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是我國冷兵器時期的一場大戰,也是奠定秦趙江湖地位的決戰,此戰後,趙國一蹶不振,秦國一統天下變得毫無懸念。
這場戰役,秦趙雙方出兵100多萬,兩國舉全國之兵決戰。這場戰役中,趙國指揮官是年輕將領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
劉伯温在他的名著《郁離子》中寫道:“長平之役,以四十萬之眾投戈甲而受死,惟其智之不如豺而已。”
從劉伯温的觀點來看,老子英雄兒子好漢,這事在趙括身上並不靠譜,他的智商不如豺,用現在的話説:如果趙括帶45萬隻豬上戰場上,白起也要抓半天,更何況是胡服騎射後的趙國精鋭之師。
現代人説起趙括,總要加一個“紙上談兵”的形容詞,認為長平之敗趙括的自負應該擔全責。然而事實上,趙括並沒有那麼弱。
戰爭背景
長平之戰起因是秦國攻打韓國,韓國認慫將上黨地區割讓給秦國,而上黨地方官和居民卻誓死不降秦國,轉而投入趙國。這個問題對趙國來講也是一個燙手山芋,上黨地區地勢險要,接了可成為趙國壁壘,但同時又得罪秦國,不接又捨不得放過這一費一兵一卒就到手的萬畝土地。
最終,趙孝成王在主戰派的説服下,接受了上黨地區,這成了長平之戰的誘因。長平之戰開始前,秦國已經攻下上黨地區,這時趙國派出老將廉頗上陣,廉頗擅長打防守戰,利用長平地勢,深溝高壘,建起三道防線,固守不出。想利用趙國近地作戰優勢,低成本防守戰,耗到秦國自然撤軍,不戰而勝。
當時秦軍的將領是王齕(he),看廉頗這準備拉開玩防守的架勢,也無能為力,只得向秦王打報告,詢問領導如何解決,秦王堅持必須拿下長平,打開東出之路。
兩軍對峙一干就是三年,這三年中,兩國青壯年都在長平,國中耕地無人種,全國精兵都耗在長平,國力匱乏,補給困難。
特別是對於秦國來講,由於遠距離作戰,補給線比趙國更長,秦國更是從蜀中調糧以支持長平。
對峙三年後,趙國國力衰弱,民不聊生,饑荒四起,國內想要快速結束戰爭的呼聲越來越高。而且自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後,趙軍的戰鬥力並不比秦軍弱,而廉頗卻固守不出,有軍力優勢,有地理優勢,卻將戰線拖了3年,嚴重耗費國力,在趙王看來,趙軍明明不弱於秦軍,為什麼不敢正面交戰呢?
秦國得知這趙王有換將心思後,秦丞相範睢使用離間計,換上了年輕將領趙括,而秦國也秘密派戰神白起赴長平前線。
趙括為將
趙括上任後,先撤換了老將廉頗留下的中層幹部,換上了年輕人,激發他們的鬥志。畢竟這些廉頗老將也都不服這個新上任的年輕將軍。這也是無奈之舉,如果不換人,這些將領也未必能聽他指揮。隨後,趙括重整趙軍,主動出擊。
當時,秦軍依沁水紮營,南北兩邊則是寬闊的山脈,趙軍依丹水紮營。趙軍主動出擊,必過丹水,趙括先讓一支部隊奇襲繞到秦軍後方偷襲,然後與趙軍主力部隊合圍秦軍。
此計雖好,但可惜,趙括面對的是久經沙場的戰神白起,白起早已派人暗中幹掉了趙軍的奇襲部隊。趙軍主力一直追擊佯裝敗逃的秦軍到秦軍壁壘,趙國的軍隊無法攻破秦軍的營壘。
趙括令主力部隊全面進攻,必須打開壁壘,而此時,白起派一支2萬5千人的部隊突襲到趙軍部隊的後方,截斷了趙軍後路,同時又派5000騎兵插入趙軍與與營壘之間,將趙軍一分為二,同時又切斷趙軍糧道。
只能説趙括運氣實在太不好,遇到了當世戰神,陷入包圍後,趙括幾次組織突圍,都沒能成功。在百戰名將白起面前,趙括最多最能算畢業生,一次次計謀都被白起看穿。斷糧後,趙軍仍苦苦掙扎,先吃傷馬,再吃戰馬,最後到食人肉的地步,即使這樣,趙軍依舊有序,沒有譁變,可見趙括領兵還是很有一套的。直到趙括帶頭突圍,被秦軍射殺後,趙軍才降。
其實從整場戰役來看,長平之敗,並非趙括之全責。
第一:長平決戰前,秦趙對峙三年,兩國都已經國力空虛了,秦國雖有關中巴蜀,漢江河東四塊產糧區,但國內青壯年全上戰場,秦軍一直是耕戰,同樣面對缺糧問題。而且從老馬嶺空倉就可以看出,秦國也已經虛耗不起了。
第二:趙國情報失真,兩軍對峙,對方都城中早已佈滿間諜人員,而秦軍秘密派遣白起上戰場,趙軍卻一無所知,若趙王知是白起,可能還會給趙括安排幾個更得力的副將。
第三:趙軍雖然一敗塗地,而秦軍也是慘勝,據統計秦軍長平之戰共有60多萬人上陣,秦昭王更是親自前往一線調集民夫,連15歲的孩子都上了戰場。而且這場仗中,秦軍雖然勝了,也付出了30萬人的傷亡代價。
從長平之戰後,白起的這段反對攻打邯鄲的上秦王書就是最好的例證:
邯鄲實非易攻,且若援救,發兵一日即到。諸侯怨秦已久,今秦雖破,但傷亡者過半,國內空虛。我軍遠隔爭別人,若趙國從內應戰,諸侯在外策應,必定能破秦軍。因此不可發兵攻趙''。
趙括作為剛畢業的軍校生,沒有實戰經驗,第一次上場就指揮45萬人的軍隊,而且還是面對久經戰場,百戰百勝的白起,就能有如此成績,還能就他是紙上談兵嗎?