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勞動力市場回穩向好 穩就業壓力不容忽視

由 公羊易綠 發佈於 經典

陝西調查

2020年第19期

總第701期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全省就業面臨較大壓力,陝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就業,把穩就業、保就業置於“六穩”“六保”之首,堅持以保促穩、穩中求進,相繼出台多項減負、穩崗、促就業措施,保障重點羣體就業。根據國家統計局陝西調查總隊勞動力調查數據顯示,在一系列就業優先政策的持續發力下,2020年全省就業形勢逐步回穩向好,穩住了就業和經濟基本盤。但是,面對疫情的持續影響,重點人羣穩就業難度將進一步加大。

一、2020年就業主要特點

(一)城鎮調查失業率逐季回落

一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多數企業停工停產,勞動力市場受到明顯衝擊,全省城鎮調查失業率達到年內高點,同比上升0.9個百分點。隨着全省疫情防控取得積極成效,復工復產有效推進,就業人員有序返崗,二季度城鎮調查失業率環比下降0.1個百分點。下半年,隨着經濟社會秩序加快恢復,受疫情衝擊較大的服務業用工需求穩步回暖,三季度城鎮調查失業率同比上升幅度收窄至0.5個百分點。四季度,隨着就業優先政策和一系列穩就業、促就業措施持續發力,城鎮調查失業率同比僅上升0.1個百分點,勞動力市場回穩向好,完成2020年全省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

(二)勞動力市場活躍度逐步提升

2020年全省城鎮勞動參與率為59.5%,就業人口比為56.6%,同比分別下降2.3和2.5個百分點。儘管受疫情影響市場活躍度總體不如去年,但是陝西省委省政府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着力破解就業工作難題,四季度勞動參與率和就業人口比較一季度均上升4.5個百分點,全年勞動力市場活躍度不斷提升。

圖1  2020年全省勞動參與率和就業人口比(單位:%)

(三)30-54歲人口是就業的主力軍

從全省城鎮就業人口年齡結構來看, 45-49歲、30-34歲、35-39歲、40-44歲以及50-54歲就業人口占總就業人口比重分別為14.6%、14.1%、13.2%、12.4%和12.1%,合計為66.5%,可見30-54歲的中年人是就業人口的主力軍。在青年人羣中,16-19歲就業人口占總就業人口比重為0.3%,20-24歲佔3.5%,25-29歲佔10.4%,隨着年齡增長就業人口呈遞增趨勢,青年人羣集中就業年齡延遲至25歲以後。55歲以上人羣中,55-59歲的就業人口占9.3%,60-64歲佔4.9%,65歲及以上佔5.1%。

圖2  2020年全省各年齡段就業人口占比(單位:%)

 (四)私營企業和非農個體經營户是吸納就業的主力

調查數據顯示,2020年全省城鎮就業人口從業類型中,按單位或生產經營活動類型分,機關團體事業單位佔15.9%,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佔11.7%,集體企業佔1.3%,私營企業佔28.2%,外商、港澳台投資企業佔0.3%,其他類型單位佔4.3%,非農個體經營户佔20.5%,經營農村家庭承包地佔12.6%,農民合作社/專業大户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佔0.5%,自由職業/靈活就業佔4.8%。非農個體經營户和私營企業從業人員佔就業者近五成,成為吸納我省就業人口的主力軍。

圖3  2020年全省按單位或生產經營活動類型分就業人口占比(單位:%)

(五)就業人口工作時間較為充分

2020年全省城鎮就業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為44.4小時,同比增加0.1小時。從周工作時間段來看,就業人口周平均工作時長集中在40小時、48小時和48+小時三個時間段。其中周平均工作時長48小時及48+小時就業人口占到全部就業人口的43.2%,工作時間較為充分。從職業分類看,社會生產服務和生活服務人員、生產製造及有關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超過周平均工作時間3.5小時;從年齡結構看,16-49歲人口周平均工作時間超過周平均工作時間2小時;從受教育程度看,初中至高職學歷的就業人口周平均工作時間超周平均工作時間1.5小時。

 (六)合同簽訂率有所提高

2020年就業身份為僱員的城鎮勞動者中已簽訂勞動合同的比例為58%,同比增加2.8個百分點,合同簽訂率的提高表明我省城鎮就業質量在不斷提升,勞動者權益保障不斷提升。其中,簽訂有固定期限合同為25.7%、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為31.4%,同比分別增加1.7和1.5個百分點。值得注意的是,大學專科及以上學歷的合同簽訂率為86.8%,初中及以下學歷的合同簽訂率僅為25.4%,這説明勞動者學歷越高,對自身合法權益保障的意識越強。

二、值得關注的問題

(一)高校畢業生“慢就業”現象突顯

2020年全省高校畢業生達34.2萬,人數再創新高,而今年受經濟下行壓力和突發新冠肺炎疫情的雙重疊加影響,就業形勢更加複雜和嚴峻。據勞動力調查數據顯示,2020年三季度全省城鎮失業人口中16-24歲青年失業人口占全部失業人口比重為21%,四季度雖回落至12.2%,但仍處於較高水平。從尋找工作的方式看,大學本科學歷及以上失業人口為找到工作參加培訓、實習、招考的佔37.4%,查詢招聘網站或廣告佔32.5%,委託親戚朋友介紹佔9.8%。數據表明高校畢業生失業人數所佔比例下降緩慢,不少高校畢業生沒找到滿意工作前不願進入勞動力市場,“慢就業”現象日漸突出。造成“慢就業”的原因:一是95後畢業生家庭經濟條件日漸富裕,為畢業生“慢就業”提供了資本,更多的是等待時機,考研深造或考公考編找一份較體面的工作;二是部分畢業生職業生涯規劃不明晰,消極度日,因就業技能和綜合能力欠缺逃避就業,成為“畢剩客”,最終由“慢就業”質變為“懶就業”。

