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多所高校、300多位教授、超3億美金,華為的人才計劃

900多所高校、300多位教授、超3億美金,華為的人才計劃

11月5日,華為“2020華為歐洲創新日”在波蘭華沙召開。華為高級副總裁、董事陳黎芳在開幕詞中提及華為的人才培訓計劃。作為一個強大的科技帝國,華為每年與大學合作經費上投資超過3億美金、贊助300多位教授從事研究、已經與全球900多所大學院校開展校企合作。她説,不能指望每個人生來就是哥白尼或肖邦,但是可以通過多種手段和途徑培養更多高質量符合社會需求和產業發展的人才。

數字化轉型面臨的挑戰之一是人才。據介紹,根據世界銀行2017年的預測,未來十年全球將有1,000萬ICT人才缺口。

陳黎芳説:我們不能指望每個人生來就是哥白尼或肖邦,但是可以通過多種手段和途徑培養更多高質量符合社會需求和產業發展的人才。”

華為又是怎麼做的呢?

華為認為人才培養不能僅僅依賴學校,企業的加入能夠更加高效培養社會與行業需要的人才,並且推動科學研究從理論走向實踐。

陳黎芳以5G為例,2008年土耳其教授Arikan發表關於“極化碼”的論文;2010年華為該論文的潛力,並投入了大量的科研人員進行研究。2018年“極化碼”成為了5G標準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天全球已經有超過9,000萬5G用户,這離不開全球通信企業數萬級的科學家和工程師的付出。反過來,在這個過程中也培育了非常多5G產業鏈人才。

截至2019年底,華為已經與全球900多所大學院校開展校企合作,我們每年在與大學合作經費上投資超過3億美金,贊助300多位教授從事研究,並且沒有知識產權要求。

而ICT人才隊伍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因此我們需要建立一個生態系統,要開放合作與世界交換能力,打造人才生態圈。人才要流動,思想要交流,這樣碰撞出的火花無論被誰應用都是有利於貢獻社會的。

人才的培養不可能僅靠一兩家企業。當前,華為與全球培訓合作伙伴合作,面向全球公眾提供培訓與認證服務,截至2019年底,華為授權培訓合作伙伴全球分佈已超過110家,還在全球與50多所院校合作設立了ICT學院。自2011年以來,華為在歐洲已經與英、法、德、羅馬尼亞、波蘭等12個國家與院校合作,成立華為ICT學院。這些ICT學院已培養100多名ICT學院講師,每年約培養1,500名學生。

女性羣體是華為非常關注的部分。而目前,ICT領域的女性領導力仍然不足。根據ITU報告,女性在IT領域的技術人員只佔30%,在ICT管理人員中只佔15%,在ICT戰略和規劃專家中僅佔11%。

為此,華為從2008年起開始舉行“未來種子”項目,這個項目旨在幫助培養本地ICT人才,目前已經有來自126個國家全球500多所高校的3萬餘名學生從中收益,華為“未來種子”項目承諾女性學生的比例將達到40%。

20年前,華為在瑞典開設了第一個研發中心,與產業界、學術界聯合創新,邁出了歐洲發展的第一步。20年後的今天,華為的業務已經覆蓋了歐洲所有國家,歐洲市場支撐了華為公司業務的全球化擴展,華為在歐洲的長期發展也助力了歐洲經濟的繁榮。目前,華為在歐洲擁有1.3萬多名員工、23個本地研發中心。2019年,華為為歐洲貢獻GDP達到164億歐元。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31 字。

轉載請註明: 900多所高校、300多位教授、超3億美金,華為的人才計劃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