝時期人口只剩下200餘萬,到貞觀之治時,人口才有30萬户。貞觀之治的人口增長不但數量比不上開皇之治,也增長速度也是慢於開皇之治的。

而在最重要的國土疆域上,隋朝結束了數百年的戰亂,在短短十年的時間裏不但統一全國,還迅速地發展民生經濟、朝廷政治。但是貞觀之治在隋朝統一天下的前提下,粗略地平定了一些反叛而建立國家,但是整體發展卻還是比不過隋朝。

從種種顯示的數據來看,開皇之治和貞觀之治的比較都是開皇之治略勝一籌。但是由於隋朝的短暫,導致了開皇之治的鮮為人知。

貞觀之治的背景

貞觀之治的出現,使得大唐成為當時世界文明的大國。那麼貞觀之治的背景是怎樣的呢?當時隋朝結束南北朝的分裂割據局面,重新統一了中國。但隋煬帝濫用民力、橫徵暴斂使得百姓民不聊生,在三次遠征高麗失敗後,社會矛盾加劇,天下大亂,此時唐朝應運而建,開啓新的盛世。

唐太宗劇照

唐朝建立後,李淵和李世民都比較開明,他們重視歷史教訓,常常將隋朝滅亡的教訓記在心中,以史為鑑。唐太宗登基稱帝后,密切關注着百姓的生活,減少苛捐雜税,實行均田制和租庸調製等措施,就是不願看到百姓民不聊生,在當初李世民和李淵一起南征北戰的時候,深深地知道民眾的一些疾苦,所以這也促使了貞觀之治的產生。雖然隋煬帝剛愎自用,但他開鑿大運河,施行科舉制都是不錯的政策,只不過對隋朝來説,這樣繁重的徭役賦税很難承受,才導致天下大亂。因此,李世民進一步完善了科舉制度,用於對人才的選拔,對有才能的人,也報以敬重的態度,從不問其出身和地位,因此形成了人才濟濟的局面。

除了這些從隋朝滅亡的教訓上學到的,還有一點就是唐太宗李世民自己有遠大的抱負,實現民族大團結、擴大唐朝的版圖,將唐朝打造成一個世界文明的強國,一直都是唐太宗自己的偉大抱負,而這些也促成了貞觀之治的出現,構成了貞觀之治的背景。


貞觀之治是騙局

一直以來都有一種説法,貞觀之治是騙局,在一本叫做《唐朝絕對很邪乎》的書中有提到貞觀之治是一場騙局。那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説法呢?

唐太宗劇照

貞觀之治在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時代,百姓安居樂業豐衣足食,皇帝仁德百官恪盡職守敢於直諫,所有美好的事情都來自於一個叫李世民的手中,因此,唐太宗李世民也成為了中國皇帝排行榜的首位,但有人説這樣的貞觀之治是一場騙局。

首先,沒有所謂的貞觀之治,就算有那也只是李世民自我宣傳,而百姓自己也希望有一個偉大的明君,自己可以安居樂業,這樣的想法也符合人的慵懶天性。其次,就算有貞觀之治,那應該也和李世民無關。任何一個美好的時代都是由民眾自己創造出來的,只要皇帝施行仁政,不強迫百姓去做繁重的徭役,放手讓百姓自己創建家園,都可以創造出一個“之治”。

縱觀歷史可以看出來,只要皇帝陷入政治鬥爭,無暇顧及百姓的時候,都會迎來一個“之治”的時代,也就是説,貞觀之治的出現,其實和李世民的關係並沒有太大。唐太宗之後,唐高宗李志問户部尚書高履行,去年人口增加了多少,回答到一如既往的十五萬户,也就是説貞觀年間人口總數也就是三百六十萬户,而隋朝年間是八百七十萬户,隋唐戰爭過後人口數量大大減少,糧食按理來説是不夠的,但偏偏夠了。從另一方面説,隋朝給大唐留下了一百年的糧食,就是説,貞觀之治是在用隋朝的糧食養出來的。

開元盛世和貞觀之治

“開元盛世”是在唐玄宗的治理之下所出現的唐朝的盛世,“貞觀之治”是在唐太宗的治理之下所出現的唐朝的盛世,那麼“開元盛世”和“貞觀之治”之間是不是有所聯繫呢?

唐玄宗畫像

“貞觀”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間的年號,在唐太宗在位期間,進一步發展了唐高祖李淵時期所制定的尊祖崇道的國策,將道家思想作為治理國家的主思想。

李世民在位期間,在政治上實行分權行政的政策,制定了三省六部制,三省之間權力不同,以避免中央集權制度所導致的國民創造性、主動性、靈活性的受限。他鼓勵羣臣積極上諫,虛懷納諫;他選賢任能,用人唯賢;他完善制度,輕刑訂律,使得唐朝的各項制度更加地完善,君臣之間一片和諧的景象。在農業上他實行休養生息的政策,薄賦尚儉,使得社會安定;在軍事上他平定外患,穩固邊疆,使得天下大治,將中國傳統農業社會推向了鼎盛時期,史稱“貞觀之治”。

而在713年,唐玄宗即位之後,將武則天之後出現的政局動盪的局面穩定,在農業方面也有了很大的發展。唐玄宗統治時期的農耕技術發展了,手工業發達了,絲織技術發展了,甚至在全國範圍內開始盛行起了飲茶的習慣,唐朝自此進入了全盛時期,史稱“開元盛世”。

那麼“開元盛世”和“貞觀之治”之間的聯繫是什麼呢?“貞觀之治”時期將中國的傳統農業社會推向了鼎盛時期,而“開元盛世”的表現之一便是農耕技術的發展,所以説,“貞觀之治”為“開元盛世”的出現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170 字。

轉載請註明: 貞觀之治措施有哪些 開皇之治和貞觀之治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