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鐵帽子王、議政王、輔政王、攝政王都是什麼王哪個王最大
清朝時期最高的爵位是親王(全稱“和碩親王”),其次為郡王(全稱“多羅郡王”)。不過我們在一些書籍或者電視劇中,有時候還會看到鐵帽子王、議政王、輔政王、攝政王這些稱呼,那麼這些都是什麼王?哪個王最大呢?
首先需要説明一點的是,鐵帽子王、議政王、輔政王、攝政王這些都不是爵位。很多人把這個概念搞混淆了,認為後面加了個王字,就是王爵了,實際上清朝的王爵只有兩種:親王和郡王。
鐵帽子王既不是爵位,也不是官職,而是代表了一種特權:世襲罔替。一般爵位都要遵行“降等承襲”的規則,即每代繼承爵位時,都要降一個等級。比如親王去世後,他的兒子(一般是嫡長子)繼承爵位時就要降為郡王。但鐵帽子王則不受此規則限制,親王去世後,繼承人還是親王。
舉個例子,雍正皇帝的十三弟怡親王允祥是親王的爵位,但他同時得到了鐵帽子王的恩賞,所以允祥去世後,他的兒子就可以繼承怡親王的爵位。同樣是雍正弟弟的恆親王允祺,在他去世後,他的兒子就只能降等承襲爵位,成為恆郡王了。
另外,能獲得鐵帽子王殊榮的必定是王爵,但鐵帽子王未必全部是親王。清朝歷史上一共只有12位鐵帽子王,其中有10位是親王,2位是郡王。
議政王、輔政王、攝政王雖然也不屬於爵位,但這幾個王可以算特殊的官職。議政王顧名思義就是擁有參與討論軍國大事權力的王爺。在清太祖努爾哈赤執政時期,後金(即清朝的前身)的軍國大事並不是努爾哈赤一個人説了算,而是由他和幾位和碩貝勒共同商議決定,這些有資格參與討論軍國大事的和碩貝勒就是清朝最早的議政王。
清朝定鼎中原後,隨着皇權的高度集中,議政王權力不斷被削弱。到了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早已名存實亡的議政王大臣會議被撤銷了。
咸豐十一年(1861年),咸豐皇帝駕崩後,恭親王奕訢幫助兩宮太后(慈安太后、慈禧太后)成功奪取了國家的最高權力,奕訢因功被授予議政王之銜,他也是清朝最後一個獲得議政王頭銜的王爺。
説完了議政王,夜讀史書再來和大家聊聊清朝的輔政王和攝政王。崇德八年(1643)清太宗皇太極突然駕崩,滿清朝廷頓時亂成了一鍋粥,各個旗主就誰繼承皇位的問題相持不下。關鍵時刻,正白旗旗主、睿親王多爾袞放棄了皇位的爭奪,改而擁立皇太極的第九子、年僅六歲的福臨為皇帝,即順治皇帝。多爾袞因擁立之功被封為輔政王,顧名思義就是輔佐年幼的順治帝共同處理朝政。
不過,沒過多久,大權在握的多爾袞就被改封為攝政王。所謂攝政王就是代替或代表暫時不具備執政能力的君主行使國家領導權的人,國家的大小事務全都由攝政王説了算,皇帝只是名義上的國家最高統治者。所以,攝政王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看到這裏,想必大家都已經非常清楚了。按權力從大到小來排名的話,依次是攝政王、輔政王、議政王。鐵帽子王只代表了王爵可以世襲罔替的特權,而不是具體職務。值得一提的是,清朝的攝政王、輔政王,以及大部分議政王都是鐵帽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