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晉朝為何滅亡?因為司馬懿的孫子,自尋死路!

由 費玉榮 發佈於 經典

大家好,我們的文山説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司馬懿處心積慮,奮鬥了幾十年的時間,才從魏國曹家的手中,奪得了江山,並藉此實現了對其他兩方勢力的征服,完成了對華夏地區的統一,進而開啓晉朝的統治新秩序。他本以為,司馬家將要是歷史上最為著名的一個家族之一,可以統治中國幾百年。但是事實卻狠狠的打了他的臉,因為晉朝在不到50年的時間裏面,就被改朝換代了。還讓大好的江山,一直處於戰火當中,讓那段時期成為中國古代較為昏暗的一個時間段。
司馬懿的兒子在接班的時候,其實是很好的做好了他的工作,他大力的對當時的中國推行改革,意圖永久的避免三國那樣的局面再次發生。三國時代縱然會產生很多的英雄,但是對於國家的發展來説是不好的,精力和資源過於的分散,沒有集中起來好好的利用,並且還存在嚴重的內耗。晉朝的建立,就是這種內耗的結束,超過70年的戰火,讓華夏文明在很大程度上停止了進步。
為此,司馬懿的接班人,實行了休養生息的政策,在最大程度上,在最短的時間內,讓天下的農業生產回到歷史的最高水平。對於地方割據的問題,他也想出了對付分封制的辦法,就是手裏掌握重兵,其實這也是司馬懿一直堅持的策略,無論地方上的形勢如何的變化,手裏有兵,可以保證對局勢的控制能力,不會出現大的亂子,稍微有動盪,都可以在短時間內得到處理。因此,在晉朝的前二十年的時間裏面,晉朝的局勢還是比較穩定的。問題就出在晉朝的後半段,也就是到了司馬衷的時代,因為他,整個晉朝都走在了死路上。
一,這個司馬懿的孫子,從一上台,就遭到了不少的反對勢力,但是因為他是嫡子,享有先天的優勢,最後晉朝還是他來接班。如果用今天的話來形容司馬衷,他就是一個白痴,一個不懂得體恤民間疾苦的白痴皇帝。因為從小在皇城中長大,過的都是奢靡的生活,都是在吃喝玩樂中長大的,對於朝政,對於民間,可以説是沒有什麼瞭解。
可以從一個很小的事情中得到驗證。因為那年的自然災害是比較嚴重的,尤其是發大水,讓晉朝的糧食那年得到了極大的減產,但是身處公眾的皇帝是不知道的,當時有官員反應了這個問題給晉惠帝,就説應該撥付多少的銀子給那些災民。但是他的回答,竟然不是銀子的多少,而是問大臣,為什麼災民不吃肉。
晉惠帝和大臣的一問一答,完全是兩個世界的交流。在大臣看來,在我們看來,這是吃不吃得起飯的問題,而在他看來,這是一個吃肉還是吃飯的選擇性問題。當皇帝的如此荒誕,國家的發展可以想象。而比起這個更為致命的則是他對於分封制的改革。
二.晉朝在建立的時候,因為三方的勢力還是有不小的殘餘,地方反對聲音還是存在的,為了壓制這些反對聲音,為了防止可能發生的反撲,皇帝對於兵權的控制是非常嚴格的,而且對於地方上權力的下放也顯得相當的謹慎。但是到了晉惠帝的時候,之前前任給他搭建起來的舞台,他都選擇了放棄,尤其是在對於地方豪強的態度上。其實在這之前,歷史已經給出了教育的,就是三國之前的漢朝,其王朝最後的崩塌,就是因為控制不了地方上的勢力了。在諸侯割據非常嚴重的情況下,每一個地方上的諸侯,其實都是一個可以自立門户的政權。不僅控制了人口,而且當地的資源也是壟斷的,在古代的交通條件下,城池之間的交流還是比較少的,即使中央政權要去幹預,也是有不小難度的。
晉惠帝的失敗,就是在地方豪強又再次坐大的時候,選擇了妥協。因為古代的選舉制度,本來是用來選人才的,最後變成了有錢有勢之人之間的博弈,誰的人在朝廷為官,這個人背後的勢力就會得益,不僅包括會得到的政治保護,也包括因此帶來的資源和利益。因此,每年要選任新官的時候,都是各種勢力的博弈。使得晉朝出現了一個非常不好的現象,就是新進官員,基本上看不到布衣出生的,都是有權貴支持的背景下被選中的。晉惠帝看在眼裏,並沒有做任何的措施,可能也是想着誰來當官都一樣的,反正天下是他的。沒過多久,其他的少數民族就告訴他,天下是大家的。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