圖4  2020年全省大學本科學歷及以上失業人口

尋找工作方式佔比(單位:%)

(二)低學歷人羣就業面臨困境

調查數據顯示,普通高中及以下學歷失業人口占全部城鎮失業人口的比重為66%,通過親戚朋友和直接聯繫僱主或單位等傳統方式找工作的比重為71%,在就業不充分人口中佔比為74.7%,未簽訂勞動合同的佔66.5%。失業人口占比高、找工作渠道單一、就業質量不高以及較低的合同簽訂率充分反映出低學歷人羣令人堪憂的就業現狀。

(三)失業人口以短期摩擦性失業為主

2020年全省處於失業狀態的城鎮人口平均失業時間為3.7個月,失業時間在3個月以內的佔比為69.2%。從失業人口結束上一份工作原因看,“辭職”佔比最高,為34.2%;其次是“打零工上一份工作任務完成”,為17.3%;“從未工作過”佔比16.2%。從失業前所在行業看,失業人口主要集中在批發和零售業、建築業和製造業,佔比分別為22.8%、14.8%和13.9%。失業時間平均較短、主動辭職是結束上一份工作的主要原因,同時流動性較高的行業失業人口占比較高,人們為了找到更好更適合自身的工作而不斷更換工作,説明我省失業人口以摩擦性失業為主。

(四)女性就業不夠充分

2020年全省男性就業人口比和勞動參與率為66.1%和69%,女性為47.4%和50.5%,分別低於男性18.7和18.5個百分點。通過調查瞭解到,部分女性因為照顧家庭而放棄工作,有就業意願的年輕女性,試圖尋找兼顧家庭和工作的就業崗位,但往往不盡如人意,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主要原因:一是用人單位從經濟效益角度出發,追求利益第一導致對女性聘用標準有所提高;二是受照顧家庭等因素影響,女性大多想找較為穩定的工作,對工作的期望值較高,尋找工作難度大。

(五)第三產業失業人口比例最大

調查數據顯示,2020年全省正在尋找工作機會的城鎮失業人口中,有67.2%來自第三產業,29.9%來自第二產業,2.8%來自第一產業,第三產業是失業人口的最大來源。第三產業中,22.8%來自批發和零售業、11.4%來自住宿和餐飲業、8.1%來自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

全省採取了推遲復工、限制人員流動等應急措施,疫情對第三產業,特別是對批發零售業、餐飲住宿業、旅遊業和文化娛樂業衝擊較大,用工需求顯著減少,失業人口數量增長明顯。

三、對策建議

(一)全力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確保就業大局穩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2021年我省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達34.5萬,總量再創高峯,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更為複雜嚴峻,要積極採取有效措施,大力促進畢業生就業創業。一方面提供更完善的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學校要為離校未就業畢業生持續提供就業服務。各高校加強與用人單位的合作,充分利用互聯網進行對接,搭建校企求職交流平台,及時發佈就業信息,做好線上招聘工作,為高校畢業生提供線上一站式服務。另一方面加強就業指導,抓好重點幫扶,把各類困難畢業生和長期失業畢業生作為就業援助的重點,繼續做好建檔立卡貧困家庭高校畢業生就業援助。

(二)加強技能培訓,改善低學歷勞動者就業環境

我省大多數失業人員學歷不高,專業技能欠缺,擇業渠道有限,自身勞動權益難以保障,在就業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相關部門應建立和完善專業技能培訓體系,着力提高勞動者綜合素質與職業技能,有效緩解就業供需矛盾。一是對重點羣體開展有針對性的職業技能培訓,大力開展企業職工技能提升和轉崗轉業培訓,對就業重點羣體開展職業技能提升培訓和創業培訓。二是激發培訓主體積極性,推動職業院校擴大面向就業重點羣體和貧困勞動力的培訓規模,創新培訓內容,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基礎能力建設。三是完善職業培訓補貼政策,加強政府引導激勵,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將職業培訓補貼政策落到實處。

(三)實施積極扶持政策,推動女性充分就業

針對城鎮女性就業人口比和勞動參與率明顯低於男性的特點,相關部門應重視女性羣體,全面落實各項優惠政策,全力促進女性就業創業。一是加大對女性特別是中年女性羣體的職業援助力度,降低創業就業門檻,提高女性職業技能和再就業競爭能力。二是拓寬就業平台,積極為廣大女性求職者搭建求職平台,開展女性專場招聘會,滿足不同年齡、不同技能女性的就業需求。三是全面落實社保政策,保障女職工待遇,規範和完善各項社保制度,提高城鎮就業女性參保率。四是加強勞動檢查力度,維護女性合法權益,及時查處侵犯就業女性合法權益的違法行為。

(四)支持發展新就業形態,為重點人羣提供就業機會

近年來,隨着數字經濟的繁榮發展,依託互聯網平台的新就業形態迅速發展。特別是疫情防控期間,網約配送員、在線醫生等新就業形態從業人員迅速“補位”,助力保障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促進經濟社會秩序全面恢復。新就業形態依託互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組織勞動力資源,極大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勞動者與消費者的匹配效率,實現勞動供需快速對接。就業容量大、進出門檻低、靈活性和兼職性強的特點,使新就業形態為大學生、農民工、女性等重點羣體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成為保居民就業的重要引擎,提高勞動者的就業質量,更好地發揮人力資本優勢。但是勞動關係待明晰、社會保障待完善、平台監管有欠缺的短板仍然不容忽視,相關部門要從就業服務管理、社會保障等方面調整和規範現有政策,讓新就業形態有序發展,提供更多就業機會。

【來源:國家統計局陝西調查總隊】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